1. 首頁
  2. 機械/重工/工業自動化

機械設計基礎的微課開發與實踐應用論文

機械設計基礎的微課開發與實踐應用論文

摘要:創新教育是當今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課堂教學可以透過創新教育來提高專業課的教學實效。隨著微課被高職類院校的認可,微課的建設對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推動院校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創新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透過對微課教學的概述以及對微課影片存在問題的分析研究,以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為例探究微課教學的開發及應用。

關鍵詞:創新教學;微課;機械設計;影片開發

創新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實驗的一個重要課題。創新教育是一種開發創新能力和創造潛力的活動,貴在傳授創新知識,培養創新能力,開展創新教育活動。創新教育的關鍵,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思維方法的訓練。筆者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結合微課的開發與實踐,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營造創新教育的情境,利用微課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微課這一概念最早被美國高校教學的設計師提出,又被稱為微型課程。我國於2010年首次提出微課的概念。微課是以微影片為主要的教學載體,記錄教師的各個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便利的線上影片教學。近年來,隨著高校微課教學課程的廣泛開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環境,同時也訓練了他們積極鑽研的思維能力。在課堂實際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課題,設計靈活實用的微課。比如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可以利用已經制作完成的PPT課件,將PPT匯入Camtasia軟體中,製作成微課影片,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鞏固消化,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透過微課製作應用於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微課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既起到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讓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了鍛鍊,而且小組合作模式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二、透過教學手段的改革創新來培養學生

的發散性思維及創新思維加強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環節。實踐是思維的源泉與動力,只有透過實踐才會發現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去解決問題。比如在機械設計及基礎課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參與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可以增加試驗和設計的環節,結合課程內容設計相對應的微課形式。

1.機械傳動機構的試驗

實驗裝置的設計模式為多種傳動組合,如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的組合。透過多種組合形式來完成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輪蝸桿傳動的學習。相應的傳動環節在重難點部分均可做成微課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課餘時間充分消化教材中的重難點部分。

2.機構創意組合設計實驗

該實驗透過對汽車雨刮器的設計,使學生對平面連桿機構的組成、運動特點及結構特性等問題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機構組合實驗部分可以起到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創新能力、綜合設計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的作用。該部分內容可以設計成影片微課,通過錄制教師講解影片的方式解決實際教學問題。

3.輪系部分的創新設計實驗

學生透過拆裝減速器或者拆裝和拼裝各個輪系,對輪系結構、型別、特點、應用及傳動比的計算與自鎖問題、週轉輪系齒數的確定等問題,有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該型別實驗可以通過錄制白板(可汗模式)進行同步錄製教學實驗過程,從而製作成微課。

三、透過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及職業素養

本課程可採用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使職業能力獲得發展,讓學生在實踐課程的學習中提高動手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PRO/E軟體,將原來演示性的實驗轉化為設計性、創意性實驗,既能讓學生深入理解各種機構的機械特徵引數對機構的形狀、機械效能等的影響,也可以讓學生從中找到設計的快樂。利用PRO/E軟體製作帶動畫的PPT,將PPT匯入Camtasia軟體中,經過後期製作做好微課影片,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例如在講解軸及軸上零件的固定,軸與鍵之間的連線關係時,利用軟體操作這些零件的裝配過程並製作成教學課件,從而利用微課製作軟體展示PPT微課,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鍵連線、軸的結構、軸上零件的固定等相關知識。總之,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透過學生課堂學習過程,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統一起來,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學生求異的創造能力。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才,是當今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人才培養的主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