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元宵節

元宵節社火優秀作文

元宵節社火優秀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社火優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社火優秀作文1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中國近16億人民將要歡慶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就是社火。這一專案集經濟,文化,娛樂,藝術等為一體。

社火遊行的隊伍在馬路上,所以我們這些觀眾們只能在路邊欣賞。路邊上的人們滿面歡笑,有的小朋友個子太低,看不到他們就使勁的點腳尖,有的小朋友還被爸爸抱起來看。呈現出一幅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11點鐘聲敲響,社火遊行開始了,各色各樣的花車,向東開去,花車上的模型,裝飾足以體現出靈寶這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繁榮景象。此時似老非老的小老人腰鼓隊,鑼鼓隊合成的天籟之音。鼓聲響徹雲霄。之後各個醫院,單位,村莊,學校依次出來表演,令我為之心動的“火車站幼兒園”。他們的花車上點綴不少的小碎花和葉子,更加可愛的是花車裡站著兩排的小朋友他們身穿12生肖的動物服,個個虎頭虎腦,古靈精怪口中還不停的向路邊的觀眾問好:“大家節日快樂,拜拜。”還有澗口村的那些孩子們站在一些模型上:有嫦娥奔月,三軍儀仗隊,豬八戒背媳婦,飛機,張連賣布,老子騎牛,舉重運動員……其中最為生動得就是“舉重運動員”,看起來像是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子穿著市一中的校服滿臉微笑因為他有可能是一名世界運動員。社火還在繼續進行,可惜的是天氣太冷了而且還下著大雨,我只能戀戀不捨的離開了,真希望下午不要下雨。

晚上果然如我所願沒有下雨,放煙花活動照常進行。我們一家人早早的吹完晚飯,就趕快來到放煙花的現場,等到晚上8:00鐘聲敲響路燈全部熄滅,一束火將架子點著,出現:住靈寶市人民元宵節快樂。接著幾個高高的禮花打到了空中然後變成了幾個小燈籠。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撿。然後一朵大大的傳統禮花向空中打去:“叭叭叭叭叭叭”接著又來了幾個連環套在一起,周圍的幾個小朋友都給嚇哭了,煙花的顏色又黃變紅又變綠最後似流星雨散落人間,我立刻許下願望,雖然這流星雨只是禮花下來有的餘光,但是我希望我的夢想能夠成真。後來一束火樹銀花靜靜的供我們欣賞可是他那優美的“舞姿”實在令人心動不已。然後,一隻只小毛毛蟲又想趕緊飛上天空,彰顯它的美姿。

在火光的輝映下,小孩子水中的燈籠成為大家眾目睽睽的矚目物件,一時間呈現一派歡樂祥和的世界。

元宵節社火優秀作文2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元宵。基本每年元宵節,都有一支打鼓跳舞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在大街上前行,這可以說是我們這裡最熱鬧的活動。這活動學名“社戲”,我們稱之為“社火”。

去年春節過後,社火的隊伍開始緊鑼密鼓地訓練,廣場上的打鼓聲日夜不絕。幾日後,訓練的成果在各小區門口展示,雖然不是正月十五的大車隊,但人們並未因此減少興致。二三十人的小方陣,照樣能配合得有條不紊。行人紛紛駐足圍觀,興致勃勃的我也是其中一員。看著如此有趣的表演,我對元宵節的社火充滿期待。

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盼望著,盼望著,元宵節終於在我的翹首以盼下到來了。天空格外明朗,鳥雀盡情歌唱,我也非常歡暢。在最寬的街道上,車隊緩緩地向西走,所到之處人頭攢動,水洩不通。長長的車隊彷彿能橫貫整個城市,兩旁的觀眾順流而上,沿途不斷拍照鼓掌。十幾輛車上,有盛裝打扮的舞者,有活潑調皮的舞獅,有從容不迫的鼓手,還有身著奇裝異服的“西天取經師徒”。

瞧那安分不住的獅子!它行動靈活,身懷絕技。它或而騰空躍起優雅落地,或而前身起立面向觀眾,讓人感嘆演員之間的配合默契。瞧那婀娜多姿的舞者!他們那優雅熟練,整齊劃一的表演令人歎為觀止。他們花枝招展,乍看上去像春天裡的萬花叢,美不勝收。這表演天衣無縫,觀眾看不出一分生疏與僵硬。瞧那輕鬆快樂的鼓手!和著節拍的鼓聲極其悅耳,有誰聽到了不和諧的聲音?打鼓對於他們來說易如反掌,有誰出現了一丁點的失誤?聽著這富有節奏的旋律,不論是表演者還是欣賞者,誰不是面露笑顏?瞧那穿著奇特的“師徒”!他們真是車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赫赫有名的“齊天大聖”,肥頭大耳的“豬八戒”,老實巴交的“沙悟淨”,莊重肅穆的`“唐僧”,甚或有別的角色,此刻都奪人眼球。

元宵節社火優秀作文3

年的魅力不僅在大年三十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更在元宵節人山人海的社火表演中。作為古老的民俗瑰寶,在故鄉,社火就像一塊吸鐵石似的吸引著人們,從年初翹首到了年末。正月十五這一天,一大早,十里八鄉的人們,如潮水般湧向縣城。有些偏遠地區的人,更是天未明就出了門。走路的,騎摩托的,搭車的,成群結伴,將原本冷清的縣城擠得水洩不通。

“正月裡來耍社火”。作為春節民間最流行的群眾自發組織活動,社火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其源可以追溯到中國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和原始歌舞。《禮記·祭法》中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社是土地之神,火能辟邪。“因崇拜而思獻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歌舞便成為民間最早祀社風俗。周代稱之為“大儺”,《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宋代詩人陸游在《遊山西村》中寫道:“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這種古老的習俗經久不衰,一直沿襲至今。種類也愈演愈多,有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等,規模也從幾十人到上千人不等,透過戲劇扮演、臉譜造型、高難度的動作和嚴謹的設計構思,展示驚險出奇、絢麗多彩的藝術感染力和民間教化。

社火隊還沒到,鑼鼓聲先傳來。街道兩旁黑壓壓的人群便如大海中的波浪不停地翻湧著。樓房頂站滿了人,窗戶口擠滿了頭,手腳靈便的更是攀上了樹。站在後邊的人只能踮著腳尖,扯著脖子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縫隙中搜尋著社火影子。雖然街道兩旁有維持秩序的人,但前邊的人仍不知不覺地走出了佇列。一些人便抱怨社火怎麼還沒來,突然,一個金箍棒掄得風響,氣勢洶洶的孫悟空一下子竄到了跟前,嚇得走出隊的人直往後退。就在人們還驚疑不定時,身手敏捷的孫悟空已經竄出老遠,在那抓耳撓腮扮著鬼臉,逗得人們鬨堂大笑。伴隨著人們的笑聲,孫悟空又繼續前去開道。一些人因為沒看清孫悟空模樣便前擁後擠,突然被憨態可掬的豬八戒和拿著馬鞭的大頭娃娃拍了一下肩,愣不然地趕緊知趣後退。就在人們看得如痴如醉時,震耳欲聾的鑼鼓隊又過來了。彩旗飄揚,數十輛花車上載著高臺依次而來,甚是壯觀。

高臺又叫“背芯子”,即故事人物固定在特意設計的牢固鐵支架(俗稱芯子)上。一個高臺一個主題,主要內容有《鍘美案》、《桃園結義》等,多取材於戲劇或民間故事。《保皇嫂》中,關公左手叉腰,右手橫舉大刀,刀尖上端站著劉備,刀把下端站著皇嫂;《借傘》中的許仙撐傘,青白二蛇站立在傘的邊沿上,迂迴旋轉,彷彿正在趕路,白娘子不時環目顧盼許仙,表現出夫妻恩愛,兩情依依。還有接連三層,高達數丈的《楊門女將》,門口站立焦贊、孟良二將,馬籠上站立的是八姐、九妹,佘太君升帳掛帥,金龍兩旁做伴,造型威風凜凜,十分優美,盡顯一門忠烈……芯子上的人物離地數米或十多米,凌空垂懸,搖搖欲墜,盡顯高、驚、險、懸、巧的藝術特色,使人在離奇中驚歎,百思不解其妙。

當然還有高蹺,又叫“柳木腿”。藝人們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踩木蹺列隊行進,高者三五尺,低者尺餘。他們緊隨芯子車隊,時急時緩,動作瀟灑飄逸。看不懂裝扮的人們就依照臉譜的色彩來辨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為正,黃為殘暴,藍代表草莽等等。舞獅子、劃旱船、扭秧歌更是少不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社火就這樣穿行在大街小巷。人們如風般跟在社火隊伍後,一路前行,看了一遍又一遍仍不過癮。

社火結束了,年就完了,一切都在春風送暖中開始了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