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教師聯合會上的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下午好!
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在此抒發自己的感想。05年來到彭水,來到民族中學,轉瞬間已過6年,已是完整的兩屆學生的班主任。記得是06年,還是周校長在學校當校長就成立了青年教師聯合會,那時,我是真正的青年教師,是真正青年教師中的青年教師。6年過去了,在這裡,我只能是青年教師中的中年教師了。再過6年如果還舉行青年教師會的話,我也就是青年教師中的老年教師了。想起這些,我不由得發出些許傷感的感慨:青春苦短啊!
在這短暫的青春歲月裡,在這種還被勉強稱之為“年輕”的年華里,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度過這些日子。“年輕”是個美好的詞彙,通常有老教師會語重心長而又略帶傷感地說:“年輕真好,想當年,我們在你們這個年齡的時候”,其實,我很是好奇,我真想知道,在他們那個年代究竟是如何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之所以如此好奇,是因為在我自己身上,在我們在座的年輕人身上好像看不到這些影子,很多時候我們年輕人好比老年人更心如止水,看破紅塵。我們的消極、悲觀、埋怨、惰性迴避老年人更甚。我們沒有積極向上、意氣風發、豪情滿懷、凌雲壯志。我們沒有活出一種氣勢,一種令老教師緊張、膽寒、羨慕、嫉妒、讚歎的氣勢,而更多的是一種悲觀的`、消極的理想迷茫,職業倦怠的情緒。換來的是老教師一聲嘆息:“現在年輕人怎麼這樣!”即使認得理想不盡相同,但渴望證明自身價值,渴望受人尊重和認可的心理應該是相同的。作為教師,我想誰都希望做一個受學生尊重家長認可的好教師。我們不必把這個職業說得太高尚,我們的職業和其他職業一樣,做一個事情經理做到最好就行。
作為年輕人,我們只需要勉強對得住自己的青春年華。作為年輕人,我們不是沒有激情,只是這些激情早已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低下了高貴的頭。我們的激情、朝氣被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被學生、被房子、被子女銷蝕殆盡。人活著要活得現實,但很多時候要活出一種精氣神,活出一種素養。我校譚桂芬老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女已成風,考上北大,又考上研究生,自己已獲高階職稱,可謂是事業家庭都兩全,但做事依然兢兢業業,這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素養,我想正是個人的高境界,成就了家庭,也無形當中影響著孩子。
作為年輕人,彼此之間的話題應該是最多的,交流也應該是最多的,可事實就是,我們彼此交流太少,有的幾乎為零。這是正常的現象,但絕對不是好的現象。因為我們所住的地方不同,所教年級不同,集體活動太少,彼此溝通太少。我們缺乏這樣一個平臺,6年的民中生活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公里吃刨湯,不是因為吃了幾片豬肉,喝了幾碗刨湯,而是難忘那種感覺。就像學生3年畢業,他可能會想不起某節課有多麼生動,但一定記得紅歌比賽、經典誦讀一樣。因此,我認為學校成立青年活動中心是非常英明的決定,這將為我們青年教師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期待著有一天,我們民中年輕人扭成一股繩,匯成一股神,朝氣蓬勃、壯志凌雲,把民中的未來扛在我們年輕人肩上。
有大家的信心與行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是一股蓬勃的力量,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將快樂無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