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氫氣知識點總結
氫氣的性質和用途
知識要點:
1.掌握氫氣的可燃性、還原性,並瞭解有關的實驗過程和現象。
2.理解點燃氫氣之前為什麼先要檢驗氫氣的純度,掌握檢驗的方法。
3.從得氧、失氧的角度對照了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
知識的重點:氫氣的化學性質。
知識詳解:
一、物理性質:
在通常狀況下,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在所有氣體中,氫氣是最輕的氣體。
二、化學性質:
在常溫下氫氣的化學性質穩定,但在點燃或加熱等條件下,能跟許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1.氫氣的可燃性
實驗1 現象 結論
純淨的H2 安靜的燃燒
在空氣中點燃 發出淡藍色火焰 2H2+O
2
放出大量的熱
有水珠生成
實驗2
不純的氫氣點燃爆炸 2H2+O2
∴點燃氫氣之前必須要驗純!
a. 驗純的操作:
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就表明氫氣不純,需要再收集,再檢驗,直到響聲很小,才表明氫氣已純淨。 注意:
(1)可準備兩支試管交替使用,避免試管中未熄滅的火焰引燃氫氣。
(2)若使用一支試管,第一次驗純後不應馬上進行第二次,要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 讓其中的火焰因缺氧而熄滅,才能繼續收集檢驗。
b. 為什麼純淨的H2在空氣中點燃不發生爆炸,而不純的氫氣點燃會發生爆炸呢?
原來,只有當氫氣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比例時,才能發生爆炸,這個混合比例是一段取值範圍,稱為爆炸極限。氫氣的爆炸極限為4%~74.2%,是所有可燃氣體中爆炸極限最寬的氣體之
一。所以點燃之前一定要驗純,此點可以推廣到所有可燃性氣體點燃之前都要進行驗純。
2.氫氣的還原性
實驗 現象 結論
氫氣還原氧化銅 (1)黑色CuO粉末逐漸變成紅色H2
+CuO
(2)試管口有水滴生成 Cu+H2O 2H2O 2H2O
a. 為了實驗成功,需要注意:
氫氣在使用前一定要驗純。
(1)先通入氫氣將試管中的空氣排淨 (氫)
(2)再用酒精燈加熱盛氧化銅試管使反應發生(燈)
(3)看到CuO全部變紅後先撤去酒精燈並熄滅 (燈)
(4)通氫氣直到紅色的Cu冷卻,避免空氣進入
熱的試管重新與Cu化合,又生成CuO。 (氫)
∴以上實驗步驟可用“氫、燈、燈、氫”四個字來描述。
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特點: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2)通氫氣的導氣管要通入試管底部位於CuO上方
(3)鐵夾要固定在距管口1/3處
(4)藥品平鋪於試管底部,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
b. 上述反應屬於置換反應,但從氧化銅的角度來看,是CuO失去氧元素變成單質Cu,所以這種氧化物中的氧被奪去的反應,稱為還原反應。在反應中CuO發生還原反應,還原反應只是描述了一個反應的一部分,而不能完整地描述整個反應,所以不是基本反應型別。反應中氫氣奪去了氧化銅中的氧,使CuO發生還原,所以H2具有還原性,是還原劑。而H2自身與氧結合成水,發生了氧化反應。CuO提供氧,是氧化劑。我們把這樣同時發生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是我們要在高中化學中討論的一種重要反應型別。
三、氫氣的用途:
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利用H2的可燃性,可用作高能燃料,燃燒熱值高,產物無汙染,非常理想;利用H2的還原性,可以冶煉名貴的金屬和高純金屬和高純矽;利用H2的物理性質——密度小,可以充灌探空氫氣球;另外H2還是工業生產氨氣(NH3)和鹽酸(HCl)的重要原料。
氫氣的實驗室製法
知識重點:
1.實驗室製取氫氣的反應原理和基本操作;
2.檢驗氫氣純度的方法。
知識詳解:
一、實驗室製取氫氣的原料和原理
一般在實驗室製取氫氣所選用的原料是金屬鋅和稀硫酸,其反應的原理如下:
Zn + H2SO4= ZnSO4 + H2↑
鋅 硫酸硫酸鋅 氫氣
另外,其它一些活潑金屬如鎂,鐵等也能與稀硫酸反應得到氫氣,為什麼偏偏選擇金屬鋅呢?因為鎂的價格比鋅貴很多,而且金屬鎂也比鋅活潑的多,所以反應起來速度太快,不容易控制;用金屬鐵雖也可製出氫氣,但鐵不如鋅活潑,反應的速度較慢,於是實驗室選用了活潑性適中的
金屬鋅來製取氫氣。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鹽酸(HCl)也能與鋅、鐵、鎂等金屬反應得到H2,為什麼不用呢?是因為鹽酸易揮發,所以生成氫氣中往往含有少量鹽酸的酸霧,而硫酸不易揮發,生成的氫氣相對較純的緣故。以下是鎂、鋅、鐵分別與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反應的表示式:● Mg + H2SO4 = MgSO4 + H2↑
鎂 硫酸硫酸鎂氫氣
● Mg + 2HCl = MgCl2 + H2↑
鎂 鹽酸氯化鎂氫氣
● Fe + H2SO4 = FeSO4 + H2↑
鐵 硫酸 硫酸亞鐵氫氣
● Fe + 2HCl = FeCl2 + H2↑
鐵 鹽酸 氯化亞鐵 氫氣
● Zn + 2HCl = ZnCl2 + H2↑
鋅 鹽酸 氯化鋅氫氣
二、實驗裝置
在此裝置中應注意:
(1)長頸漏斗的導管下端應伸入液麵以下,形成液封,避免氫氣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2)匯出氫氣的導管伸入試管中不宜過長。
此裝置的使用範圍:
一般地,塊狀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製取氣體且氣體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不大,都可使用此裝置。
三、收集氫氣(如圖)
1.排水法收集H2,是因為氫氣難溶於水
2. 向下排空氣法收集H2,是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
注意:
①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純;
②充滿氫氣的集氣瓶用玻璃片蓋上並倒置在桌面上,以防止氫氣向空氣中逸散。
四、置換反應:
由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如,本節課所學的幾種金屬與硫酸或鹽酸的反應,都屬於置換反應:
Zn + H2SO4 = H2↑ + ZnSO4
單質化合物單質 化合物
置換反應與我們以前講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都是化學中的基本反應型別。
五、原子團:
由若干個原子構成,在化學反應裡,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好像一個原子一樣,這樣的原子集團叫做原子團。原子團的種類繁多,我們常見的原子團有硝酸鈉(NaNO3)中的硝酸根(NO3)、硫酸(H2SO4)中的硫酸根(SO4)、氯酸鉀(KClO3)中的氯酸根(ClO3)、氫氧化鈉(NaOH)中的氫氧根(OH)、碳酸(H2CO3)中的碳酸根(CO3)、及硝酸銨(NH4NO3)中的銨根(NH4)等。
原子團不是在任何化學反應中都保持不變,例如
KClO3中的氯酸根(ClO3)發生了變化。原子團不能單獨存在,它是化合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