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創新的探析經濟論文
引言
證券市場作為現代金融市場的核心,證券公司則是重要的參與主體,這對我國的證券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在新的發展階段,證券公司面臨著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局面,為了能夠對證券公司的發展得以健康規範的進行,就需要採取新的盈利模式。證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在受到內外環境變化的基礎上,需要理清影響因素,構建新的盈利模式,從而使之能夠適應當前的市場發展,所以加強這一層面的理論研究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一、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及其發展現狀分析
1.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內涵分析
證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是經濟體在投入經濟要素後獲取的現金流方式及獲得其他經濟利益手段的混合,主要的核心就是對現金流入途徑組合的獲取。現階段對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理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基於此,本次的研究主要從幾個層面來說明證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從盈利的途徑層面來看主要就是能為證券公司帶來盈利來源的業務,途徑愈多就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就愈強。而在方式上就是透過途徑獲得收入過程中藉助的一些媒介[1]。將證券公司盈利模式中業務結構合理化的呈現就能夠讓其收入結構更加的均衡,在資源的配置上要能得到最佳化,對盈利模式的不斷完善更新能使其更好的順應資本市場發展。
2.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證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發展經過了幾個重要的階段,並逐步得到了完善,從發展初期的資本規模小以及資金實力有限,內部組織結構不完善等,隨著時代的變遷,證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現今我國的證券公司在經紀業務以及證券自營和資產管理等方面佔據了大部分總收入,其中在經紀業務層面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佔有比例較大,我國的證券公司開展證券經紀業務最為主要的.形式就是營業部制,並已經從坐商向著行商進行了轉變,而微型營業部的逐步設立也從成本上遠低於傳統營業部,而法律上的逐步完善也對證券經紀人隊伍的發展提供了保障[2]。
另外,目前投資銀行的業務層面在業務範圍上主要是侷限在IPO和證券發行與承銷上,而像股權質押融資、約定式購回等業務的收入也有著一些不穩定特徵。再者就是自營業務,這是指我國證監會批准經營證券自營業務的證券公司採用籌集資金,並在自己名義賬戶下實施的有價證券交易並獲利的行為。券商收入來源中自營業務和市場的關係較為緊密,所以就有著不穩定性。最後就是在資產管理業務層面,透過專業資訊優勢來對客戶委託對客戶資產的管理運作。
二、證券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問題及問題成因分析
1.證券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問題分析
從我國的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發展情況來看,在諸多層面還存在著問題有待解決,主要就是收入的結構層面有著不合理的狀況,其主要是依靠著經紀業務來盈利,來自投資銀行及自營業務收入對總收入貢獻相對比較小,所以在收入的結構上就取決於業務結構;加上資本市場的不發達,那麼在證券公司拓展新業務能力以及空間上就會受到重要的影響。由於在業務的結構層面受到諸多限制就會使得收入的結構只能夠向著低端二級市場經紀業務集中,最終就造成了證券公司在收入上不能夠穩定[3]。
再者,我國的證券公司間的業務分工相對比較混亂,競爭激烈,存在著顯著的行業週期性特徵,證券公司的利潤和市場大盤的交易有著重要關係,所以就會受到經濟環境和國內外政局動盪影響。除此之外就是在監管的手段以及政策層面相對比較嚴格,所以這也會對證券公司起到制約作用,對監管的重視而對業務的輕視就會造成證券公司的自主活動空間範圍變得狹窄,對一些新的業務的拓展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此外就是盈利的方式較為單一化,以及盈利的理念層面相對比較落後,對實際成本的控制相對乏力,這樣就造成了證券公司的固定成本相對較多。再有就是盈利的狀況不是很穩定,對傳統的幾種業務的依賴性相對比較大。在風險管理的能力上也相對較弱,主要就是券商風險意識不強以及內部風險組織制度不合理,風險技術水平低等等。這些層面的盈利模式問題要能夠及時的進行解決,為創新模式打下基礎。
2.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問題成因分析
造成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宏觀層面來說,主要是由於證券市場化制度層面存有缺陷,證券行業發展初期採取的准入制度較為嚴格,所以在壟斷利潤上就有著重要顯現,在固定佣金制度的逐步取消下,准入制度也逐漸地放開,而從我國的政策市場來看,系統性的風險層面相對比較高,再有就是創新業務的開展在政策層面的規範也沒有得到完全建立,所以證券公司就不能順利的開展新的業務來獲取利潤點。這在證券公司的業務結構趨同性上就有著體現,造成缺少差異化的經營格局[4]。
另外從政策層面以及市場層面來說,由於政策環境的不完善以及市場機制的缺乏合理性等,比較容易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在內部治理結構的不完善以及缺乏創新精神和風險意識薄弱等也是造成問題的重要成因。
三、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創新策略探究
第一,對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創新要能夠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在盈利模式的創新原則上要能遵循。主要就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及創新性原則,還有要對國外發達市場的成功經驗進行借鑑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將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創新效果得以有效呈現。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層面來看,證券行業建設發展不能夠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對長期的發展得不到重視,這也是券商重構盈利模式的重要基礎。 第二,從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具體創新上就要能將經紀業務的發展觀念進行轉變,將業務能力得以提升並抓住發展的重點,將業務的轉型得以順利實現。所謂觀念轉變,主要就是將依法經營和規範經營的觀念得到有效落實,並要把實際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將發展能力得到有效增強並樹立增值服務為核心的理念。同時也要注意,要把服務質量得以提升,就需要加強業務能力的實踐,為客戶的資金安全提供保障,以及深化和拓展通道業務等,將產品的多樣化以及客戶機構化和交易非現場化得以實現。
第三,要把核心業務作為基礎,將業務結構得到有效最佳化,從我國的證券行業中能夠發現,各個券商並沒有實現業務上的差異化,同質化現象相對比較嚴重。所以我國的證券公司就要能夠和自身的資本規模以及服務特色、人力資源等諸多層面的因素相結合,打造核心業務,構建有著層次性和多元化的業務結構,將業務間協同效應得到充分發揮[5]。同時,證券公司還可以採用增資擴股的方式以及兼併重組的途徑對業務的規模加以擴大。
第四,從業務的創新上要進一步加強,這是對證券公司盈利模式改變的重要渠道,在這一過程中要能將證券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隨著業務轉型的速度得到進一步深化,在信用交易類的業務層面就將會成為證券公司盈利模式最佳化的重要因素。在新三板和個股期權在內的做市商業務發展就代表了創新發展的方向,證券公司也要能夠從個股期權做市商業務中獲取豐厚利潤,並逐漸成為穩定利潤收入來源。
第五,對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創新還要能在監管層面進行加強,從而推動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的改變,主要就是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創新以及差異化的服務目的及實質就是監督層迫切希望拓寬證券公司業務領域作為手段,對實際的問題加以解決。不僅如此,在風險管理的體系完善層面也要能夠加強,首先就是要能夠樹立科學化的風險管理的理念,證券公司的全部業務要能夠在風險可控範圍內加以運作[6]。再者就是要構建風險管理組織的模式並使之健全的呈現,還有就是對風險評估以及計量體系要合理化的構建,以及在風險的規避機制層面得到完善化。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發展方向在能夠明確化的前提下,要加強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的
創新策略實施,並對實際存在的問題加以切實分析並有效解決,只有從多方面進行考慮才能夠使得證券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面對當前的市場發展,要慎重對每一個環節做好控制,避免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造成證券公司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