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有感範文
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有感(一):銘記歷史,珍惜今天
劉佳楠
"青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2016年6月日,在黨支部的組織下,華日公司全體黨員到溧陽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開展了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走進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陳毅將軍、張茜將軍的全身銅像。塑像栩栩如生,生動地再現了一代偉人的勃勃英姿。塑像的後面,是"威震江南,功在民族"八個金字,灼灼閃光。
接著,講解員帶我們參觀了各個展廳。看著新四軍打仗的路線圖及戰鬥的老照片,聽著前輩們從前浴血戰鬥的故事,它彷彿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那血雨腥風,艱苦卓絕的年代。
我們彷彿看到新四軍戰士們在敵人的飛機大炮轟炸下毫不妥協,頑強地和敵人展開殊死搏鬥;看到戰士們穿著破舊的衣服,一個個因飢餓而倒下;看到戰士們在惡劣的環境下還對革命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我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我們沒有資格對過去悲壯的歷史做任何評價。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無法感受那段激情歲月所帶的鼓舞與振奮。只能從館內陳設的物品中體驗並想象硝煙戰火中的新四軍是怎樣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的,我們以為不會被感動,但內心漸漸湧動的澎湃卻告訴我們,不論你是60後還是90後,那段歷史不應該被忘記。
我們參觀紀念館,憑弔革命先烈,為的是繼承先烈的遺志,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把我們當前的工作做得更好。歷史總是一面鏡子,留給後人的既有值得學習的化和精神,又有值得吸齲的經驗和教訓,這段歷史永遠值得我們回味。
短短一天的參觀活動結束了,華日黨支部的每一位黨員都感覺受益匪淺。那些無產階級革命家表現出的宏才大略、英雄氣概,深深震撼了在場每一位黨員的心靈!
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有感(二)
徐航
搪瓷杯子,杯上的烤漆掉落了。戰火紛飛的日子裡,很少有能吃飽肚子的時候。今天的我們,不知飢寒為何物,那時的戰士們,飢寒交迫中依然挺直腰桿與侵略者戰鬥。食物匱乏,皮帶野草樹皮都成為了食品。然而因飢餓而犧牲的戰士們依然有那麼多。
館內有許多壁畫,形象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戰爭的激烈場景。戰爭是絕對不能進行任何美化的,它是殘酷的、是激烈的、是無情的。它可以隨意奪走一個人的生命,輕鬆地讓一個家庭陷入痛苦,令整個國家混亂動盪。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人為造成的災難,其結果誰也無法預料。我們反對戰爭,熱愛和平。不願看到任何一個燦爛的生命在戰火中隕落。
烈士的姓名,可考的抑或不可考的,皆被莊嚴地鐫刻了。歷史值得銘記,英雄更應當銘記。一個缺少英雄的民族,一個缺乏信仰的民族,是不能夠長久的。冰冷的石碑上刻下的姓名,背後也曾是一副副血肉身軀。血肉之軀,鋼鐵意志。他們是決絕的,是驕傲的,是充滿信心的`。就像浮雕上刻畫的那般,此身既付國,便不再回頭。
新四軍精神,"就是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精神,就是服從大局、維護團結的精神,就是不怕犧牲、衝鋒在前的精神,就是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
在一個新的、沒有戰爭的時代,這樣的精神似乎有些"過時",然而時代更迭,這樣的精神應該與時俱進、被賦予新的內涵。
現在的新四軍的精神,不是衝向戰場奮勇殺敵,而是勇敢頑強,努力拼搏;不是吃糠咽菜,過苦日子,而是勤儉節約,奮發圖強。團結一致,奮勇爭先,百折不撓,我想這些,應當永遠不會過時。
"中華兒女們記著,你們的幸福是用血換的!"
人生有很多事可以忘記,有些事莫敢忘卻。傷疤縱然好了,疼痛依然留在那裡。銘記歷史、感懷先烈、居安思危、發奮圖強,我想這正是我們要做的。
離開新四軍紀念館,士兵銅像依然高高矗立,號角聲如在耳畔,警示後人勿忘國恥。
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有感(三)
7月份是公司"黨建月",7月18日公司黨支部組織參觀句容茅新四軍蘇南抗日根據地,接受教育。旨在透過對新四軍紀念館的參觀,瞭解新四軍的歷史,繼承和發揚新四軍的傳統,為公司發展再作新的貢獻。
大家到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依次參觀了6個展廳、和一個將帥館。當年新四軍戰鬥和生活用的實物,將帥們可敬可佩的照片,一一項項都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透過參觀學習,大家對新四軍的歷史和精神有了進一步深刻的理解。雖然我們不是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無法真正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但我們通過後期的學習,同樣能夠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們崇高的革命精神,我們將會盡自己所能去做好各項工作,作出新的貢獻。
這些革命聖地,承載了歷史煙雲,傳承著深厚的愛國情,透過這次參觀,黨員們親身踏訪革命聖地,追隨前輩足跡,從而更加深刻地瞭解了先驅們為中國革命無私奮鬥的光輝歷程,培育了深厚的愛國情,加強了黨性修養。
作為一名員工,我們應該繼續發揚和踐行"鐵軍"精神,在汲取知識和化的同時磨礪自己的意志,不斷開拓進取,努力拼搏,肩負起強盛中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