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業經濟管理

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困境分析論文

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困境分析論文

提要本文以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為核心,考察其困境,說明其本質,闡明其有效地擴大內需,使經濟發展建立在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有穩固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對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最後給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非農產業;農業剩餘勞動力;勞動力套利;轉移

一、導言

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程說明:在農業國向工業國轉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大量農業剩餘勞動力。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即使在不考慮農村新增勞動力的情況下,我國未來幾年仍有大約1.7億農村剩餘勞動力亟待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是不可逆的歷史潮流,這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最佳化配置的結果。從現實角度考察,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內向型轉移方式,即透過現代化農業之路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形成“育種-種植-加工-貿易”一體化,最大限度地容納農業剩餘勞動力。而現代農業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特徵擠壓農業產業鏈條所釋放的就業空間,該途徑的就業空間有限;二是外向型轉移方式,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本文旨在考察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餘下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剖析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困境;第三部分分析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動力;第四部分闡明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經濟效應;第五部分是對策。

二、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困境

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麵臨的外部環境制約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其困境主要表現如下:

(一)趕超戰略和非均衡發展戰略阻礙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有鑑於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是建立在重工業的基礎上,發展中國家希望遵循趕超戰略迅速實現現代化,使勞動力從農業轉向工業,從而減少對農業土地的壓力。在此思想影響下,我國長期實行趕超戰略,在發展觀念上,重投資和輕消費,重總量和輕結構,重增長和輕質量;在發展手段上,壓低生產要素價格,實行低工資、低利率和低資源成本制度,並透過高儲蓄、高積累和高投資,為工業化提供資本積累,從而建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但趕超戰略對勞動力素質要求很高,導致對一般農村勞動力需求很少,不利於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改革開放以來,在區域經濟發展上,我國相繼採取沿海優先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崛起等非均衡發展戰略,這有利於突出重點帶動全域性,但配套政策分散化又沒有適時地協調跟進,缺乏區域優勢轉化的市場化連結,造成區域間經濟發展能力差異過大,不利於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

(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阻礙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建國初期集中有限資源優先支援發展城市經濟,符合當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國家根本利益。但長期實行城鄉分治造成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近年來,我國加大對“三農”領域的投入,但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體系尚未健全,我國獨有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尚未發生根本變化。一方面城市基礎設施和非農產業快速推進,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急速增加;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的生產方式落後,農民收入低且消費能力弱。這樣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城鄉經濟不能良性互動,城市非農產業部門不能有效吸納農業剩餘勞動力,不利於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

三、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本質

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表面上轉移出去的是剩餘勞動力,實質上是以勞動力為基礎的農業部門和非農產業部門的生產要素貿易。嚴格意義上講,貿易(包括實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表面上交換的是商品和勞務,實質上交換的是彼此不同的.生產要素稟賦。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與貿易不同在於:貿易反映貿易生產者全部的生產要素稟賦,包括外生的稟賦,如資本、土地資源和技術水平等,也包括內生的稟賦,如技術創新能力和經濟組織的適應能力等;而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反映勞動力稟賦。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產生的動因是“勞動力套利”。當前,我國農業與非農產業的勞動力價格差異巨大,農民迫切需要提高收入;非農產業的非核心業務急需大量勞動力,以節省勞動力成本,這是典型的“勞動力套利”。下面詳加分析“勞動力套利”實現。

在圖1中,假設我國國民經濟由農業和非農產業兩個部門構成。農業勞動力相對富裕,其勞動力邊際生產率低且價格低廉;非農產業勞動力相對稀缺,其勞動力邊際生產率高且價格高昂。我國勞動力資源總量為L1L2,農業部門為L1L,非農產業部門為LL2,E1C1表示農業部門遞減的勞動力邊際生產力曲線,E2C2表示非農產業部門遞增的勞動力邊際生產力曲線。在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之前,農業部門使用L1L量的勞動力生產E1L1LQ量的農產品(農業部門的生產能力因為剩餘勞動力出現而產量過小),非農產業部門使用LL2量的勞動力生產LL2E2H量的非農產業產品,農業部門的邊際生產力QL低於非農產業部門的邊際生產力HL,即農業部門勞動力工資水平為QL,非農產業部門勞動力工資水平為HL。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理論上可以持續到兩部門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均等PG為止,這時GL量的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部門。農業部門的勞動力邊際生產力提高(圖中未畫出),L1G量的農業勞動力生產E1L1LQ量的農產品。非農產業部門的勞動力邊際生產力曲線E2C2對L2G量的非農產業部門勞動力產生作用,生產GL2E2P的非農產業產品,全社會增加HPGL量的非農產業產品。因此,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後,農業以更少的勞動力生產與剩餘勞動力未轉移前相同的農產品,農民獲得更高收入;非農產業以更低的工資獲得更多的非農產業產品,實現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過程中的“勞動力套利”。

“勞動力套利”隱含地強調“必備技術和制度”。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降低非農產業的資訊傳遞成本,拓展其在業務過程中的選擇範圍,使其有可能打破地域疆界限制並突破傳統的管理邊界進行業務重組和流程再造;而現代交通技術的發展打破距離限制,改變農業剩餘勞動力“不易轉移”特徵。因此,“必備技術”使農業剩餘勞動力有可能大規模向非農產業轉移,“勞動力套利”才有可能實現。如果缺乏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制度,雙方合同很難達成,即使雙方簽署合同,由於缺乏制度保障,合同執行過程中產生糾紛,非農產業部門會承受巨大的違約風險,高昂的交易成本制約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步伐。由此可見,“勞動力套利”需要“必備制度”。

但是,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勞動力套利”與農業部門的“勞動力套利”不同。農業部門的勞動物件主要屬於物質產品,是人類體力活動的產物,其“勞動力套利”針對的是低端勞動力物件;非農產業部門的勞動物件主要屬於知識或精神產品,是人類智力活動的產物。因此,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勞動力套利”針對的是高階勞動力物件。由此可得,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本質上是以高階勞動力為基礎的生產要素貿易。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和農業部門所要求的勞動力稟賦如圖2所示。

四、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經濟發展效應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市場經濟進行分析: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這一基本矛盾必然導致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從市場經濟的執行而言,競爭和優勝劣汰支配著市場經濟的執行,每個經濟主體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效率來增強競爭力,高效率者得到發展,而低效率者被淘汰,從而推動社會生產效率提高,使社會的總供給高速度增長;而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的規律不能擴大需求,因此市場經濟表現為需求不足,但市場不能調節自身需求不足。

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提高農民收入,農民收入更多的是直接形成消費需求。消費需求的擴大使市場容納更多的消費資料供給,從而帶動消費資料生產的增長,而消費資料生產的增長擴大生產資料的需求,市場因此而容納更多的生產資料供給,從而帶動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這樣,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有效地擴大內需,使經濟發展建立在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有穩固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擴大國內市場空間,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我國農村市場長期需求不足的一個關鍵原因是農民消費能力不強。造成這狀況的根源主要是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速度較慢,農民和農民工的收入增長緩慢,消費能力有限。因此,擴大農村市場消費需求的關鍵是加速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以提高農民收入為手段增強廣大農民的消費能力。消費能力反映的是農民的現實購買力,消費潛力反映的是農民的潛在購買力。消費潛力轉換為消費能力,還受到消費預期影響。農民消費預期較差是我國農村市場長期需求不足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很多農民考慮到未來醫療和養老等負擔沉重,後顧之憂較多,消費信心不足,消費預期較差。因此,需建立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和持續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體系,提高農民收入,形成良好的消費預期,挖掘農民消費需求潛力,開拓農村市場。而農村市場與城市市場緊密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開拓農村市場就是開拓城市市場。開拓農村市場,疏通城市市場為農村市場提供生產和生活消費資料、輸送技術和資金的渠道,既能促進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又為城市市場提供新的發展道路;而且農村農副產品和農業剩餘勞動力湧入城市市場,滿足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城鄉市場雙向交流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的差別,引起國內市場需求總量和需求結構的變化。需求總量與需求結構的變化引起相應的生產要素比較優勢結構的演變,從而引起相應的產業結構升級。從需求總量的視角而言,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能夠增進整個社會的財富總量使國民收入總量增加,國民收入總量增加、提高城鄉家庭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需求總量的擴大,需求總量的擴大引起生產要素結構的演變,進而引起產業結構的升級。從需求結構的視角而言,隨著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收入水平提高,個人的消費結構不斷髮生變化。一般而言,消費結構從生存型為主向享受、發展型為主演變,日常消費品向耐用消費品演變。在此演變程序中,教育、醫療保健、培訓、服務等消費趨於增加。面對最終產品需求的變化引起整個社會的生產要素結構的變化,整個社會產品生產趨向耐用化、高質化與高附加值。在產品供求結構的演變中,產業結構升級趨於高階化。

第二,抵禦國際經濟風險能力的需要。今後一個時期,世界經濟可能處在緩慢復甦和結構轉型的時期,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增多,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可忽視。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程序中,只有加快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有效地擴大內需,開拓國內市場,才能有效防範和化解外部衝擊帶來的經濟風險,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五、對策

為進一步適應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本文對這一複雜問題的解決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議:

第一,選擇適合地區資源稟賦的優勢產業。地區間的資源稟賦存在較大差別,適合地區發展的產業也呈現異質性。正是這種差別形成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不同效果。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應該以具體的產業為依託,各地區應該以區域的比較優勢和市場導向為基礎,做好產業規劃,引導建立有競爭力的優勢主導產業,並注意關聯帶動,引導關聯產業的進入和發展,構建自我發展的複合型產業區。

第二,提高農民的進取意識。農民擺脫農業低工資的進取心越強烈,愈能加速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為此,要對農民進行激勵和憂患教育,透過人力資本的提高加速農業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

主要參考文獻:

[1]吳靖.多維視角下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主體城鎮形態[J].宏觀經濟研究,2010.8.

[2]Leamer,E.E.The Leontief Paradox,Reconsidered[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

[3]袁欣.服務外包:概念、本質、效應[J].國際經貿探索,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