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貿易/消費/租賃

生產者服務貿易與製成品貿易互動性相關理論分析與思考論文

生產者服務貿易與製成品貿易互動性相關理論分析與思考論文

內容摘要:服務貿易理論相對於貨物貿易理論來說尚處於探討和爭議階段。對生產者服務的研究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基於貨物貿易理論總結了服務貿易理論的一些觀點,提出了生產者服務貿易和製成品貿易互動性的相關理論,在這些理論基礎上得出了發展國際貿易的啟示。

關鍵詞:生產者 服務貿易 成品貿易 互動性 理論

嚴格來說,國際服務貿易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但服務貿易發展實踐卻又需要服務貿易理論的誕生,建立相對完整的服務貿易理論體系,因此理論界存在著兩者選擇:一種通行的研究方法是將傳統商品貿易理論加以擴充套件,使之適用於對服務貿易的解釋。但是由於服務貿易實踐與商品貿易理論中很多前提假設顯榭目悖,因此,理論家們又面臨對傳統商品貿易理論不斷修正的尷尬。而另一方面,與商品生產不同,無論是從生產要素投入還是生產過程來看,各類服務業表現出明顯不同的生產函式型別,因此出現傳統商品貿易理論只能解釋部分服務貿易行業的侷限性。

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說認為,各國應該按照專業分工的原則生產和出口本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進口絕對劣勢的產品,其結果對貿易雙方均有利。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論認為,每個國家都應該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生產本國條件比較優越、成本比較低廉的產品,並用以與其他國家交換本國需要的、生產成本較高的產品。與商品貿易同理,通過出口其生產率較高的服務,進口其生產率相對較低的服務,可以使參與貿易的每個國家都從中獲益。日一0理論則認為,由於不同國家或區域的諸如勞動力、資本、土地(供應狀況)等生產要素0賦存在著差異,因而導致生產成本存在差異,因此各國應該集中生產並出口本國要素豐裕產品,而進口要素相對短缺的商品。按照H—0理論,一個國家的比較要素服務優勢,表現為密集使用其0賦相對豐裕的生產要素的服務,通過出口密集使用其0賦相對豐裕的生產要素的服務和進口密集使用其0賦相對稀缺的生產要素的服務以從中獲得利益。

以美國經濟學家G·菲科特克蒂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比較優勢說不適用於服務貿易,原因是服務與商品相比,有自己的特點。而以哈佛大學著名國際經濟學家理查德·庫伯為代表的很多西方學者認為,作為一種簡單思想,比較優勢是普遍適用的。如果承認比較優勢原理適用於服務貿易領域,必然要承認服務貿易的自由化是必然的選擇。但不同型別的國家對服務貿易自由化有不同的主張。由於發達國家在服務產業擁有較強的比較優勢,他們一方面極力擴大高科技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另一方面又阻止發展中國家有優勢的產品和服務進入本國市場,從而使發達國家最能從國際服務貿易中獲得比較利益,因此發達國家傾向於承認比較成本理論在服務貿易領域的適用性。而發展中國家卻否定其適用性,因為他們不願在新的分工結構下仍然處於從屬地位。

比較優勢的深邃博大的思想對於服務貿易仍然具有指導意義的,只是在具體運用過程中需要作一些必要的修正。

Dea rdoorf(1985)從比較優勢說用於服務貿易的侷限性入手,在標準的H—0模型框架下放鬆假設,允許要素在國家間流動並可以從國外購買要素服務,成功地解釋了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原則。生產要素優勢為服務貿易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如天然良港對於國際運輸;自然風光對於國際旅遊;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對於勞務輸出;歷史形成的金融中心對於國際金融服務等。

擁有這些提供服務的必要條件優勢,就可以使得服務成本較低。但與商品貿易相比,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不再依賴自然資源、資本等要素,而是更多依賴於人本身的特徵及相關的文化因素。

(一)生產區段和服務鏈理論

古典經濟學架構下的比較利益理論是一種靜態的比較利益優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瓊斯等人依據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和赫克歇爾一俄林模式,建立了生產區段和服務鏈理論,引入動態的比較利益原則認為由於比較優勢的存在,服務鏈可以促進生產國際化,從而服務貿易可以大大促進貨物貿易。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如果一國在某種商品或服務的每一個生產區段和服務鏈的成本都比較低,為了將比較優勢發揮到極致,企業就將在國內與國外同時分散生產製造產品。由於產品的生產區段位於不同國家,生產者服務鏈可以由不同國家的服務提供者提供,於是就產生了生產者服務貿易。製造企業包括服務企業能否獲得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產者服務投入,生產出滿足市場需要的.差異性、高附加值產品,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持久的生存與發展。

馬庫森和弗蘭科斯從需求角度分析了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下的服務,進一步印證了瓊斯等人的觀點。馬庫森發現由於服務貿易,尤其是生產者服務,規模報酬遞增顯著,許多中間產品又具有差異化或與國內要素互補的特性,因此生產者服務優於單純的最終貨物貿易,其分析了服務部門的內部專業化。弗蘭科斯強調了服務在協調和連結各最終產品的專業化生產過程中的外部集聚作用,他建立了一個具有張伯倫壟斷競爭特徵的產品差異模型,討論了生產者服務由於產品的專業化生產和製造而實現的報酬遞增之間的關係,一級生產者服務貿易對貨物貿易產生的影響。

(二)“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產品生命週期說(Product Life CycleTheory)由美國銷售學家費農於1966年在《生命週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一文中首先提出,經威爾斯(Louis T。Wells)、赫西哲(Hirsch)等人不斷完善。“生命週期理論”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思維方式被廣泛應用於產業經濟學領域,是二戰後解釋製成品貿易的著名理論。由於生產者服務業是從製造業的職能部門分化、升級而成,筆者以製成品生命週期理論來探討製成品貿易與生產者服務貿易的互動發展過程。

費農的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包括創新階段、成熟階段和標準化生產階段,每個時期內製成品貿易與生產者服務貿易以及製造業和生產者服務業的互動發展形勢存在著差異,也體現了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和發展。

在創新階段,由於製造業中的生產者服務部門不存在外部市場關係,創新國家(如發達國家美國)按照分工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的原理將製造企業的非核心生產服務活動外部化給本國生產者服務部門進行專門生產以降低產品成本,使得本國的製造企業更加集中精力研發高技術含量的製成品,隨著製造流程中外包行為的增長,像產品設計、研發、物流資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越來越多的製造流程中的生產者服務外包給了專門企業,這樣,傳統的價值鏈由原來的縱向一體化向橫向一體化發展,製造業不再盲目追求縱向的擴張,而開始在價值鏈上專注於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關鍵資源。在國際貿易中像美國這樣的創新國家始終處於價值鏈的高階,賺取的利潤也更高,因此在製造業對生產者服務業需求越來越強烈的支撐下,作為一種中間產品,美國這種發達國家的生產者服務水平迅速的成長起來。這時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透過進口美國的高科技製成品模仿其將生產者服務在國內進行外包,同時也開始從美國進口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生產者服務貿易以此帶動本國生產者服務業和本國出口製成品的技術含量(見圖1)。

到了成熟階段,隨著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從創新國家美國進口高科技製成品的增加,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的許多製造業內部的製造和服務活動開始外化,許多生產者服務部門從製造企業中分離出來成自我管理的企業。因此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外在的生產者服務市場逐步成長起來,並相應地推動著這些發達國家製成品貿易的發展,同時,較高技術含量的製成品貿易也需要更多的生產者服務的支撐。

這時候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的生產者服務貿易開始向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出口。在這個階段由於製成品中的研發要素已經不重要,產品由智慧型變成資本密集型,經驗管理水平和銷售技巧成為比較優勢的重要條件。創新國美國比較優勢下降,其產品出口開始下降。

到了標準化生產階段,發展中國家大量從美國和日本、西歐等國家進口生產者服務並透過“幹中學”使得其本國生產者服務可以為製造企業提供更多的專業化服務,因此生產者服務在製造業的生產活動強烈的需求壓力下發展非常迅速,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發展中國家的製成品貿易在生產者服務業的支撐下開始向高階挺進,而生產者服務業在製成品貿易需求的壓力下發展非常迅速,由於發展中國家這個階段的生產者服務業的生產要素中人工成本比例較高,因此發展國家的生產者服務業佔比較優勢,美國開始退出市場並轉而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生產者服務貿易。

綜上所述,在國際市場上,生產者服務貿易的發展、演化過程與製成品貿易的發展息息相關,它的生命週期既是生產者服務業自身所在製造業外化發展的過程,也是與一國製成品貿易互動發展的演化歷程。

生產者服務貿易與製成品貿易互動性理論的啟示

(一)國際貿易競爭重點必將從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特別是生產者服務貿易轉移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國際貿易競爭重點必將從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特別是生產者服務貿易轉移:而且貨物貿易從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加工業向以研發等智慧財產權和高附加值為核心競爭力的製造業產品進行轉移,一國製造業轉型升級需要有以智力和知識密集型為主的生產者服務業的支撐,因此現代製造業產品的發展已經表現出對生產者服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的趨勢,而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向已經呈現出由傳統服務貿易向現代生產者服務貿易轉移的發展方向。

從發達國家對外貿易發展的客觀事實可以看出,一國生產者服務貿易發展水平越高,其製成品貿易的發展水平就會越高,因此各國在製成品貿易上的競爭實際上是各國生產者服務貿易之間的競爭。

(二)大力發展生產者服務貿易有利於促進我國製成品貿易結構的轉型升級

從生產者服務貿易與製成品貿易互動性理論可以看出:一國對外貿易的提升離不開工業製成品貿易的加強,而製成品貿易的加強離不開以知識密集為主要特徵的生產者服務業的支撐。因為生產者服務活動已成為決定現代製造業附加值的最重要因素,對整個產業鏈條效率乃至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明顯。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製造業主要基地,加工貿易佔50%以上,而為製造業發展提供服務的服務產業及服務貿易卻相對落後。這需要我們對之進行研究並著力加快我國生產者服務貿易的發展,為我國工業化的發展注入新的能量。由於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已經基本服務化,對世界經濟體系的執行產生了重大影響。而生產者服務國際化的趨勢對貿易格局的影響正在日益擴大,給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