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燈具文化展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是庚寅年正月初一,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難得、難忘的美好日子。昨天我們剛剛歡度了萬家燈火、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今天又在這特別的時間節點上,相會在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唐代皇家寺院——薦福寺,相聚在我市文物保護、展示、研究的最高殿堂——西安博物院,一起歡樂,一起祈福,一起祝願,一起點亮我多年用心收藏的古燈,讓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之火,照亮古城,照亮世界,照亮我們前進的路。
大家知道,中國的燈文化源遠流長,最初的燈具功能很簡單,就是為了照明,延長時間,拓展空間。後來聰明智慧的祖先,把燈實用功能和觀賞功能結合起來,不斷給燈增添裝飾性,使之藝術化,尺度適宜、結構合理、造型生動、裝飾富麗,無不包含了審美的意境。可以說,一部燈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人類創造燈照亮了歷史程序,歷史留下燈作為眼睛來洞察人類社會。透過古燈,人們不僅可以瞭解人類照明文明漫長的發展史,還可以從每盞燈的材質、造型、工藝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文化特徵,洞察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狀況和政治經濟制度。當燈逐漸從一日常實用之物慢慢衍化為文人詠頌的.物件時,燈的文化不僅得以擴充,而且得以彰顯。以人喻燈、以燈喻人的成語典故,信手拈來,不勝列舉。
一次偶然機會,我愛上了古燈,喜歡上了古燈收藏。近二十個年來,有心無心,有意無意,竟收了五六百件。這次能在小雁塔舉辦展覽,是對我的收藏是一次難得的檢閱,是我同收藏界和愛好中國傳統文化人們一次難得的交流,同時也使我有機會向讓更多的人宣傳中國的古燈文化。我感謝西安博物院領導和同志慧眼獨識,使我的藏品走出陋室走向殿堂;我感謝各位領導、同志、朋友和家人鼓勵我支援我,使我有機會對弘揚民族精神、民間文化、民俗收藏做一些工作。
燈是光明的身影,吉祥的背影,幸福的剪影,歷史的縮影。燈,除了有照明的實用功能,裝飾的美化作用,教化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還有祈福的文化用意。這裡,我衷心的歡迎大家鑑賞古燈,願大家能夠從這一盞盞既具時代烙印又富文化承載的古燈中探尋歷史,品味文明。站在古人薦福、祈福、享福的聖地,我衷心地祝福大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新春愉快,虎年大吉!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