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服裝/紡織/皮革

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改革創新論文

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改革創新論文

摘要:全國高職院校服裝設計與工藝技能大賽至今,舉辦了好幾屆了。隨著賽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和賽制的不斷改變,讓更多的高職院校有機會從省級技級大賽中脫穎而出參與到全國技能大賽中。透過技能大賽改進辦學思路,加快專業教學改革。

關鍵詞:技能大賽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全國高職院校服裝技能大賽由教育部組織,以弘揚“工匠精神”,堅持工學結合,培養應用型拔尖人才提供很好的平臺[1]。各個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這項比賽,已經把它看作展示辦學實力和專業特色的最好的實力證明。從大賽賽制內容來看,主要體現對專業技能的實踐操作上。所以院校在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實操教學高低會成為專業發展的制約,在技能大賽中名列前矛的職業學院大多是國家級示範校。他們教學質量高,專業招生好,專業發展快。透過以下幾點,淺析以賽促教進行高職服裝專業在教學上的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創新。

1高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的教學現狀

1.1專業培養方向與課程設定不配比

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主要針對的是服裝工程方面的課程,因專業名稱有“服裝設計”,很多中職學生都會認為是服裝設計方向。而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才是真正的培養服裝設計師方向的專業,生源來自藝術生。而在課程設定上面,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是設計和工程都兼有專業,雖偏向於服裝工程,在學分上兩者佔有的比重也差不多。而專業實踐上學分本來就不多的情況下還分成了設計和工程各佔一半。每個學期只能製做一兩件服裝,大學期間最多製作過十多件服裝,導致學生就業無法與企業接軌;而在設計上面,他們不是藝招生,在繪畫和色彩上功底差,在設計靈感也缺乏。再加上課程設定上非設非工的,學生只能學到皮毛,各方面都不專業。

1.2教學內容跟不上市場要求

大部份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偏重於理論[2],十幾年不變的教著同樣方法和工藝手法,從不走訪工廠和一些高訂加工作坊。每隔兩三年新版型和新工藝就會發生改變。在工藝上例如一些西裝雙嵌袋袋蓋不粘襯,讓袋蓋更粘服於衣身;開衩在結構和工藝改變也比以前更快捷方便。只有老師不斷的進步,才能讓學生就業跟得上市場的要求。

1.3教學方法過於傳統保守

在一些專業實踐性強的`課程中,有些老師透過期末閉卷考理論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而且閉卷成績佔70%,平時成績佔30%進行統分。部分學生平時不認真實踐,到了期末透過死記硬背矇混過關心理嚴重。服裝結構課程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應變通,但大多數老師在教學上還是在黑板上畫一筆,學生在下面照貓畫虎跟著畫,一學期學生才學到一兩件結構款式。

1.4在學生生源上專業技能參差不齊

近幾年,高職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學生生源來自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兩個地方。他們透過單招或統招同時進入高職院校學習,而中職學校學生在中職時期已經學習過一些服裝方面的相關課程。進入高職學院學習,他們會同普通高中同學又要從零開始學習服裝方面的課。雖然同一個課程高職會比中職有一定的深度,但前期必竟會跟普通高中的同學一起學些重複的服裝相關知識務必惡殺了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以賽促教對高職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改革創新

2.1按學生興趣組建課外工作室

在校學習期間,學生透過對服裝專業學習,會對專業課程學習的重點和興趣都有一定的偏重,可以根據他們喜好分成幾類興趣小組[3]。他們可以透過所學,在校外自己承擔一些小的業務,透過老師課下指導獲得更多的經驗技能。比如:有些學生喜歡營銷可以拉一些小訂單並組成服裝營銷團隊;喜歡結構和工藝的同學可以承接營銷團隊的訂單;喜歡立裁的同學,可以承接做一些小禮服。學校給他們一個開放式的工作室,他們可以利用課外加工製作,老師只承擔某個興趣小組的指導老師。

2.2中職和普高學生專業課程分層開課

中職學生跟普高生一同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由於前期很多課程都跟中職所學的差不多,讓他們學習上出現停止不前,以致喪失學習的興趣。現在很多學校都在積極參與服裝技能大賽。在選擇服裝工藝這塊的選手時,老師喜歡從中職的學生中選擇,因為他們在服裝工藝上比普高生更快更好,但培養這類的選手必竟是少數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從以賽促教的方式,中職學生可以與普通高中的學生分班或分組上課,在教學內容上增加難度、廣度和提高作業的要求等等。這樣教學不僅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他們還是學校技能大賽的種子選手。

2.3對教學計劃和課程進行調整

全國高職院校服裝設計與工藝技能大賽,賽制內容不管是設計還是工藝都要求學生要具有立裁技能。但很多一些高職院校還是重平面結構輕立體裁剪,導致學生在大賽中沒能取得很好的成績。可以在教學計劃中,將立體裁剪課程代替服裝結構,透過立裁拓成樣板,與後續服裝成衣工藝銜接。

2.4教學方法與時俱進

透過全國高職的服裝設計與工藝的技能大賽中,優秀選手在現場的表現和操作手法,都運用的新知識,新工藝,也結合了市場企業的的技能培訓方法[4]。例如,在2017年的高職全國服裝技能大賽的工藝賽項中,十個小時要求縫製一件女西服,優秀的選手可以提前四個小時完成,而另一些選手十個小時都沒有完成,選手之間差距很大,也體現出教學方法,培訓方法的落後,從女西服的立裁或結構方法的技術不熟練,服裝工藝的過時老套。

3結語

高職服裝技能大賽是培養應用型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比賽中教師要不斷的改進提高專業技能,不斷與企業交流學習,專業上不斷的進行教學改革。學生才能在專業技術水平得到提高,成為企業所需要的具有綜合素質的複合型技術人才,縮短校與校之前的差距。

參考文獻:

[1]張修良.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服裝技能大賽實踐探索[J].輕工科技,2018,34(1):165-166.

[2]張雨竹,洪月,範韻婕.淺談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J].西部皮革,2017.39?(22):8.

[3]金雙.高職服裝技能大賽對校企合作的促進作用[J].科技資訊,2013,25(241):241.

[4]潘早霞.依託服裝技能大賽促進應用型拔尖人才的培養[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3,42(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