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優秀

讀《三國演義》有感優秀範文1000字

初讀《三國演義》,我對周公瑾的看法是: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由於周公瑾出現的篇幅不長,我也沒太注意他。直到最近,我細讀了一遍《三國演義》,才發現,周公瑾出現的篇幅雖不長,但他的可研究價值非常高。

對於周公瑾這個人,公認的看法是:心胸狹隘、嫉賢妒能。我的看法是,從大方面來看。公瑾的卻是嫉賢妒能,心胸狹隘;但是單從東吳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因為各為其主,他之所以要害死諸葛亮,是因為要維護本國的利益。所以,周公瑾只是要忠於自己的主公——孫權,才要害死諸葛亮的。

其實,在車壁之戰中,周公瑾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沒有他,單憑他諸葛亮,根本無法打出這赤壁之戰,曹操南下,也就隨他去了。沒有周公瑾,就不會有草船借箭、火燒連營的典故。有一個有名的歇後語說: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如果沒有周瑜,曹操又怎會相信黃蓋投降?又怎會敗走華容道?

在赤壁之戰之後,諸葛亮從七星壇上下來後,周公瑾對魯子敬說:“諸葛亮竟會妖術,此人不除,必有後患。”從大體上看,周公瑾試看諸葛亮比自己厲害,要殺諸葛亮,但是細看一下,其實周公瑾是為了東吳的後來著想,他認為,一旦孫劉兩家鬧翻,一旦劉備哪方有諸葛亮在場,那將是麻煩重重。所以說,當時是各為其主,如果讓周公瑾在劉備營中,定不會這樣。

說周公瑾間接害死了關雲長,這是事實,他逼著劉備還回荊州,同時也增加了孫權討回荊州的決心。終於,劉備在取西川之時,孫權親自率兵奪取荊州,在麥城殺死了關雲長。其實,只有一半是關雲長自己的錯誤,他剛愎自用。而周瑜呢,他也是為了討回本國的城池。可以看出,這完全是因為他忠於自己的`主公。

其實,在歷史中,周公瑾確有其人,歷史上的他是一位儒將,所謂儒將,就是那種風流倜儻、瀟灑帥氣的將軍,歷史上的他:

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裴松之《三國志注吳書九周瑜傳》

歷史中的周公瑾既是如此,但在《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諸葛亮,不免把它寫成了一個論謀略,其策略被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得料到;論心胸,他心胸狹隘,遠不及諸葛亮豪放的人,不免被諸葛亮氣死的一個失敗的人。

所以,我們要看清一個古人的真面目,就要遵從歷史,多看看正史,多動腦研究研究野史,就會看到:往日裡在野史中是個英雄的人,他可能默默無聞,或是個卑鄙小人;在野史中是個小人的人,他可能是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