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米的故事》讀後感
母愛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是天涯遊子的最終歸宿。 —題記今天,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讀了一篇關於母愛的文章—《三袋米的故事》。我讀著讀著,眼前浮現出了母親用針線將自己的愛縫進兒的.衣衫中的場景。在那搖曳著的火光下,母親認真的縫著。那跳躍的火苗,彷彿在鼓勵著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激勵著她的孩子努力學習,長大好報答他的母親,“寒門出貴子”土牆上那一張張獎狀不就是很好的證明嗎?我懷著一種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讀。“啪”一聲,我的耳邊彷彿炸響了母親打兒的聲音。那位母親萬般無奈,心中無比氣憤地生平第一次打自己的兒子。我的心隨著這一聲巴掌聲顫抖了一下。這位母親也是無比愛自己的兒子呀!她深明大義,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深知如果不讀書,兒子長大還會像她一樣飽嘗人間的心酸。當母親做出那個普通人不願意做的動作—跪下時,我的心又被再一次震撼了。我看到了,看到了母親沿街乞討時所忍受的巨大侮辱,斥責,毆打,在她的身上反覆出現。一種苦澀的液體滑過我的雙頰,刺激著我的味蕾...這篇文章開頭就說到,她患上了一種異常嚴重的晚期風溼病,可她卻還能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徒步走向十里多外的村子討飯,這令我十分震撼。是為了讓兒子完成學業的那種信念,託付著她,支撐著她,讓她去討飯,讓她扛住了病痛的折磨。就在這種情況下,她也不願告訴鄉親們,怕傷害了兒子那脆弱的心靈,多麼偉大的母親呀......“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還有哪首詩能完全表達我此時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