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手工DIY

母親手工布鞋的美文

母親手工布鞋的美文

美文是指不帶實用目的專供直覺欣賞的作品,帶有實用目的之寫作,例如新聞、公文、論述等可統稱為雜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母親手工布鞋的美文,希望大家喜歡。

母親手工布鞋的美文 篇1

對於純手工布鞋,如今已很少見,只因樣式不夠新穎,再者做起來甚是麻煩,故不如幾十元買一雙,來的捷便。然對純布鞋的情愫,一言難盡,絮叨了半生,還要繼續半世延綿。

母親做手工布鞋,那是行家裡手,四鄰八舍的人,時不時的去找母親,剪鞋樣子,請教。聽母親講,她很小的時候,已開始學著做鞋子,因在姥姥家是長女,姥姥要忙著做工,沒時間照顧四個舅舅,故舅舅的鞋子,大都是由母親來做的。白天幫襯著姥姥,照顧家裡大大小小事情,洗衣做飯,到了晚上還要做鞋子,這麼一大家子人,做了這雙,又要做那雙,一年四季,總有做不完的鞋子。

心靈手巧的母親,做的鞋子不僅合腳耐穿,而且樣子還好看。我自小一直穿母親做的鞋子,直到十幾歲。

提及布鞋,總會想起兒時的情景,記憶裡,小時候經常會停電,照明只能用煤油燈,暗淡的燈光下,搓麻線,納鞋底,是每個夜晚母親常做的事情。當時,我依偎在母親身旁,一根根火麻,經過母親的`手,轉來轉去,搓成一根根光滑細長的麻線,甚是好奇不已,有時看著挺簡單,也去湊湊熱鬧,但一直也未曾搓出一根完整的線。

不論是鞋底,還是鞋表,其中的工藝,針針線線全是手工製成,按照腳的大小,剪出鞋樣子,照著鞋樣縫製鞋表,母親的針線活,很是細緻,線距之間均勻,線的力道大小相同,可與機械活相媲美。而鞋底,用一層層的布疊加,其厚度可想而知,一根根麻線將其納實,是需要一點時間的。手工納的鞋底,做起來費時費力,卻吸汗透氣,很是養腳。

前幾年,母親又給兒子做了一雙,起先不怎捨得穿,誰知第二年,卻有點小了,只能擱置一角,每次翻箱倒櫃,看到它,都會思緒萬千,想起一針針做鞋的母親……於是匆匆規整一下,又放在儲蓄櫃裡。

近些年,母親來看我們,總會捎來做的鞋墊,我一再囑咐,“不用再做了,做起來這麼麻煩。”母親總是笑著道:“又不知送啥,你們啥都不稀罕,做雙鞋,納鞋墊,還用的著”。我都不知,怎樣駁了母親這份心意。

如今,每逢陰雨天,母親的手腕或是手指,偶爾會隱隱作痛,可能是以前納鞋底,種下的老毛病。想想過去的日子,那是做了多少雙鞋,是數不盡的,又有多少的暖意,丈量著縷縷的情懷!

一針一線,串聯暖暖的語言,卻從來都是,簡單到無語,它用樸實無華,穿梭過成長的路。踩著這份陽光,於是從來也不懼怕黑暗。有這雙鞋子,載著的牽掛,那便可堅定地,相陪漫長歲月。

長大後,不再穿布鞋;長大後,又想穿一穿布鞋。望著母親漸漸花白了頭髮,瘦小的背影,總是增生許些感慨,想起跟在身後的“小尾巴”,現已成人,也近中年,而歲月滄桑的目光,卻模糊了年華的視線,漸漸地老了夜色。闌珊處,我一直遙望著兒時的星空,不時地想起母親做的布鞋,陪伴我走過的那一程程。

一雙布鞋,一生的牽掛;一針一線,在一朝一夕中,將一頁妥妥貼貼,融入生命之樹。睹物思人,一再想起,一再心思起伏,從而體會了母親更多更多,惟願歲月眷顧,靜好安然相伴著!

母親手工布鞋的美文 篇2

端午節回家時,終於給母親買回了一雙鞋子。

母親試了下,很高興就穿上了腳,我的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了,再也不內心不安了。

記得有一天,我回老家看母親時想帶她出去理理髮,可到處翻了就是找不到一雙她能穿的鞋子。

櫃子裡鞋倒不少,但一雙雙有破洞不說,還在鞋底的外鞋跟處釘了些膠皮,釘得參差不齊,顯然是母親自己釘的。因為母親腿腳不太方便,走路拉著右腿,鞋子外腳跟處磨損就比較大。

我簡直老淚縱橫,淚水模糊了雙眼!

母親老了,竟然沒有了一雙合腳的鞋子,這的確令我唏噓不已。


我從記事起,我家眾多兄弟姐妹們的鞋子就是母親一針一線用手工做的。因為我們根本買不起鞋子,吃飯問題就已令父母頭疼不已了啊!

那時,做一雙鞋子從打揹子、拉鞋底、上鞋幫,一步步做成要耗費好多時日。經常,我夜裡睡一覺醒來,還見母親在就著煤油燈做針線活呢!

我家裡兄弟姐妹多,母親也就幾乎做了一輩子布鞋。直到姐姐們長大後才能幫她做幾雙鞋給我們穿,這才有可能減輕母親的沉重負擔啊!

所以,我們兄弟姊妹們幾乎長到成年,都是一年四季穿母親和姐姐們做的布鞋。

直到這些年,母親眼睛不好使了,還經常不聽我們勸說給我們做許多鞋墊呢!

我知道母親做鞋地辛苦,小時經常想,到我長大後一定要給母親做雙鞋子,讓她也得上兒子的濟,也好好享受享受。

但直到我已年近花甲了,卻還沒有實現這一心願。這其中的原因不少:不會做;沒時間做;不流行布鞋;有姐妹們做或買,等等。

但這一天,我看了母親“珍藏”的這些鞋子,真的不能自持了。想著不管咋樣,得先給母親買雙鞋子了。

於是,有空上街時就留心看是否有母親能穿的布鞋。


一次,看上一雙老北京布鞋,卻一時不知母親該穿多大的尺碼。於是打電話給老家的弟弟詢問,電話裡聽到母親堅決不要。理由很多:鞋還很多;她得自己試著買;一定要買回來她也肯定不穿。

後來,弟弟叫我買雙便宜些的。說妹妹買的貴一些的鞋母親都放櫃子不拿出來穿,估計是想留著送人呢。我一想也對,母親節儉慣了,與其買了壓箱底,不如買些比較便宜的,母親可能一聽不貴也就會上腳了。

於是,端午節的前一天專門去了附近一個小市場看,挑了一雙十幾元的布鞋。果然,端午回家拿給母親,終於穿上了啊!

哦,我那打了折扣的心願終於了了啊!

回來後,我翻出母親早些年一針一線給我做的、我被逼無奈拿回自己家卻一次也沒穿過的那雙布鞋,穿起來在家裡走了幾個來回,才始覺心裡踏實了些啊!

捧起這雙千層底、黑條絨鞋面的布鞋,想起日漸衰老的母親再也做不了這樣針腳細密的布鞋了,我的眼淚一下子又來了!


唉,我那捨不得穿新鞋卻做了一輩子布鞋的母親啊,也許,您的兒子只能在夢裡才可以親手給您做一雙合腳的千層底的布鞋了罷!

啊,我的母親,您時時只為子女著想但卻常常忽略了您自己啊!不肖的兒子我,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報得了您夜夜挑燈為兒做鞋的深恩呢?

今天,在這個端午節的夜裡,我抱著母親做的布鞋,久久難以入眠,禁不住又一次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