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元宵節文章欣賞
代縣:多姿多彩的元宵節
元宵節,俗稱正月十五,別名觀燈節,是雁門大地古老的民俗傳統節日。按照代縣的習俗,元宵節是“開門”春節與“關門”添倉節之間一個城鄉大聯歡、盛況最濃重和風情最濃厚的出彩日子。也是新春居家出遊、民生最接地氣的一個年味最濃烈的高潮階段。
舊時代縣,生活中有節日,節目中有民俗。元宵節期間,家家戶戶,聲樂響起,懸掛燈籠,親朋扎堆;小巷披彩,熙來攘往,叫賣聲不絕於耳;大街彩旗飄飄,燈展五彩繽紛,炫目紅光輝映;寺廟香火鼎盛,鐘鼓鐃鈸經懺傳響,通宵無眠,善男信女雲集;州城衙署,張燈結綵,遊人如織,歡聲笑語。各村各社(民間團體)的民眾自發組織起來表演各種傳統節目“鬧紅火”,紅火的專案十分豐富,有的藉助道具來表演,如耍龍、舞獅、推小車、登高橋、劃旱船、打撓閣,有以武術套路和對打為表演內容的“社火”,還有一種稱為“跑圈秧歌”的街頭舞蹈,因表演簡易,衍生出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常見的有秧歌舞、海貝舞、花鼓舞、霸王鞭舞等。這些節目大多先在自己村裡和鄰村表演,然後推薦進縣城匯演。元宵節共四天,從十三開始“彩排”至十六“討賞”收尾。彩排在代縣俗稱“踩街”,意為試探一下大街的路況是否適宜表演,另外通告沿街商鋪和單位做好迎節準備。因不是正式表演日,因此只有縣城四街三關的紅火象徵性地在街上走一遭。正月十四、十五為表演正日,各種紅火齊上陣,人群挨挨擠擠,打不開場子,執勤的人員便點火放炮,“譁”一下子空出場子,紅火的隊伍鼓樂合著腳拍,悠然響起,整個場地已經是歡快的海洋。紅火隊伍,一個接一個地接受觀眾的審美,哪邊觀眾“好”得響亮,口哨打得尖銳,人們擁得厲害,哪家的紅火就表演得最賣勁、最精彩,表演者誰能鳳目流盼,花枝招展,裙裾飛揚、扮相可人,詼諧幽默,誰就能搏個好彩頭,觀眾就會對其報之以陣陣熱烈的掌聲,不就為個紅火、開心。紅火關鍵在場內場外的互動,演員你要是出點狀況,觀眾就會一起驚喜呼喊喝倒彩,為你助興接力,喜慶氣氛便更加濃烈。被山西文化界譽為“無言的.戲劇、空中的舞蹈、流動的雜技、鮮活的雕塑”的代縣峨口撓閣,成為最受當地人喜愛的一門綜合性民間藝術,小演員們按照不同的扮相,或略施粉黛,或濃妝豔抹,在婉轉悠揚的民間器樂伴奏下,撓架下的壯漢們腳下用力,氣沉丹田,以腰為軸,把握重心,鬆弛有度地扭動,並可以按照指揮不時地變換隊形,時而沉穩輕緩,時而碎步疾走,令人目不暇接。整齊劃一、酣暢淋漓的表演,顯示出了塞外兒女樂觀向上、勤勞勇敢的精神風貌,也彰顯出新時代新常態下農民的瀟灑與自信。十六為討賞日,是日紅火走到哪家商鋪或單位,都會準備一些糖果和香菸,為前來表演的紅火封賞。紅火每天上午與晚上分別按兩場進行,沒有月光的晚上,大街上燈火通明,燦爛煙花凌空綻放,精心裝扮的火樹銀花盡情渲染著節日的濃濃氣氛。掛花燈,放煙火,在代縣賦予了文化的魅力,寓意消災免難;耍龍,表達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點旺火,寄予照亮前程的美好期盼。
風俗使節日代代傳承,節日使生活五彩斑斕。元宵節也是飲食文化的盛宴,代縣自古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的民諺,家家戶戶將擀制面條為元宵節落燈這天晚餐的食品,寓意長壽。正月十五吃元宵,在代縣由來已久。代縣老買賣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在鋪子裡常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或蒸食,寓意團圓美滿。
元宵節期間,代縣還有“正月十六走百病”、“正月十六登鼓樓”的習俗,民俗認為,這天出去走一走,就回去除一身的病痛,登鼓樓望一望,就會高升旺長。屆時到處舞姿翩躚、花團錦簇;到處民樂鏗鏘、激情飛揚。充分表達老百姓對安居樂業、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熱切期盼,也更激起人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圓夢小康的豪情壯志。
作為文化身份認同儀式的元宵節,不僅僅是代縣人日常生活的調節劑,更是維持代縣人對中華民族認同感的紐帶。在微時代,縱然有太多物質被打上太多全球化時代的商業烙印,但我們仍然不能文化自輕和自我殖民,要本著中國精神,至始至終守望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