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換位求職面試取勝的法寶
1、請你作一下自我介紹,好嗎?
此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考官有其特定意圖。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曾讓學生就此回答,結果相當多的學生都是介紹了自己的姓名、專業、畢業學校等基本情況。從表面上看,這樣回答符合答題規則。但如果作一下換位思考,我們會發現,考官通常是看著我們事前所寄的求職信進行面試的,我們的回答給考官提供的資訊不是重複嗎?因此,我們可以肯定,考官絕不是需要這類回答。一般來說,考官想透過我們的自我介紹,瞭解我們的個性特點,及這些特點是否適合目前應聘崗位的工作。據此,我們可以給應聘飼料企業售後服務崗位的獸醫專業的學生設計這樣一個答案:非常樂意向貴公司介紹我自己。我的`基本情況,求職信上已寫明,這裡就不再重複介紹了。我要強調的是,我這個人性格豪爽,善於交友;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樂於人際溝通。這些特點使我在售後服務工作中與客戶在業務上能進行良好溝通,生活上能廣泛結交朋友,這對鞏固老客戶,發展新客戶都有利。因此我認為我的性格最適宜做飼料公司的售後服務工作。
分析上述答案,我們不難發現其至少有三個優點:一、言簡意賅:整個答案在1分鐘左右即可說完,而且意思表達到位;二、重點突出:整個答案圍繞著溝通、交友展開,個性特點一聽了然;三、中心明確,即以工作需要為中心,適應面試考官的需求心理。
2、你希望一個月拿多少薪水?
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揣摩考官的心理,即一方面考官確實想了解你的薪酬期望與本公司能提供的酬金之間的對比關係,另一方面也許考官期望從側面瞭解一下你的自信心。對這兩方面的心理,畢業生應在回答時均使其得到滿足。即既使自己的薪酬期望與公司經營狀況密切相關,又要表現出對自己的十足信心。譬如,“作為一名剛畢業、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大學生,我當然希望薪水越多越好。但根據本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本人在工作崗位上的貢獻,我相信公司會給我適當的薪水。”分析這一答法,我們不難發現,應聘者對自己、對公司均充滿信心,而且在個人報酬問題上把公司利益(經營業績)和個人貢獻置於首位,這正迎合了公司老闆的用人心理。雖未明確點名薪水具體數目,但給老闆和自己均留下了足夠的迴旋空間。
3、除本單位外,你曾應聘過其他單位嗎?
對此,如果回答“沒有”,在當今雙向選擇的條件下,似乎令人難以置信。因此,無論該單位是否是你的首家應聘單位,筆者認為,均可以回答“應聘過”,但要加以說明。不妨這樣回答:“應聘過,但根據我個人的專業及性格特點,我認為在所有應聘崗位中,現在我所應聘的工作崗位,最能發揮我的專業和個人特長,也最有可能為公司作出較大貢獻。因此,如果能夠被貴公司錄用,我會豪不猶豫地加盟貴公司。”這裡,一定要讓考官感覺你對目前崗位100%的滿意,而且讓其感覺你加盟其團隊的決心是真誠的。
4、你對瑣碎的工作是喜歡還是討厭,為什麼?
這個問題是個兩難問題,若回答喜歡,似乎有悖現在知識青年的實際心理;若說討厭,似乎每份工作都有瑣碎之處。因此,按普遍心理,人們是不願做瑣碎工作的(除非特殊崗位,如家庭鐘點工),即考官明知此而又問,我們可以推測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工作態度”。我們可以這樣表述我們的態度:“瑣碎的事情在絕大多數工作崗位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工作中有瑣碎事情需要做,我會認真、耐心、細緻地把它做好。”這句話既委婉地表達了大多數人的普遍心理--不喜歡瑣碎工作,又強調了自己的對瑣碎事情的敬業精神--認真、耐心、細緻。既真實可信,又符合考官的用人心理。
5、你認為金錢、名譽和事業哪個重要?
這個問題,考官是給你出了一道單項選擇題,如果你選了,就被考官誤導了。因為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這三者都很重要。考官的誤導是透過一個暗示的前提條件:“這三者是相互矛盾的,只能選其一。”我們必須冷靜分析,可以明確指出這個前提條件是不存在的,再解釋三者對我們的重要性及其統一性。可以這樣組織語言:“我認為這三者之間並不矛盾。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追求事業的成功當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社會對我們事業的肯定方式,有時表現為金錢,有時表現為名譽,有時二者均有。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去獲取金錢和名譽,三者對我們都很重要。”
語言是豐富多彩的,同一意思可以有多種表達方法。畢業生關鍵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即面對問題,首先要想一下,考官為何要問這類問題,假設我是老闆,我想透過這類問題了解應聘者哪些方面的情況。其次,在組織語言時多表達出對公司利益的關注,多表現出個人的奉獻精神。因為老闆關注的是聘用你能給公司增加多少效益。第三,對公司利益關注,並不表明我們不計回報,這從一定程度上能表現我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