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寒食節

寒食節與清明節散文

寒食節與清明節散文

自2008年始,清明節正式列入國家的法定節日,每到這天,人們都很隆重地開展祭祖踏青活動,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孝親的民俗傳統文化。然而,寒食節並非清明節,寒食節的故事鮮為人知,卻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寒食節亦稱“禁菸節”或“冷節”,也叫“百五節”,即在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節前一兩天,這天人們一般禁菸火,只吃冷食。後來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等風俗,寒食節綿延兩千多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恰巧在24節氣的清明節期間,於是人們便把寒食節當成了清明節了。眼看清明節快到了,為了瞭解這個民俗,我便仔細閱讀《古文觀止》中《介之推不言祿》篇,總覺得應該用文章形式告知人們,以紀念介之推這位值得崇敬的古代中國好人。

在晉國時,晉文公的弟弟當上國君,晉公子重耳便流亡國外,顛沛流離,由於生活貧困,加之有家不能歸等原因,公子重耳有時因為生活貧困常發牢騷,每天的粗茶淡飯難以下嚥,追隨他的一位謀臣介之推,有一天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為公子重耳熬了一碗肉湯,眼看公子吃的狼吞虎嚥,介之推顯得很坦然。晉公子雖然發現介之推走路一瘸一拐的,當時也沒在意,可後來有人告訴了他,晉公子發自內心的感激他。

後來晉公子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可在論功行賞時,偏偏忘了介之推,介之推無怨無悔,帶著老母親隱居到家鄉的山林裡,介之推心想:沒我的'幫助,他也能做國君的,雖然人們紛紛請功要官,介之推覺得這樣做對國家不利,對百姓不利。可見介之推的品質是多麼高尚。

有一天,晉文公突然想起了介之推,便要部下請介之推出山,介之推不接見,也不出山林,晉文公便決定親自去請,偌大的山林,哪裡能找得到呢?有人出了注意,用三面放火燒山的方法,逼他從這面山林走出來,結果有個奸臣因為嫉妒介之推出山後會被重用而遭到排擠,便偷偷讓人四面燒山,結果介之推和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山林裡,晉文公一行找到介之推時,發現他抱著自己的老母親,被燒死在一個大柳樹下。

第二年,晉文公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在墳前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飄舞,晉文公望著老柳樹,就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摘下幾枝柳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因為這天是清明節,於是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 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介之推的忠孝義舉,在這天都自覺的只吃熟食,不生煙火。幾千年了,這一節日文化內涵日益豐富,也許是因為杜牧的詩,人們於是混淆了清明節和寒食節。

這個故事應該讓當代的中國人永遠記在心裡,記住介之推先生忠君孝親和不言祿的高尚品德,也讓當代的人們在清明節踏青之時能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