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陽光的小女孩理財故事
2010年,她到重慶的一家外貿公司當跟單員,每天的工作簡單枯燥。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週末回家和父母、兄嫂團聚,一家人在一起吃飯、聊天。這天,小侄子過生日,她特意給侄子買了輛他夢寐以求的遙控賽車,並陪侄子一起在樓下玩起了賽車。沒過多長時間,正玩得意猶未盡時,遙控賽車的電池用完了,只得買來6節電池才能接著玩。這樣,換一次新電池玩不了多長時間總得再換電池,而且一二週後換一次新電池連1個小時都玩不到。但侄子卻天天都想玩,玩起來又沒完沒了,不知道節制,開銷實在太大,為此,她的哥哥不得不限制侄子玩遙控車的時間。
她想,如果能把太陽能這一環保能源作為動力就大大節省了開支。上網一搜索,類似的產品還真不少。接下來,她一門心思都花在這上面。她想到侄子遇到的“麻煩”想必在其他小朋友身上也同樣存在。如果能有效解決這個矛盾,必然能抓住商機。為了慎重起見,她特意抽出時間跑遍了重慶大大小小的玩具商店、專櫃,一番調查下來,發現這類玩具雖然前景良好,但在市場上卻是盲區。這天,她又無意聽說辦公室一位大姐的朋友的孩子從小玩航模,僅幾年買電池就花掉了一萬多元。她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就毅然決定辭職開辦一個賣陽光的玩具店。
2010年年底,她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太陽能玩具專賣店的籌備中去。為了節約有限的資金,從店鋪選址、裝修設計,到商品的採購、陳列,她都親自動手、親力而為。到2011年1月下旬,她的玩具店終於正式開業。藉助春節期間的消費旺季,開業第一個月就略有盈餘,這極大鼓舞了她的.信心。
因為太陽能驅動玩具價格比同樣使用電池的玩具要貴三到五成,雖然不少消費者認同環保、低碳的理念,但實際購買時卻習慣性只考慮到眼前的利益,並不願意過多考慮後續購買電池的花費。因此,隨後一段時間,她的店面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甚至出現了經營虧損。她認真反思才發現自己所賣的太陽能驅動玩具消費群體都是小朋友,作為付錢的父母、長輩大多不願為環保付出代價。太陽能高昂的價格成了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同時,給小朋友們買玩具無非生日、兒童節和春節這寥寥幾個日子,在消費者潛在的購買力上存在著先天不足。
她再次考察市場,決定扭轉思路,把大學生和城市白領作為推廣新能源的目標人群。從這天起,每天放學時間,她揹著一個裝滿產品的大包直奔附近的一所大學,在校門口擺起了地攤,有時直接到學生宿舍推銷。真正讓她開啟局面的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太陽能電腦燈。這種燈很小,只需要每天早上把它放在窗臺上“曬太陽”,晚上就能使用。同時,還配有USB介面,在太陽能不足的情況下能插在電腦上輔助使用,十分方便學生在寢室獨自使用,也不會因開燈影響到其他學生的休息。局面開啟之後,陸續開始有學生到店裡選購太陽能滅蚊燈、太陽能充電器等各類太陽能產品。在此基礎上,她又在大學生中發展了好幾個業務員。由他們在同學中推廣、銷售產品,然後按銷售額進行提成。正是這些業務員透過同學、老鄉之間的口碑傳遞,她的小店很快在附近的好幾所大學的學生中小有名氣,經營狀況大為改觀。與此同時,一些白領也慕名到她的專賣店參觀。看到時尚又可愛的太陽能搖擺盆栽,在太陽光下,小綠葉有節奏地輕輕搖擺總是愛不釋手,紛紛買下一個個太陽能小擺件。
隨著小店在消費者中的名氣越來越大,回頭客也越來越多,各類太陽能產品更是琳琅滿目,形成了太陽能辦公室系列、車用系列、傢俱系列、玩具系列等一整套的產品架構。因為品種齊全,價位適中,能夠滿足各類消費人群,小店的月營業額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到2011年6月,營業額突破5萬元大關,純收入達1.5萬元以上。
她就是重慶的管雲怡,一個90後女孩,透過賣陽光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致富道路。賣陽光也能致富。的確,創業道路千條萬條,只要敢想敢做,不斷嘗試,定會開拓一片新天地,實現個人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