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烏鴉喝水的教學實錄

烏鴉喝水的教學實錄範文

(教師展開一幅放大的課文中的第三幅插圖)

師:請小朋友看這一幅圖畫著什麼?它在做什麼?

〔充分發揮課文有插圖的特點,提供學生說的機會〕

生:圖上畫著一隻烏鴉。烏鴉在喝瓶子裡的水。

師:誰能用一句最簡短的話,說出這幅圖畫的意思。

生:這幅圖畫著一隻烏鴉,它口渴了,把嘴伸進瓶子裡喝水。

師:再簡短一點。

生:畫著一隻烏鴉在喝水。

師:再簡短。

生:烏鴉喝水。

〔看圖說見解,訓練概括能力,發展語言〕

師:對!烏鴉喝水。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

生:(集體)想!

〔讓學生看圖歸納圖意,點出課題,匯入新課,很有新意。把觀察、思維、說話訓練有機結合,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

……

師:說說“喝”的字形。

生:喝字是左右結構,左邊“口”字,右邊上面是“日”,下面是撇,橫折鉤,小“人”在裡邊,豎折來關門。(曷)

師:為什麼“喝”字是口字旁?

生:因為喝水用口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誘導學生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把話講完整〕

生:“渴”字和“喝”字,字形相近。

師:口字與渴字都讀第三聲,連在一起怎麼讀?

生:前邊的口字讀得像第二聲,口渴。

師:請這一行小朋友朗讀第一段。

(學生按順序朗讀)

師:烏鴉到處找水喝,“到處”是什麼意思?

生:“到處”就是每個地方。

生:“到處”的意思就是處處。

生:“到處”就是四面八方。

師:幾個小朋友回答得不僅對而且好!烏鴉找到水了嗎?我們學習第二段課文。

kě

hěn

zháo

bàn

(教師在田字格中寫“可很著辦”指導學生學習“很”字,注意書寫筆順。“著”字與“看”字比較字形。“可”字和“辦”字要求學生自己想法記住。要求每個學生在生字本上寫這四個字)

師:請小朋友用“很”字“開火車”組詞。要求後一個同學組的詞和前一個同學組的詞的意思要相反。

生:很大。

生:很小。

生:很高。

生:很低。

生:很香。

生:很臭。

……

〔讓學生邊朗讀邊說話,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字的音形義教學和詞句訓練,為學生的說留有充分的餘地。〕

師:請小朋友順序朗讀第二段課文。(學生按要求一個個讀課文)

師:請大家看書上的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烏鴉的表情。想一想它喝不著水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看書中插圖)

生:天氣很熱……

師:你怎麼知道天氣很熱呢?

生:從圖上看出來的。天上只有一朵白雲,太陽紅紅的,說明天晴、很熱。

師:好!往下說。

生:烏鴉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兩隻翅膀緊緊地抱住瓶子,兩條腿伸得直直的,烏鴉喝不著水時心裡是很著急的。

(教師範讀第二段課文。然後指導學生朗讀。學生讀得流利、有感情。)

師:烏鴉找到水了,又沒喝著,課文裡用了一個什麼詞來表達這個意思?

生:課文裡用了一個“可是”。

師:為什麼要用“可是”呢?

生:烏鴉找到了水,又沒喝著,就用“可是”。

師:好!烏鴉喝不著水,怎麼辦呢?

páng

biān

〔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旁邊”後指名朗讀第三段課文,這時有學生舉手發言〕

師:××你有什麼問題?

生:老師,烏鴉不是人,為什麼會想辦法?

〔聽課教師議論:問得好!〕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誰能回答?

生:這是一個童話故事,就像老師給我們講的《狐狸和烏鴉》的故事一樣,是人們想象出來的。

〔聽課教師嘖嘖稱讚〕

〔教師善於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抓住學生髮言中的思維動向,因勢利導,精心設問。教師“引”,學生“發”,廣開學生言路。〕

師:烏鴉想了一個什麼辦法才喝著水的?請小朋友們看第二幅插圖。

〔學生看第二幅插圖〕

師:大家讀第四段的`第一句。

(學生讀)

師:再看第三幅插圖。

(學生看圖)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烏鴉把石子放到瓶子裡,為什麼就喝著水了?

(學生各抒己見。有一學生舉手)

師:×××你有什麼問題?

生:老師,把小石子放到瓶子裡,瓶子裡的水真的會升高嗎?

〔只“引”不“逼”,讓學生質疑問難〕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教具棗盛有水的瓶子和一些小石子)

師:××小朋友愛動腦筋,問題提得好!老師要給你們做個小小的實驗。好,就請××來

做。

(老師當眾滴了幾滴紅墨水在瓶子裡,讓大家看清水位的高度。學生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到瓶子裡,水慢慢地升起來了。)

師:誰知道水為什麼會升起來呢?

生:因為石子比水重,石子放到瓶子裡就把水的地方佔了,水就被擠得升起來了。

師:××回答得很好!請大家讀一遍課文,要用心記住今天學習的生字和新詞,要讀出烏鴉先“焦急”後“高興”的心情來。

(學生齊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再讀一遍課文。

師:讀得很好!小朋友們喜歡《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嗎?

生:(集體):喜歡!

師:為什麼喜歡?

生:烏鴉會動腦筋,想辦法喝著了水,我喜歡這個故事。

〔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和兒童認識規律,引導學生開動感覺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維器官(心到),親自實踐,提高認識,理解了課文的中心。〕

生:《狐狸和烏鴉》裡的那隻烏鴉只會聽好聽話,不動腦筋,上了狐狸的當,我不喜歡它。

師:今天小朋友們學得很好!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懂得了: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點評

識字、聽說、閱讀……頭緒紛繁的低段語文教學,如何有機結合進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王汝珉老師在《烏鴉喝水》一課的教學中做了有益的嘗試。

一、激發兒童學習興趣。讓兒童主動學習,勤思、多想、樂說,是提高兒童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王老師抓住兒童思維直觀形象向抽象思維過渡以及膽大愛說的特點,利用色彩和形象十分鮮明的自制掛圖,開篇就引導兒童看圖觀察、訓練用最簡煉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點出課題“烏鴉喝水”。接著用“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問題,激發兒童,讓其在好奇和欲說的心態中學習課文。王老師抓住兒童模仿性強的特點,透過表情範讀代替乏味的講解,以指導朗讀。要求學生邊讀邊體會烏鴉喝不到水時焦急不安和喝到水時輕鬆愉快的不同心情,讀出感情色彩。同時不斷變換朗讀形式。整個教學過程棗識字、看圖、說話、學文,教得輕鬆,學得主動,智力發展,能力培養貫穿始終。

二、激勵兒童質疑問難。愛因斯坦說過:“對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佔有更重要。”一個人智力的後天發展,體現在能否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王老師抓住低年級兒童愛提問題這個思維發展的特點,重視兒童的質疑問難,廣開言路,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由於老師的激勵,兒童提出了一連串問題。其中“烏鴉不是人為什麼會想辦法?”“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到瓶子裡,瓶子裡的水真的會升高嗎?”這兩個問題很關鍵。王老師抓住不放,引導兒童運用學過的知識,自己討論解決這一個問題。後一問質疑的兒童自己動手,為大家作水位升高的實驗,來巧妙地解答。這時,兒童的求知慾似乎得到了滿足,其實不然。王老師為進一步激勵兒童質疑問難作示範,又主動提出了“石子放到瓶裡,瓶裡的水為什麼會升高呢?你遇到這種現象嗎”的問題,孩子們討論開了,很快得出了結論。兒童的思維和語言在質疑問難與運用知識、動手實驗、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發展。

三、綜合訓練培養能力。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重“文”輕“語”,重“寫”輕“說”的弊端。王老師克服了這種傾向,重視對兒童說話能力的培養,有機地把說話訓練與語文的各項基本功訓練綜合起來進行。既訓練學生認真地聽,邊聽邊想;又訓練學生大膽地說,說的內容來自觀察,觀察了要思考。觀察生活說話,就是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的綜合訓練。說的訓練又和讀寫訓練緊密結合。為透過語言環境對形近字“渴”和“喝”進行辨析,用字義作為分化音、形相混的手段。學生在說話訓練中運用了平時閱讀中積累的詞彙。王老師在教學中及早地把說和寫聯絡起來,以利於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互相促進,統一發展。

閱讀教學以能力為主線,進行語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王老師既重視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教學,又加強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訓練、把觀察、思維、理解、表達緊密地綜合起來,在培養認識事物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