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小猴賣O》教學反思範文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本次活動,我認為較好的有以下兩點值得總結:
1、以幼兒興趣為出發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
本次活動,我以小猴賣“0”為主線,貫穿始終,主題單一,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內容淺顯易懂,便於幼兒學習理解和掌握。同時,活動以“0”這樣一個幼兒常見的事物讓其展開豐富的聯想,為發展幼兒的想象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2、營造積極、寬鬆的師幼互動氛圍,深入有效地參與和引導。
我們知道,幼兒認知的顯著特點是透過他們的自身活動來發生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從而獲得經驗。正如皮亞傑所說:“兒童獲取經驗不是來源於物體本身,而是來源於對物體的操作和動作的內化。”為此,我透過讓幼兒玩一玩、看一看、聽一聽、講一講等活動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逐步擺脫學習中幼兒對教師的依賴和思維的惰性,進而把學習過程變為師生雙方積極互動的良性迴圈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特別是續編故事環節整個過程,氣氛自由、寬鬆,老師沒有過多的干預,只是適時地“導”,真正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師與幼兒形成了良好、積極和互動關係,而孩子也在親歷表演過程這種有效互動中建構了自己的知識經驗,獲得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認真回想本次活動,我認為還存在幾點不足。
1、為追求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忽視差異教育。
在活動中,我為了體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需要幼兒集體前展示交流時,只提問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忽視了需要特殊關照的孩子。而且由於是觀摩比賽活動,為了能有更好的活動效果,怕出現亂的現象,所以不敢大膽地讓不同的孩子自主表現,不能讓更多的孩子在活動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功感。
2、提供玩具材料的時間不適宜,而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因為是公開觀摩比賽活動,參加活動的不是本園本班的幼兒,我怕把握不了幼兒的情緒,怕出現亂的現象,我將“小猴商店”裡的一些物品(原是想讓幼兒藉助提供的這些物品想象續編故事),放置在活動室的角落裡,不敢放手事先展示,導致幼兒在分散討論、交流續編的環節中,思維受到限制,而只是簡單地模仿故事中的情節物品,等到讓幼兒參加續編故事表演時,才讓幼兒接觸到這些有助於幼兒想象的物品時,在時間上已顯得略倉促,部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受到了限制。
回顧這些現象,為了今後更好地開展類似活動,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教育要堅持以幼兒的發展為本。
教師要樹立“以幼兒發展為本”正確的教育觀,在實踐教育行為中,努力實現《綱要》的教育理念向實踐的轉化,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善於反思,堅持“一日三省”,不斷調整教育行為。在活動中創設積極互動的'自由探索活動空間,靈活運用教育機制,真正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教育者要真正做到“和孩子平等”,蹲下來和孩子對話,多問孩子“你為什麼這樣玩遊戲?你是怎樣想的?”縮短與幼兒之間的距離,為幼兒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孩子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才能體現教育“以人為本”。
2、教育要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因此,在今後我們要真正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不要為了體現活動結果而只提問能力強的孩子,忽視個體差異教育。不管什麼樣的活動,我們都要以平常的心態對待,讓各種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甚至要讓能力較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我們要善於捕捉能力弱的幼兒的“閃光點”,要從發現他的優點入手,及時給予肯定,不斷強化其積極向上的認同心理。這樣,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活動環境氣氛,自信心十足,才會獲得成功和滿足,這才叫成功教育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