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人和海鷗》教學有感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動物。幾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發生的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讀來令人難以忘懷。
《老人與海鷗》是第七組課文中的第一篇,文中的這位老人是被昆明人稱為海鷗老人的吳慶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吳慶恆老人生前視海鷗為兒女,餵食海鷗,給海鷗起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照顧傷病的海鷗,老人去世了,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別,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展現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教學重難點有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要求。
縱觀整組課文的內容與情理,根據總體教學要求,我這樣設計教學思路:
第一步:以單元主題、單元導讀引入本文學習。
第二步:審題。
從命題的形式入手,抓住題目中的與字,區別於老人的海鷗的命題。從命題的形式上鞏固學生對這類文章寫法特點的再認識。學生可以從這個與字去感知課文講述的是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故事。老人海鷗這兩種不同的類別用一個與字聯絡在一起,內容也好,情感也好,一定是雙向互動的。此時順勢而導,學生已經能夠整體感知並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了。
第三步:檢查字詞的預習,掃清閱讀障礙。
第四步:在自由讀文的基礎上,把課後練習二拎出來,作為全文深層次閱讀的總的引領。
題目是:默讀課文,說說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結合課文內容,跟同學討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向學生提出了具體要求:先讀題,明確要求;再找出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原句,(原句: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讀通順,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接下來自己帶著練習二的問題默讀課文,思考答案,可以跟小組的同學稍作討論;最後是集體交流,檢驗自學或小組學的效果。集體交流時主要抓如下要點:
1、這是一位什麼樣的老人?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原句:
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膠袋也用得褪了色。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作伴。
哪個詞語連用了三次?(褪色)你讀了有什麼話要說?這個段落對老人的描寫中,你還對哪些語句感興趣和有話說?如每天步行二十餘里這個語句,讓學生聯絡具體實際說說二十餘里有多遠,想想老人是空著手走還是負重而走,兩者有什麼區別,是什麼力量支援老人十幾年如一日這樣做。
2、閱讀第3自然段:先了解這段主要是寫老人給海鷗餵食的情景。之後,讓學生再讀段落,說說自己有什麼發現。在課文對老人、海鷗一一對應來寫的句子中,分別標出老人怎樣餵食的動詞和海鷗吃食的詞語。先體會老人餵食海鷗的每一個嫻熟而細膩的動作,如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中的放退撮呼喚,再體會海鷗吃食時的那鮮活、靈動、美妙的場景,如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淨淨。老人順著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從應聲而來掃得乾乾淨淨起起落落等詞語品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多麼默契,多麼和諧!特別是掃得乾乾淨淨,不但要學生理解海鷗吃得快,吃得乾淨徹底,吃得開心,這裡還包含著海鷗對老人的信任!學生一時意識不到,就讓學生聯絡實際想想爸爸媽媽給東西吃時,自己猶豫過嗎?為什麼?當食物是別人給的時候,自己是否接受得很爽快?為什麼?這樣想過以後,學生就更容易理解這個掃字了:它首先來自老人對海鷗的關注與無私的愛,對海鷗十幾年如一日的情真意切,才會換來海鷗這般瀟灑的吃相。
3、閱讀第4自然段及後面的幾段內容:讓學生說說抑揚頓挫的詞語意思,說說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體會老人為海鷗起名字的依據。讓學生從那一個個樸實的名字中想像出每一隻海鷗的模樣;你可以從中看到老人對海鷗的親暱,愛得就像與自己的兒女相處。
4、老人在跟海鷗說話時為什麼誇它們最重情義,心細著呢?老人用什麼事例來證明?而後來發生那意想不到的事情更證明了這一點──回到練習二上,引著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原句的描寫:讀原句,原句:
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哪些詞語讓你有想法有話說?聯絡後面的段落,哪些事情證明了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讓學生從紛紛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白翼天使等詞語體會海鷗像兒女般為老人守靈,動作是那樣的一致,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海鷗們對老人的尊敬、愛戴,對老人的一片深情,無論誰都會為之動容。
5、當人們要收起老人的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 讓學生好好體會這個比喻句,體會海鷗的動作,體會其中包含的深情。鷗群阻止人們拿走老人的遺像,不忍和老人永別,希望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遺像多停留一會兒,那種傷痛,那種無奈,那種急切焦慮的心情,在作者筆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場面啊!
6、課文最後再次寫到了老人的外貌,要求學生聯絡上文明白這樣寫的作用。這個藍布包曾經伴隨著老人十幾年如一日為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而撮著嘴是老人每次來翠湖邊對勝似兒女的鷗群的聲聲呼喚。老人雖然去世了,但他的形象永駐海鷗的心間,永駐人們的心間。
第五步:總結全文,佈置練筆作業:面對老人的遺像,請你寫幾句心裡話,也可以代海鷗寫幾句心裡話。
人之有情,動物也有情。在這麼有靈性的海鷗面前,人類的心靈受到多大的震撼!在我上這篇課文之前,先在廣州越秀區鐵一小學聽了這節課。授課老師圍繞課文對老人外貌的描寫來設計教學思路,強調老人的衣著、用具褪色了,但他對海鷗的愛和情沒有褪色,老人高尚的情懷永遠不會在人們心中褪色,並透過老人怎樣喂海鷗,與海鷗相處的朗讀體會,表現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情意。在整個授課中,老師抓語感的訓練比較到位,並把自己感悟到的情和理滲透給學生,引著學生走進老人,走進海鷗。但是聽課之餘,總覺得有種呼之欲出的情感沒有得到展現與提升,即老人為什麼能對海鷗付出這般無私的愛?而海鷗又為什麼能這般報答老人?作為能夠主宰動物的人類能夠這樣對待動物,得到動物的認可,並完全信賴,首先應該是人類的真誠付出,平等地與動物和諧相處,才能換來動物對人類的信任。你看,海鷗對老人放在欄杆上的餅乾丁幾下就掃得乾乾淨淨,這個掃字用得多好啊,它包含著對生命的尊重和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更深層次的理念,才會有後來老人去世以後,海鷗們如人類般、如兒女般的那種悲壯而撼人場面的發生!老師若能把學生引領到這個層面,將會比理解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的愛更加深入,更加感人,更加震撼!反過來對學生的教育也將是銘心刻骨的。
我班一個學生在學到海鷗們為老人的去世守靈肅立不動時,聯想到文中一隻被老人起名為獨腳的海鷗,於是他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這隻獨腳的海鷗怎樣肅立不動呢?不管他當時出於什麼心態問這個問題,我馬上順勢利導:想像一下,獨腳海鷗一定也在為老人守靈。可只有一隻腳的海鷗,原先都要老人特別的呵護,現在卻肅立不動,它容易嗎?可它也堅持為老人守靈,你怎麼想?有什麼話要說嗎?這樣,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海鷗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對老人的一片深情。假如提問題的學生真的居心叵測,此時也不得不為這些有情有義的海鷗而動情。而且有的學生曾經有過與親人永別的經歷,我喚起他們的記憶,聯絡文中的海鷗也像人類一樣用這樣的方式與老人告別,此情此景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啊!
每一篇課文的備課,都考驗著我們是否能站在更高的層面,更高的角度來看待手中的教科書,正如這個單元的主題是人與動物,雖然寬泛,但選入的每篇課文都有自身解讀的特點,都能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表現動物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懷。作為《老人與海鷗》這一篇,以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情,把老人內心深處對海鷗生命的尊重而付出的無私的愛的情懷,生動具體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教學中我們透過引導學生品讀,領悟,讓學生被文字打動,更為老人與海鷗的大愛情懷而動容,就能讓學生有更多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