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好團隊建設工作
在企業中往往因為制度上或管理決策上的偏差,給一些人造成很多令人同情的不平事件,比如開除了某員工,重罰了某員工等等。由此而引發了一些員工的同情或者不滿,甚至還會導致一些員工的情緒激烈。
如何看待企業內部的團隊問題、幫助問題、同情問題、理解問題?人力資源專家--賈長松老師透過多年的工作總結出四點:
要團隊不要團伙。
什麼叫團隊?簡單地說就是“因企業的某項關聯工作而使各成員聯合起來形成的在行為上有彼此影響的互動作用、在心靈上能意識到其他成員的存在並有彼此相互影響的感受、在利益上相互聯絡、為了達到共同目標而結合在一起的工作集體。”而團伙則不同。團伙指的是“糾集在一起從事不軌活動的小集團。”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的老闆卻說:“團隊是一夥人,團伙也是一夥人,能聽我的就行!”聽後,我目瞪口呆!
要幫教不要幫辦。
幫教的含義是:幫助和教育。幫助的概念主要是指幫助他人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支援。透過某種“支援”使被幫助者達成願望和目的。教育的概念主要是指教導和培育。在企業中,上級對下級的幫教是每一個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必備的方式和方法。而“幫辦”則不同,幫辦是指幫助主管人員辦理公務或擔當助手。如果一個領導者或管理者總是對下屬的工作進行幫辦,那就是失職,就是本末倒置。然而,在現實的企業經營管理中,卻有很多管理者該幫教的不幫教,往往越俎代庖、親歷親為,整天忙得團團轉,甚至從雞叫忙到鬼叫。
要同情不要同流。
應當承認,在企業中往往因為制度上或管理決策上的偏差,給一些人造成很多令人同情的.不平事件,比如開除了某員工,重罰了某員工等等。由此而引發了一些員工的同情或者不滿,甚至還會導致一些員工的情緒激烈。有些管理者也會同情。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不正常的是,有的管理者卻充當了“群眾代表”的角色,“勇敢”地站到了那些情緒激烈的員工一邊。他們不但不做情緒疏導工作,反而火上澆油,致使一些本來可以透過勞資對話或溝通交流的方式來解決的問題陡然升級,最終釀成新聞事件。
要理解不要理論。
企業各級領導的決策,不可能得到全體一致的贊同,尤其是一些有爭議的決策。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職業經理都能表示理解。但是,現實中也會有一些管理者因不理解而採取同上級決策者進行“理論理論”的行為,一定要象秋菊打官司那樣非要弄出個是非對錯來不可。這種與上級“理論理論”的行為看似合理,但實際上會嚴重影響企業的高效運作。如果把“理論理論”變成“溝通溝通”是否會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