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變的圓》小班美術繪畫說課稿
一 指導思想
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啟用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繪畫教育要求透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而新《綱要》理念指導下的幼兒繪畫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應該是“自由地表達”、“創造性地表達”。“應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我選擇了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充分發揮想象、大膽表現的繪畫活動——會變的圓。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寬鬆的環境,尊重個體差異,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讓幼兒去感受,去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帶來的快樂。
二 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
本次活動屬於幼兒繪畫活動中的意願畫。我班一部分幼兒的美術能力處於象徵期也叫學前初期(3歲左右),而另一部分幼兒處於形象期的學前初期後段(小班下期)。在繪畫活動中表現為:動筆後構思;事先構思和隨意圖畫穿插;繪畫內容轉移;一形多義;易受他人影響。這一時期兒童繪畫主要就是用圓來描繪物體。所以,我選擇了“會變的圓”這一活動內容,透過充分讓幼兒感知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圓形的物品如:太陽、蘋果、餅乾、球、臉等,啟發幼兒想象,大膽創作,表現。
2 目標分析
知識性目標:
1、 初步學習在圓形內、外添畫,象徵性地表現物品。
2、 體驗圓形變化的奇妙。
3、 引導幼兒對圓形進行相似聯想。
社會性目標:
⑴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自由想象,培養幼兒對美術繪畫活動的興趣。
⑵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他們獲得創造後的愉悅體驗。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地在圓形內、外進行添畫,體驗創造性地繪畫的樂趣。
難點: 能自主地,創造性地聯象和添畫。
三 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繪畫興趣濃厚,從平日美術活動中幼兒的表現看,部分幼兒動手能力較差,依賴成人的指導。教師在活動中特別是評價幼兒作品時應著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有快樂的體驗。小班幼兒處於繪畫活動的起步階段,幼兒良好的繪畫習慣也有待於繼續培養和養成。。
四 教學方法設計
1 談話、提問法引出主題
談話法維護寬鬆的精神氛圍和自主表現的時空,而提問的方式又能引導幼兒靠近主題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2 觀察、學習法提高幼兒審美感受
透過觀察教師的示範及範畫,豐富幼兒經驗。
3 示範講解法讓幼兒掌握基本技能、常規。
低段幼兒是需教師分步驟示範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條有序的示範、講解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4 個別指導法為幼兒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
幼兒美術活動雖然遊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並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的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才能出成果。
五 教學經驗準備
活動前兩天,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去找生活中的圓形的物品,
六 教學程式設計
本次活動包括
一,匯入:會變的圓;
二,聯想遊戲:我的圓圈變變變;
三,添畫遊戲:會變的圓;
四,評價結束環節:幼兒相互欣賞,交流自己的作品。
首先,在匯入環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範畫,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豐富幼兒的`感知經驗。
然後,在聯想遊戲這一環節,教師利用讓幼兒先猜謎,後變魔術的遊戲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學習在圓形內外添畫,變出各種有趣的圖案。再鼓勵幼兒對自己畫面上的圓形進行相似聯想,這裡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教師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想象。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
第三個環節就是添畫遊戲。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作,老師巡迴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悟強、創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環節,主要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老師及時,個別的指導突破難點。
最後就是結束環節。
本環節主要採用談話法,透過自由的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討論,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容表達出來,這是本次活動較重要的一環。老師要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後的愉悅體驗。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幼兒積極地,主動地,大膽地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表達出來,從而達到藝術活動的最高目標: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