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寓言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類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但教師都覺得不太好教,學生也沒啥興趣學。那麼,在教學這類課文時,怎樣做到既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又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呢?我構思了《自相矛盾》寓意的教發,引導學生在理清層次的基礎上,抓住“誇口”這個關鍵詞,思考:“什麼叫誇口?賣矛又賣盾的人怎樣誇口?”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透過字裡行間,自己讀懂故事內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後教師啟發學生,讓學生討論得出閱讀寓意的第一條規律——分清句子層次,理解關鍵詞。第二條規律——思考寓意含義:說明什麼道理,有何教育意義。
上述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整個教學過程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生動活潑地發展,群體性主體參與率高,創新性思維活躍,使學生真正獲得了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整個教學過程的突出特點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一、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學習是學生的自主行為。我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喚醒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因為興趣是少年兒童認知活動的動力,最好的學習是學生對所學有內在興趣。從上面的教學設計可以看到,教師從課文出發,引出了所要學習的新內容,並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閱讀和自學興趣。學生們都精心準備,全身心地投入,主體性參與極高。這樣就激活了學生的內驅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由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學。真正體現了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現代教學論認為,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關鍵所在。上述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的民主合作性。課堂上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相互補充的氣氛極濃。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張揚自己的個性。學生們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輕鬆愉快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積極思維中發展思維,在交流表達中提高表達能力。教師的平等參與不僅加大了師生間的親和度,而且對學習重點有效地進行點撥和引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三、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要想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創設使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條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上面教學片斷中,教師不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且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學生透過自讀自悟、討論探究、交流實踐,獲取了知識,發展了能力,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四、培養學生的自豪感
社會學理論認為,學校教育要以培養“社會人”為己任。依據社會學理論,課堂教學活動就是社會生活的“準社會活動”,學生就是“準社會成員”。在課堂教學中,要透過課文引導學生進入社會成員這一角色,培養學生的自豪感 ,使之產生強烈的學習和創造動力,以達到全面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