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300字作文五篇
第1篇: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結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做中國結、練書法、包粽子、划龍舟、剪窗花。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做中國結。
中國結是古老的手工編織藝術品,它的顏色多數是紅色,代表喜慶,它是團結和幸福的象徵。
為了體驗中國的傳統文化,我今天在家做了一箇中國結。準備好膠水、剪刀、紅色和黃色的彩紙各兩張後我們動工了:首先把紅紙和黃紙剪成若干條;然後把紅紙條整齊地放在桌上,把剪好的黃紙條穿過紅紙條;再把黃紙條壓到下一張紅紙條上,以此類推;接著剪十二張紅紙條和四張黃紙條,把他們圍成圈,每條邊四個紅色圈,黃色圈圍在頂角圈的外面;又剪紅紙條和黃紙條若干根,粘在圈上;最後再剪一個紅紙圈掛在最上面,中國結就完成了。
透過中國結的製作,我感覺到它獨特的造型,色彩美麗。我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燦爛美麗。
第2篇:我國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很多,有有趣的皮影戲,有精緻的剪紙,還有漂亮的中國結。
其中,讓我最喜歡的就是皮影戲了。皮影戲它的螢幕是用布做的,利用動物皮做成的人或動物,再用線拴住人或動物的各個器官,再把線固定在下面的木棍上。這樣,一場皮影戲就可以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大家的眼前了。
有一次,我去烏鎮看皮影戲《大鬧天宮》。“咚、咚、咚”鑼鼓敲響了,皮影戲開始了。在藝術家的操縱下,孫悟空揮舞著金箍棒上場了,它的每一個動作是那麼的精細,那麼清楚,這讓我驚歎連連。
皮影戲是中華人民的智慧和才幹組成的,是我國的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果有一天你來到了烏鎮,一定要去看看皮影戲!
第3篇:最喜歡的傳統文化,過新年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而且歷史悠久。有中秋節賞月、端午節賽龍舟、重陽節登高。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過新年了。過年不僅可以和家人團聚,還有紅包拿,全家人開開心心的,長輩們噓寒問暖,多麼幸福!
每到新年,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些傳統的年貨。打年糕,包粽子,做豆腐。對我來說,記憶最深刻的就要數做凍米糖了。
那年,外婆特意等我放寒假了才動手做凍米糖,說是讓我體驗一下樂趣。外婆將麥芽糖、白糖、炒米,芝麻各種食材準備好;然後把柴灶燒得旺旺的,往鍋里加了麥芽糖,鍋熱後,外婆一聲令下:芝麻二碗,花生一碗,白糖二勺。我不緊不慢地把它們一樣樣加入鍋中。此時,香氣瀰漫整個屋子,每個角落都不落下。外婆拿著勺子一邊攪拌一邊讓舅舅往木製的框裡抹了點食用油。要把所有食材裝進這個模具中,需要很大力氣,爸爸力氣大,這時派上用場了,這些食材倒入模具後,需要用專用工具壓實。只見外婆得心應手拿起菜刀把它切成了片。我迫不及待拿起一片品嚐起來,“哇,太美味了,回味無窮!”
新年熱鬧非凡,家人團圓在一起,互相祝願,我喜歡這個傳統節日。
第4篇: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剪紙
中華民族的歷史非常悠久,有著許許多多名揚中外的傳統文化。有世界聞名的剪紙、書法、刺繡、國畫、玉雕、兵馬俑、對聯、中國結等,還有很多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但在這麼多的傳統文化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剪紙。
剪紙是一種非常博大精深的民間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每逢佳節,人們會剪一些“喜”字、“福”字,貼在窗戶或者大門上,表示慶賀。還有許多心靈手巧的能手,會剪一些活靈活現的動物圖案來美化環境,像奔跑的駿馬、跳躍的兔子等,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我的奶奶非常喜愛剪紙,這個暑假,我就回老家請奶奶教我剪紙。
我先準備了一張大紅色的彩紙,把它對摺了兩次,在上面畫了半個豎的“喜”字;然後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摳去多餘的部分。奶奶對我說:“剪好的.紙攤開來的時候一定要輕手輕腳。”我按照奶奶的方法,一點點把紙平鋪開來,一個完整的“囍”字展現在我面前。“啊,我成功了!”我仔細地看了看自己剪的“囍”字,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啦!
那次學剪紙讓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懷,使我更喜愛上了這項傳統文化。
第5篇: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
我國的傳統文化可多了,有書法、皮影戲、剪紙。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剪紙了。你瞧!那些剪紙作品,有形態各異的年輕人,有飛奔的駿馬,有可愛的兔子,還有一朵朵美麗的花。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眼前。看,它們被那些水平高超的手藝術剪得這麼漂亮,我也想剪出一個這樣精緻的作品。
下面,我把學到剪“心星相印”的方法告訴你們吧!首先準備好剪刀、小刀、正方形紙、筆;然後把正方形紙對摺,折成一個三角形;再在上面畫上一個大愛心;然後在愛心裡面畫上閃閃的星星,一條條細細的根、一片片綠綠的葉子,一朵朵美麗的花;最後用剪刀把外形剪出來,用小刀把圖案刻出來,最後小心地開啟。這樣,一個精美的作品就做好了!
我還剪了蝴蝶、白菜、囍,這些都是對稱圖形;而且都要用上折、剪、畫、刻等技術。我覺的剪紙是一種樂趣,也可以開發想象力。這一次剪紙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感受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