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務管理的個人實訓報告
在這個學期裡,我們開展了財務管理課,期末學校跟著安排我們進行財務管理實訓.以下是這次實訓的一些具體情況,以及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這次實訓在期末進行,時間為從6月17號至6月24號,共10個課時,大概持續一個星期.這次實訓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鞏固我們按模組教學所掌握的《財務管理》操作技能知識,全面檢驗我們財務會計核算綜合運用技能,加強我們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併為今後從事財務管理打下良好基礎,而特開展的.這次實訓要求我們能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等核算資料為基礎,對企業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研究和評價,以分析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財務狀況及發展趨勢,並能為評價和改進財務財務管理工作及為未來進行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資訊.實訓內容分為三大塊:一初步分析,二財務指標分析,三綜合分析.
實訓開始的第一步驟是公式計算.根據企業資產負債表以及利潤表上的資料資訊,再透過特定的公式把各項指標的結構比率、增長額和增長率等專案計算出來.這個工作的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最要是考察我們對公式的理解程度以及運用程度,只要你熟悉公式,懂得運用公式,然後對號入座,幾乎上就沒什麼大問題了,但是要計算的資料比較多,相對就變得繁瑣,畢竟是一環扣一環的公式計算,這要求核算人員工作態度仔細嚴謹.由於實訓要求書面書寫清潔整齊、規範、嚴禁挖亂、塗改和使用塗改液,所以我做的時候先在草稿上做一次,確認無誤後,再填入實訓資料.我平時是屬於比較認真學習的那一類,所以這個公式計算沒到四個課時,我就完成了,進展得相對比較順利.可是進行第二步驟運用公式分析就遇到相當大的困難.
第二步驟公式分析、評價,也就是這次實訓過程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最精髓的一步,也是這次實訓的主要內容以及主要目的.
第一步是對資產負債表以及利潤表作初步分析.資產負債表總體分為三大塊: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而其中資產又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負債又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每一大塊到每一小塊,再到每一小塊的細分都要進行分析小結,這點對初學者來說要求不低難度不少,或許是老師對我們期望值相當高,希望透過高要求打好我們基礎,所以才安排大題量並細分析.
大體上的資產總額結構分析,流動資產結構分析、非流動資產結構分析等,然後再細分下去的貨幣資金分析、應收賬款分析、應收票據分析、其他應收款分析、存貨分析等,透過老師的指導以及與同學們的討論,我還是可以理解和分析的,可是明細的預付賬款、原材料、固定資產和再建工程,就不知道怎麼作出總結好了.後來在課本上大量並且細微閱讀有關內容,在網上大量瘋狂的搜尋有關資料,再根據資料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漸漸的領悟很多財務分析的問題,譬如對預付賬款的分析,開始我只明白預付賬款的字面意思,就是指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預付賬款按實際付出的`金額入帳,就算此帳戶增加或減少其實對資產總額也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後來透過查資料,我才恍然大悟,其實預付賬款帳戶也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我們可以透過預付賬款判斷企業有無做假的可能,股東的信譽是否良好.一般股東喜歡透過預付賬款帳戶抽逃資金,即以預付的名義佔用轉移企業資產,如果你分析一家企業的財務報表的時候,發覺它的短期償付能力達到公認標準,而卻無法履行自己的償債義務,這種狀況下,必要分析它的預付賬帳戶,看它預付賬款在流動資產中佔的比重,如果比重過高,那就有可能說明企業股東有抽逃資金可能,應立即進行處理.
透過上述這個例子,我們分析財務報表的時候,要注意不僅要明白各個帳戶的書面含義,還要了解各個賬戶實際應用上的含義.
還有一點是要善於結合分析,即分析資產負債表的時候要結合利潤表,譬如分析應收賬款賬戶的好壞,就要結合銷售收入的情況,企業的信用政策;分析負債結構時,究竟需要安排多少流動負債、多少長期負債呢?在企業負債總額一定的情況下,就得透過銷售狀況的好壞來判斷,如果企業銷售穩定增長,則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量,用於償還到期債務.反之,如果企業銷售處於萎縮狀態或者波動的幅度比較大,大量借入短期債務就要承擔較大風險.因此,銷售穩定增長的企業,可以較多地利用短期負債,而銷售大幅度波動的企業,應少利用短期負債.
第二步是財務指標分析,莫過於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及盈利能力的強弱.這步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得出結論,一般透過計算出那些指標比率就很清晰了.
第三步綜合分析跟指標分析的做法類似,可難度稍高,需要聯絡到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業績.
透過這次實訓,我學會了如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觀察、分析財務報表,正確、合理評價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資產管理水平、獲利能力以及企業發展趨勢.同時也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例如會計知識不紮實,實際應用能力有待提高,會計的社會實踐經驗不足.我應該朝著這幾個方面努力去提高,提高自己的財務分析能力,增強知識的運用,加強團隊合作,朝著一個專業的、負責任的會計人員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