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勇氣》的說課稿設計
一、說教材
(一)、課文內容:
本文是美國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說。它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時發生的一個故事。一個美國傘兵被誤投到了敵佔區,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國農婦求救。德軍發現法國農婦救助了那位美國傘兵就槍殺了她的丈夫。美國傘兵被俘後設法逃了出來,奔向樹林。德軍立即圍追他。走投無路時,美國傘兵“振作”起來,“押了這一注”,他折身回跑,再次向法國農婦求救。法國農婦毫不猶豫地再次救助了他。三天後,諾曼底地區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文中生字詞;
2、能力目標:(1)瞭解文章的情節,能用精煉的語言進行表述。
(2)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勇氣的內涵,體味幸福的深意。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說教學重點:作為小說,主要特徵是透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來反映現實生活,而本文的情節較為簡單,學生容易理解。據此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別是法國婦女的形象。
2、說教學難點:我認為這一節的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文中是如何刻畫法國婦女的形象的;二是如何理解文末將軍的話。
二、說學情
在說學情方面,我分兩方面來談:
一是教學情況分析。本單元的主題是慷慨正氣,所收入的文章都是表現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本篇是一篇自讀課文,小說故事性強,能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抓住這一點,相信學生較容易進入角色,能較好理解課文。
二是學生情況分析。備課中,除了備教材是重要一環,但也不能忘記備學生。我這次所面對的是農村中學的學生,有一點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大部分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語文功底相對較差,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敢大膽發言。因此,在課堂中除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外,老師的主導作用也絲毫不能降低。首先要以敏銳的眼光發現一兩位反映敏捷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發言,讓這一兩位同學帶動全班。這樣做可能會造成淡忘差生,使課堂活動不充分,也可能會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拖堂。應適時而動,盡力避免。
三、說教法
要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關鍵是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1、板塊教學模式。這篇小說情節容易理解,知識點和重難點都比較集中。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問題意識不強,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鑑於以上幾種因素,我決定採用板塊教學模式。
2、問題導讀法。我在這篇文章採用了問題導讀法,所設計的幾個問題,都是為了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其實也就是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
3、合作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麼怎樣體現學生的主體,我想小組討論是一個較好的方法。
四、說學法
“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也就是說教師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逐步學會圈點勾畫法,主要是運用在人物分析上。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心目中最佩服和最讚賞的勇氣。這樣既能順勢匯入,也能活躍課堂的緊張氣氛)
二、介紹故事背景
1939年德、意、日和英、美、法兩個帝國主義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快蔓延全球,短短6個星期之後,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就宣佈投降。但具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拿起武器,同世界嚮往和平的反法西斯的人民一起英勇鬥爭。1944年6月6日晨,盟軍三個傘兵師在德軍防線後方空降,本文的故事就是在此時發生了。
三、朗讀——說感知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1.標註出生字詞。(小組間解決,或留待解決)
2.用精煉的語句概述故事內容。
設計這一環節,目的很明顯,就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瞭解程度,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尋讀——說理解
1課文寫了美國傘兵和法國女人兩種勇氣,分別指怎樣的勇氣?你更先讚賞哪一種,為什麼?
2.就文中對法國婦女描寫的語句做批註,寫出自己的理解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設計這一環節目的一是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勇氣的含義,二是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特別是法國婦女的形象。
五、品讀——說感悟
法國婦女遭受了失去丈夫的不幸,為什麼將軍卻說“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幸福的理解。
在這一環節中,有兩個目的:一是將軍的話學生較難理解,教師在學生回答後應做適當的補充。二是讓學生體味幸福的深意,感受人性美的光輝。
六、小結
鼓勵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要有勇氣。
七、板書設計
勇氣
狄斯妮
法國女人 美國傘兵
有堅定的信仰 沉著
愛和平 有正義 機智勇敢
讚頌了為了正義和和平而產生的勇氣和信仰
以上就是我對《勇氣》這一篇小說的說課,希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