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為作文創意性擬題和設計開頭》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須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並且能有創意地進行表達。本堂作文課,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有創意地進行表達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透過範文及當堂寫作訓練,能瞭解運用各種修辭進行擬題及運用整句進行開頭的方法;
2、透過寫作訓練讓學生能在寫作實際中運用各種修辭進行擬題,運用各種修辭進行擬題,運用整句進行開頭;
3、透過寫作訓練,讓學生能在反覆閱讀中感受題目及開頭是否符合作文要求,是否具有美感,並且使形式美和內容相結合。
(二)教學重點:透過訓練,讓學生能運用修辭擬題,運用整句開頭。
(三)教學難點:使學生的寫作既具有形式美,又有實際內容,和寫作要求相符。
三、教法、學法分析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運用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法,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從而達到提升個人語文素養、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讀寫氛圍,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及學法:
1、閱讀法:指導學生透過閱讀範文,找出範文擬題及開頭的特點。
2、比較法:指導學生透過不同文段的比較,找出運用修辭擬題,運用整句開頭具有怎麼樣的表達效果。
3、提問法:透過提問,使學生逐步深入瞭解教學內容。
4、練習法:A、給一語段,讓學生進行擬題,然後和作者題目進行比較。
B、給出話題,讓學生進行擬題及開頭訓練。
5、講授法:教師講授需要注意的問題。
6、揣摩法:指導學生透過反覆閱讀,揣摩自己寫作的題目、語言是否恰當。
7、學生修改法。在揣摩法的基礎上,採取學生個人自改、小組互改的方法,進一步進行寫作體會交流,提高他們鑑析文章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約2分鐘)
問:在考場上,大家想不想自己的作文能一下子吸引老師的眼球呢?那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學生可能會有內容精彩、有真實的感情、語言優美等多種答案)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切入正題:大家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從形式上創新,設定有創意的題目和文章的開頭。
用問題進行匯入,可以提起學生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可以為本堂課的教學創設良好的氛圍。
將內容定在設定有創意的題目及文章的開頭,因為
(二)題目比較(約3分鐘)
給學生兩組題目,一組運用了修辭手法,一組沒有運用修辭手法,讓學生說出哪組題目更能吸引自己,並找出吸引自己的原因。
例:A組:《我渴望老師的陽光》、《蘆花河在哭泣》、《承諾,連綴成美麗的水晶珠鏈》《鍛造心情》B組:《我渴望教師的關心》、《蘆花河被汙染了》、《要遵守承諾》、《快樂心情》
透過比較,學生很容易找到兩組題目的差別在於一組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方法,從而使題目更新穎。
(三)擬題及評題訓練(約15分鐘)
給出不同的話題(如童年、青春、回味、感動等),要求每位學生仿照例題,用不同的修辭方法對每個話題擬出三個以上的題目,教師進行巡迴指導。
擬題完成後,先由個人進行揣摩,是否運用了修辭方法,題目是否與話題相吻合,進行修改,然後分學習小組共同交流,從本小組中挑出最具有創意的題目,在全班進行交流。
給出一篇範文,隱去題目,由學生擬題,然後和作者的題目進行比較,然後對兩者進行簡單評論。教師進行點撥。
該環節比較容易操作,透過交流,可以使學生相互借鑑,提高鑑析文章的能力。
(四)開頭段落比較、片段寫作及評價(約25分鐘)
第一步,下發閱讀材料,其中的一組以整句開頭或以整散結合開頭,另一組以散句開頭,由學生比較哪組更能吸引自己,並找出兩組的不同之處。
第二步,透過閱讀,讓學生理解運用整句及整散結合開頭的好處,教師進行點撥補充。(這一步主要是加強學生對開頭運用整句具有錯落有致的美感的印象)
第三步,讓學生在前面所擬的題目中選取2-3個,運用整句或整散結合的方式寫一段開頭。
第四步,反覆閱讀自己所寫的語段,揣摩自己的語段,看看是否與話題要求及題目相符。
第五步,個人修改後,每人挑出一篇小組互批互改,然後每小組推選一篇語段進行全班交流。
第六步,全班互評,教師點撥。
(五)總結
本堂課所學的內容,是使文章具有創意的方法中的一種,但是一定要在具有真實的感情的基礎上進行,而且題目及開頭一定要符合作文所給出的要求,而且作文一定要有充實的內容,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美而忽略了內容。
新課標要求學生“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這項作業的設定讓學習不再停留在課堂內,而是學以致用,使學到的知識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