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導語:燭之武說了亡鄭對秦無益對晉有利之後,還說了“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歡迎閱讀參考。

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師:先找同學讀一下課文。

一生讀課文.

師:這位同學讀得非常流暢,但有一點小小的瑕疵,大家發現沒有有幾個字的讀音不準確?

生: “失其所與,不知”中的“知”是通假字,應該讀四聲.

師:對,課文中有註釋,通“智”,還有沒有其他的地方讀錯?

生: “共其乏困”中“共”也是通假字,通“供”,應該讀一聲.

生:”若不闕秦”中的“闕”應該讀一聲

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夫”應該讀二聲.

師:對,在這裡是個助詞,做助詞的讀音應該是二聲.

師:剛才出錯的大部分是通假字, 預習的時候大家要先看註釋,尤其是通假字一定要讀準字音.

還有要注意斷句,比如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在這裡是動詞,駐紮的意思.

下面大家一起讀一下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分清句讀.

同學們齊讀課文。

師:透過大家的朗讀,我又聽出了一些問題.”鄰之厚,君之薄也”中“薄”,應該讀bó, “薄弱”的“薄”.還有文中秦國的大將的名字杞(qí)子逢(páng)孫,一定要讀準,大家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課文.

師:這一遍讀得非常好,透過早晨的預習和剛才的朗讀,我們應該瞭解了這個故事.請一個同學按照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來複述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

生:本文先是交代晉文公在流亡的時候,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因此秦國和晉國聯軍來攻打鄭國.在危急時刻,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服秦國退兵.燭之武以秦軍和晉軍的利弊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從而打動了秦伯,秦國退兵.晉國的子犯一看秦國退兵,就想趁機攻打秦國.晉侯就以不仁、不知、不武三種理由拒絕了子犯的提議,也跟著退兵,鄭國的危機解除了.

師:非常好,敘述的非常詳細,說明大家對文章的理解非常好了.

師:燭之武為什麼僅憑几句話就能說動秦伯?這些話體現了那些說話的技巧? 包含怎樣的說話藝術?大家先找到燭之武見秦伯說的那些話,我們先來看看這段話包含了哪些內容?

生:先說攻下鄭國後對秦國沒有什麼益處,反而會削弱自己的實力,而且還會使晉國的實力增強。在歷史上,晉國曾經對不起秦國。

師:抓住關鍵詞,一個一個的來,好嗎?

生:亡鄭無益於秦,“鄰之厚君之薄也”對晉國有利,是晉國勢力增強。“夫晉,何厭之有?”(教師板書:亡鄭 無益)

師:“厭”在這裡什麼意思?

生:(學生看註釋)“滿足”的意思。(教師板書:晉 無厭)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補充?

生:燭之武說了亡鄭對秦無益對晉有利之後,還說了“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也就是放棄攻打鄭國,對秦國沒有壞處。(教師板書:舍鄭 無害)

他還提到:“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就是說在秦晉交往的歷史上,晉國曾經言而無信過,(教師板書:無信)以後也很難保證。

師:看看除了這些地方之外,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生:在說亡鄭無益於秦之前,他作為一個說客去見的秦伯,他首先要消除秦伯對他的戒備。

師:原文中怎麼說的?

生:“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師:他見秦伯的第一句話是說的什麼?

生:“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教師板書:鄭既知亡矣)

師:這是直接點明鄭國知道要滅亡的事實,毫不隱瞞。這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師總結,剛才大家談到燭之武說話的內容時,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沒有按照課文的順序。我們現在再把這段文字完整的讀一遍。讀書的時候大家思考,為什麼這幾句話就能夠打動秦伯,讓他輕易地就退兵了呢?這些話語中包含怎樣藝術技巧?

學生齊讀。

師:哪個同學先來談一談?

生: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的話就表達了一個意思就是晉國的貪婪,秦晉攻下鄭國後,受益的是晉國,讓秦伯意識到他的盟友的缺點。

師:這還是從內容上說的,老師問的是這些話裡面包含怎樣的說話技巧。

生:燭之武權秦伯的時候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處處為秦國考慮。(教師板書:站在對方的立場)

師: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容易引起對方的好感。

生:他還利用秦晉之間的不愉快來挑撥秦晉之間的關係。(教師板書:離間)

師:以歷史事實為依據,離間秦晉同盟。

生:燭之武的話有理有據,擺事實,講道理,非常有條理,(教師板書:擺事實)

師:事實勝於雄辯,事實是最有說服力。層層推進 邏輯非常嚴密。(教師板書:邏輯嚴密)

生:“焉用亡鄭以陪鄰?”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燭之武用反問的語氣來提醒秦伯這樣的做法是不太明智的。(師板書:語氣)

師:這個同學讀書非常細心,他注意到了說話的語氣所帶來的表達效果。反問的語氣可以引起人的注意,喚醒人的警覺。這段文字除了這個地方之外,還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語氣詞?

生:“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是一種祈使語氣。

師:祈使語氣是一種命令,讓別人做某事,要求別人做某事,看看註釋,這裡“唯”是什麼意思?

生:(看註釋)“唯”是一種希望的語氣。

師:燭之武不是命令,要求,而是非常誠懇,委婉的建議,“希望您考慮這件事”。這種語氣很容易被人接受。並且他指出了圍鄭的後果是“闕秦以利晉”。從這裡更能體現燭之武嚴密的邏輯性。

生:“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這個問句引起秦王的思考,指出滅掉鄭國之後,晉國會擴充套件它西面的疆界,會直接損害秦國的利益。

師:大家可以看一下秦晉圍鄭的形勢圖(屏示),注意三個國家的位置關係。晉國在秦和鄭國之家,秦鄭兩國並不接壤,晉國卻有地利之便。所以燭之武說:“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鄰?”

生:燭之武從總體上把握住了燭之武的內心,秦穆公想看到的是秦國的強盛而不是晉國的強盛。透過秦晉圍鄭的利害對比,很容易就打動了秦伯。(教師板書:抓住人物心理)

師:燭之武很明白秦伯想要什麼,這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生:秦國有統一天下的野心,而晉國的強大無疑是秦國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所以的強大才是秦國最擔心的。

生:“君之所知也”“君知其難也”“唯君圖之”可以看出燭之武對秦伯的稱呼一口一個“君”聽起來非常的親切,誠懇。(師板書:稱呼)

師:親切的稱呼也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換取對方的好感。就像老師對大家說話時提到“咱們班”和“你們班”,你的感覺會一樣嗎?

生異口同聲:不一樣。

師:“咱們班”說明我們是一家人,燭之武的話裡好像他和秦伯是一家人一樣。所以我們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稱呼和語氣。

師總結:從剛才大家對這一段的分析非常好,可以看出大家已經理解了燭之武的語言當中包含的高超的智慧和技巧,從這段文字當中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看課文中秦伯的反應:“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學生答)燭之武圓滿完成了退兵的任務。

燭之武沒費一兵一卒僅憑口舌之勞就讓秦伯退兵了,這就是說話的藝術,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就像我國古代的文藝理論家劉勰說的那樣: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在這篇文章中不僅僅是燭之武的語言,其他人物的語言也很精彩,耐人尋味。大家可以任選一句讀一讀,品一品,談一談。

生:鄭伯在遭到燭之武的拒絕後說:“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作為一國之君他沒有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而是擺出一副謙遜的姿態。

師:你說的是一種總體的感受,能不能結合關鍵詞談談你的理解,可以借鑑剛才大家總結的那些說話的技巧。

生:從內容上:“是寡人之過也”可以看出鄭伯勇於承認錯誤。但最後一句卻是要挾的口吻。生:一開始鄭伯說話的語氣應該比較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就變得比較強硬了,他抓住燭之武愛國的心理,感覺好像逼迫燭之武似的。

師:君主在臣子面前承認錯誤,在尊卑秩序鮮明的古代非常難得!先屈尊自責,動之以情;後以國家大義警之,曉之以理。鄭伯說話軟中帶硬,恩威並施。燭之武儘管能言善辯,也實在找不出拒絕的理由。這就是鄭伯說話的藝術。

生:我給她補充一下:“然鄭亡,子亦有不利”這句話是站在燭之武的立場上為燭之武考慮,鄭國如果滅亡的話,燭之武也會受到牽連。把燭之武和鄭國聯絡在一起。這樣燭之武不得不為鄭國奔走效勞。

師:為鄭國也是為自己,個人的.命運是和國家聯絡在一起的,覆巢之下無完卵。

生:鄭伯以“子”稱呼燭之武,這是一個尊稱,可看出他的態度非常恭敬誠懇,燭之武聽了一定很受用。“今急而求子”中“求”是請求,懇求的意思,使用這樣的字眼可以看出他已經放低姿態了。

師:這個同學抓住了關鍵詞,從稱呼和用詞可以看出了鄭伯態度恭敬,用心良苦,很好。

你能不能把這一句話完整的讀一下,讀出這種語氣?

生讀,老師指導。

生:我想說的是佚之狐“師必退”這句話,儘管只有三個字,但非常有力量,“必”可以看出他語氣堅定,如果燭之武去見秦君陳說利害,一定會使秦國退兵。用最少的語言產生最大的作用。這也是說話的藝術。

師:堅定的語氣可以給別人很大的信心,也可以看出佚之狐的自信。

生:我想給剛才的同學補充一點,透過“師必退”三個字可以看出佚之狐對燭之武非常有信心,他確信燭之武一定能完成使命。從側面也反映出燭之武非常了不起,非常有才能。

師:也可以看出佚之狐對燭之武非常瞭解,非常信賴。

生:我想說說晉文公說話的藝術。秦國退兵,子犯請求趁機攻打秦兵,晉文公說:“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他先說出第一條理由“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現自己又一顆感恩的心。可以看出晉文公是非常聰明的人。“不仁”就是說秦穆公有恩於他,他不能撕破臉皮和秦穆公對著幹。“不知”是說他若果攻打秦國的話就會失去一個盟友,並且使盟友轉化成敵人,這對他是非常不利的。“不武”是說,古代戰爭都是要遵守一定的武德的。他進攻秦軍是違背武德的。由此可以看出晉文公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的。他是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師:他不愧為春秋霸主啊!

生:他說話很有層次,由“不仁”是說自己,“不知”是說國家失去了盟友,“不武”是說國家道義,層層推進,很有邏輯性。

生:三句話三個方面。語言精練,言簡意賅。用排比的方式,語言整齊而又有氣勢,我們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師:以攻秦的“不仁”“不知”“不武”,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政治家的“仁”“知”“武”。

教師總結:

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語言的魅力,更能看出人物的品格、精神和才華、智慧。歷史上還有很多能言善辯的人物憑他高超的說話藝術給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故事,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藺相如完璧歸趙,諸葛亮舌戰群儒,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無論是措辭委婉,還是義正詞嚴,不管是簡潔明瞭,還是雄辯滔滔,無不表現出他們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語言藝術。

我們再來讀一下這篇文章,再來感受一下古人的說話藝術。

大家透過早晨的朗讀預習,還有剛才的朗讀和欣賞,對這篇文章已經很熟悉了,看大家能不能試著當堂背下來。我們班有個背誦高手,他曾經和我們分享過他背誦的經驗和方法,現在我們讓他先試一試。

生:背得不熟。

師:試一試,好嗎?

生背課文。(中間有兩處停頓,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提醒)

背完後,同學情不自禁地鼓掌。

師:背誦既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又以一種積累的手段。這篇文章篇幅不長,語言的邏輯性有很強,所以比較容易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