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1

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伕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個理想:擁有自己的洋車。於是他憑著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終於如願以償。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沒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買了一輛洋車。不過他實在太倒黴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覆了三次,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

這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鬥,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複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2

殘酷的社會終究還是毀滅了美麗的夢和現實,祥子糊里糊塗地跟著軍隊跑,大汗淋漓地幫著士兵乾重活,倒頭在地時,他真希望就這樣死去。。。。。。還好遇到駱駝,喚醒了祥子思想,讓祥子找到了生命的路。半路上祥子想放棄駱駝自己走,但是他還是捨不得沒用總能做個伴兒!最終祥子把駱駝賣給了一位老者,得到三十五塊錢。回到城裡大家都說他發了邪財取了個“駱駝祥子”的外號。

人總有迷茫的時候,有的是因為環境影響,有的是自身因素影響。就像不知不覺走進陌生的大森林,開始不停地找出口,而當希望一次次落空時我們就會徹底絕望開始厭世,迷迷糊糊地迴旋在同樣的道路上。直到看見生的希望,心中的那點星火開始拼湊成火團,帶著賭一把的心情給自己一個機會挑戰命運!祥子遇到了駱駝,而生命還是他自己要回來的,駱駝只是一塊路標,而後面的路還需要自己去走。迷茫的世界找到路標就奮力向前衝,不能有任何的猶豫,堅定心中的信念勇敢地邁出腳步走出迷茫,就像從新活一次,回看見不同的世界!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3

看完《駱駝祥子》後,我不禁感嘆祥子的毅力,在那個社會里,似乎窮人是無法在社會上取得地位的。而且每個車伕賺的錢並不很多,何況還要攢錢買車,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祥子生活了三年。好不容易擁有了自己的車,卻被軍閥收去,三年的辛苦就白白浪費了。但祥子並不氣餒,繼續努力賺錢,可當時的社會卻將他的夢想置於死地。

祥子是一個有毅力的人,也是一個堅強的人。在那樣艱苦的年代,社會完全由富人與軍閥統治,他在這個環境下,不僅沒有悲傷氣餒,還繼續努力。表面看起來,祥子是憨厚老實的,但在他的內心深處,是對社會的不滿。他試圖反抗,但始終毫無效果,最後,以祥子的失敗告終。

老舍寫這篇文章,想說明的就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權貴在當時社會屬於較有地位,再加上時常的戰爭。祥子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借鑑的地方,比如他的堅韌、堅強、堅持。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4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車伕祥子的悲慘故事。

青年農民祥子由鄉下來到城市,他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憧憬,也有自己的生活理想——買上自己的洋車。終於,在祥子誠實努力的勞動中,祥子攢錢買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說,是那麼重要——在他眼中,車能“產生烙餅與一切吃食”。可是命運捉弄人,他的車被亂兵搶走;當他再次攢足了錢後,又被孫偵探敲詐一空;後來他又被迫與虎妞結婚,因虎妞難產而賣掉了第三輛車。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使了他心中最後一絲希望也消失了。從此,祥子便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落為自甘墜落。正如本書所寫,昔日“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的祥子,成了“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這真是一個浸透了血淚的悲劇。

我不由地為祥子的命運所感嘆。祥子一開始是那樣老實善良,正直勤勞,可是在生活一連串的打擊下,他變了,變得不求上進,對這個世界也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他變得奸詐,甚至可以說是無恥。為了拿到錢,他什麼都做得出。

讀到這些內容,我感到悲傷、憤怒。我對祥子的前後反差感到悲傷,也對他後來可恥的所作所為而憤怒。然而,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生活的社會是黑暗的,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面目也是醜惡的。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著仇恨。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社會環境下,祥子一類的下層市民被壓迫,祥子在接受了幾番打擊後終於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過上美好幸福的日子。祥子變得墮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淺、狹隘自私,更多的則是因為這種強大的社會壓力。

現在的生活條件優越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一開始奮發向上要強的精神,而不能學習他後來的墮落。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5

拜讀了老舍的《駱駝祥子》後,給我的感觸很深,老舍先生的作品一向都是很真實的,為了打造一個祥子這樣的車伕,可見他一定深入地瞭解過,才塑造了祥子這樣一個典型的車伕。

文章一開始寫明瞭祥子是一個高等車伕,他要強,樸實,有自信,剩吃儉用,早出晚歸,他的唯一願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後來,經過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接著又被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終於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後的一點希望,他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墜落。

祥子最愛的是車,從沒離開過車,而文末祥子竟然連車都不想拉了,便可以清楚地見到他的理想已經沒有了,不再追求,對生活已經開始厭倦,祥子的收場是他不要強了,沒了幹勁,沒了理想,對生活的熱忠也沒有了。

老舍不斷強調祥子和其他車伕一樣,突出了祥子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一個例子,也更說明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所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下場。

老舍在鞭撻當時社會的同時,也對祥子寄予深深的同情,對當時的人們寄予深深的同情。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6

《駱駝祥子》這本書,我去年暑假讀過,至今未忘其中的故事情節,這主要是老舍先生精燦的文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介紹一下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以平民出身兒躋身文壇的人之一,而始終保持平民風格,在文學創作中表現城市平民生活大獲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我們常見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二馬》等,可惜我只讀過《駱駝祥子》,且對老舍先生了解甚少,看來我得補習一下空缺了。那今天我就來談一談《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伕的故事。這個車伕叫祥子,之所以書名在祥子前加了個"駱駝"兩字,是因為是駱駝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車,所以因此得名,可見起名也有個技巧呀!如果此書定名《祥子的生活》則顯得過於直白,毫無生趣了。

老舍先生寫文章——平易近人,使人感到親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寫車伕是以知識分子來面對車伕,而他是平民對平民,架子放下了,去描寫人物的形象就寫得真,也容易感動人。

我喜歡這一段文字: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健壯,沉默,而又生氣。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新顏,但不好向別人講論。在洋車伕裡,個人的委屈與困難是公眾的話料,"車口兒"上,小茶館中,大雜院裡,每人報告著形容著或吵嚷著自己的事,而後這些事成為大家的財產,向民歌似的由一處傳到一處……。這一段文字便把祥子的性格與生活的環境介紹的清清楚楚,語言平實,但又不似白描手法乾燥無味,正是文章的精妙所在。

閱讀駱駝祥子小學讀後感7

小說還細緻地描繪了祥子為了實現自己的生活願望所作的各種努力。作為一個沒有覺悟的個體勞動者,儘管他懷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卻完全不懂得什麼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確道路,他從來沒有想到應該大家團結起來進行鬥爭,而僅僅是執拗地幻想憑藉個人的要強和努力去達到這樣的目的。他的人生理想是狹小的,他的鬥爭手段更是錯誤的。結果,使自己遠離了周圍的朋友,孤獨無援,更加無力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既然“要買上自己的車?成了他奮鬥向上的全部動力,以至於是他生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那末,在他逐漸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實現這樣的要求以後,他失去的就不單是一個理想,而是生活的全部意義,從而必然陷於精神崩潰的境地。盲目的個人奮鬥,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失敗命運,正象作品中所比喻的,好象是拉洋車為了抄近道,“誤入了羅圈衚衕,繞了個圈兒,又繞回到原處”。這就更加增添了他的不幸並且給人以沉重的窒息之感。小說的末尾,明確指出祥子是“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在深切的惋惜之中包含了批判。整部作品,在控訴舊社會吃人的同時,也宣佈了企圖用個人奮鬥來解放自己的道路的破產。這就比之一般的暴露黑暗現實的作品具有更深一層的社會意義。作品還透過一個飽經人生滄桑的老車伕的口,意味深長地指出:“幹苦活的打算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一個人能有什麼蹦兒?看見過螞蚱嗎?獨自個兒也蹦得怪遠的,可是叫小孩逮住,用線兒拴上,連飛也飛不起來。趕到成了群,打成陣,哼,一陣就把整頃的莊稼吃光,誰也沒法兒治他們!”儘管這種提法還比較模湖,也沒有在作品中進一步用具體的情節正面地表現出來,卻仍然可以看出這是老舍探索勞動人民解放道路所得出的一個嶄新的結論,顯示了他過去作品中所沒有的可貴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