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語文期中複習資料
一、文學常識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作品。《詩經》通稱《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頌雅三部分。風又叫國風,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這是《詩經》的精華,如《伐檀》《碩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數民謠,內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歌功頌德的。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多為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詩經》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展有著深廣的影響。詩歌的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並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特點。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鋪敘陳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興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即先描寫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題。賦比興和風頌雅和起來稱為《詩經》六義。
二、基礎知識
1. 通假字:
氓之蚩蚩(蚩同嗤,笑嘻嘻;一說忠誠的樣子)
匪我愆期 (匪同非,不是)
將女無怒 (無同毋,不要)
乘彼 垣 ( 同危,高;一說毀壞倒塌)
以我賄遷 (賄同惠,財物,文中指嫁妝)
于嗟鳩兮 (於同籲,表嘆息)
無與士耽(耽同 ,本質好喝酒,這裡引申為沉醉迷戀
隰則有泮(泮同畔,岸邊)
與子同澤(澤同 ,內衣)
說懌女美 (說同悅女同汝,指彤管)
自牧歸荑 (歸同饋,贈)
愛而不見 (愛同 ,隱藏)
2. 古今異義:
1、氓之蚩蚩 古義:民眾,百姓,詩中指那個人,音mng 今義:流氓,音mng
2、至於頓丘 古義:到了 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另提一事
3、秋以為期 古義:把當作 今義:認為
4、泣涕漣漣 古義:眼淚 今義:鼻涕
5、將子無怒 古義:對人的尊稱 今義:兒子
6、三歲食貧 古義:多年 今義:指年齡
7、總角之宴 古義:歡聚 今義:請人吃酒飯
3. 詞類活用:
1) 名詞用作狀語:
夙興夜寐(在早晨;在夜裡)
2) 使動用法:
士貳其行(使不專心)
二三其德(使三心二意)
3) 形容詞用作名詞
三歲食貧(貧苦的生活)
4) 名詞用作動詞
與子同袍(穿戰袍)
與子同裳(穿下衣)
4. 特殊句式:
秋以為期(賓語前置)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判斷句)
匪女之為美(判斷句)
俟我於城隅(狀語後置)
與子同袍(省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