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幼兒園教師評課稿

幼兒園教師評課稿

對幼兒園教師的評課稿應該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評課稿,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幼兒園教師評課稿一

考慮到評價量表中各項標準在橫向縱向上的諸多重疊交叉之處,再考慮到本堂課的實際情況,我對它們進行了適當的整合,決定用這樣的思路進行評課:

一、評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目標達成程度

二、評教學過程與學生活動

三、評教法學法和教師素養

一、評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目標達成程度

本堂課教學目標設定準確合理,落實到位。

1、本模組題為“底層的光芒”,重在引導學生了解底層人物的人生追求和價值選擇,從而認識平凡人的尊嚴和崇高。本堂課餘老師牢牢地把握住了本文作為一篇小說而且是一篇短篇小說的文體特點,從人物形象和小說語言入手,抓住人物核心,以人物的一言一行為落腳點,讓學生講述、品析自己最感動印象最深刻的段落、細節,品味語言,使學生很好地瞭解並深刻地感受了格拉斯作為一個鞋匠具有的恪守職業道德、視質量為生命、視顧客為上帝的高尚品格,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了小說以“品質”為題的內涵。這一點既是本堂課的知識目標,又是本堂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即德育目標),還是本堂課應突出的教學重點,也符合語文學科小說教學的要求(小說教學無非從小說的三要素入手,人物、情節、環境),因而,我的第一個評價是:教學結構合理,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基本突破,牢牢把握貫徹文體特點,知識德育目標雙雙落實。杜威說:“每一個孩子來到學校的時候,除了懷有獲得知識的願望外,還帶來了自己的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2、在能力目標上,鍛鍊學生品讀語言能力、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落實,教師提供的空間也夠大,讓學生談感受、寫人物簡介、寫類似格拉斯的人物的事蹟,課堂與社會實際相結合,符合文藝鑑賞的特徵和規律。但本堂課還有一個能力目標就是“探討人物結局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這也恰是本堂課的教學難點。這篇小說不難不深,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讓學生“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建議追問:格拉斯的命運的根源在哪裡?主觀原因(內因)是什麼?客觀原因(外因)又是什麼?其實文中已作了層層的鋪墊,相信適當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找,應該能實現這一能力目標,突破這一教學難點,以充分開發學生的思維。

同時我也在想,本篇小說的亮點在哪裡?它以什麼取勝?恰恰是它的極為平淡的白描手法,作家的語言大大地多過小說人物的語言。這種手法大不同於其他的小說,契訶夫《變色龍》、魯迅《孔乙己》就是以人物舉止行為的誇張描寫取勝,歐亨利《最後一片常春藤》、莫泊桑《項鍊》就以出人意料的結尾取勝,這樣適當延伸,有效調動學生所學,拓寬學生視野,然後在結尾寫類似格拉斯的人物的短文介紹時不妨再提一提這個手法,讓學生有意識去模仿去借鑑,學生能獲得一個感知,也避免就文字講文字,這樣或許更好。這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二、評教學過程和學生活動

本堂課教學過程清晰流暢,環節設定簡約明瞭,過渡自然,尤其是給了學生足夠的展現空間,讓他們主動、廣泛地參與,充分地進行動態生成,應付自如,及時總結,有效突顯學生主角地位,閃爍著學生思維的光芒,成為本堂課的一大亮點。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應該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是一個利用大腦已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或順應外部世界的過程,而不應該是消極被動的機械接受過程。”本堂課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在深度上還可挖掘,就比如說,格拉斯的品質之可貴之處不僅僅在於它本身,更在於它存在於那樣一個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時代裡。另如格拉斯命運的根源在哪裡?

學生講讀後感受活動這一塊,學生之間是否可以面對面交流各自最感動的段落的感受呢?課堂氣氛也許會更好,也更能體現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而學生的思考與解讀在相互的碰撞中會使得彼此的認識更加深刻,這樣,既有自主,也有合作,想必更好。

三、評教法學法和教師素養

本堂課教師選擇了語言品讀鑑賞法、人物形象分析法,點撥法、概括法、朗讀法、現場練筆法等教學方法,與小說教學相符,真正做到了聽、說、讀、寫相結合。學生品讀賞析的過程也已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學法進行了指導和傳授。但如果能把這些方法進行歸納,學生的認識從零散到系統則更好,譬如第一條語言品讀鑑賞分析法,第二條就是了解和提煉時代背景法,尤其是本文的時代背景非常的特殊,它是蘊藏在文本當中的。

教師的素養沒得說,教師本身就很有文學味,普通話標準,教學語言精煉,惜字如金,感情投入,感染力強,教態自然親切,舉手投足,落落大方,無處不值得欣賞(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動態生成,靈活駕馭課堂,左右逢源,極富課堂智慧;評價及時精當,記憶力好,教學風格清新,教師的氣質逼人,為課堂增光添彩,是我奮鬥的目標。

本堂課板書合理,抓住關鍵,只是同步性稍微欠缺。當然,同步性和概括性板書各有千秋,同步引出使課堂顯得自然一些,概括性板書使教師的發揮自然灑脫一些,兩種方法究竟如何選擇取捨,值得共同討論。

四、細節

1、幾個好的細節:一學生回答第49頁第20段為自己最感動的片段時,教師評價道:相信打動了很多同學,在學生分析到第5段時說人物和靴子聯絡在了一起時候,教師總結到:他簡直和靴子融為一體了,這兩句評價很有藝術,很有技巧。末尾處探討本文為何以“品質”為題時,教師給出了詞典上的兩種解釋,這就加強了指導性和目標的明確性,避免學生無謂的思考,避免教學時間的浪費,提高了效率。

2、第6個學生在談自己感動的'片段時,說已經被別人講過了,教師此時讓學生坐下了,這個處理不好。別人講過了並不代表她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也不代表她已經沒有補充了,應該追問學生:你有不一樣的解讀和感受嗎?你有什麼要補充嗎?這樣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其次,有一學生在用“格拉斯……卻……”句式概括格拉斯時說道:格拉斯清苦但精美。本句概括的語言搭配是明顯有問題的,教師未能及時糾正,建議糾正為“清苦但執著”。再次,第23—27段齊讀建議改為個別讀,或許更能讀出其中的味道。這樣的片段本身不適合齊讀。

幼兒園教師評課稿二

透過觀摩活動,覺得感慨頗深,以為自己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還存在很多題目,在教育活動中只顧完成自己的教學內容而忽視了孩子們的愛好點和把握程度。

在聽課活動中,發現有些老師的課程很有新意,梁老師的花生殼的粘畫,還有呂老師的長長地畫等等,孩子們都很感愛好,所以設計課程首先要從孩子們的愛好點著手,還要斟酌到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在活動中應尊重每幼兒個性,重視為幼兒創設自主寬鬆的學習環境。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常常我斟酌到的只是"我該如何教",而很少想到"幼兒如何往學"的題目,實在作為教師,引導作用是要充分發揮的,但引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幼兒,透過這類引導,讓幼兒學會自己往學習,往探索。

週四我們又集體觀摩了一節體育課活動,使我收穫頗豐,老師發給每一個孩子一個袋子讓孩子們自由往玩,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玩出了很多花樣,孩子們m在玩袋子的程序中得到了全身的鍛鍊,最後熱的把外衣外褲毛衣毛褲都脫了,只剩下了秋衣秋褲,一節體育活動能讓孩子們有這麼濃得愛好,讓我們不能不思考。觀看完以後我就一直在想我自己組織的活動,也在做觀摩,我說結束遊戲後,孩子們就立即結束了,還有個孩子說:"我不做這個遊戲了。"當時我明白了自己的這節課很失敗,沒{幼兒園大班數學實習小組聽課意見幼兒園教師聽課評課 有激起起孩子的愛好。

透過觀摩課學習可讓我們找出他人的優點,再提出題目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教育是科學,要求真實。這就需要自己往經歷,往提煉題目,因此透過活動要讓幼兒自己往發現題目的之所在。對幼兒所提的題目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多讓孩子說說自己的理由。

在以後的工作中,作為一位青年教師,我要刻苦研究教材,不斷學習,進步本身素質。在實際工作不斷往學習、往觀摩、往實踐。

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基本功素質經得起考驗,也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及的考驗,與其說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一次聽觀摩課是我園周曉老師上的《有趣的按摩》,經驗豐富的周老師,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雖然有點誇張,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深受感染。活動中,所有在坐的老師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轉載渭水學子網wsxz.cn,請保留此標記。)口一次次開啟,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特別喜歡且興趣濃厚。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遊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當中,與孩子們一起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也是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穫。

周老師的課使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綱要精神。《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在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於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後,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後就一遍一遍的重複。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範畫,評價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這是一般教師常範的弊端,但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著創新教學的不斷深入,幼兒園逐步屏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夥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儘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我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我園的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要求教師“蹲下來與幼兒說話”,轉變自己的幼兒觀和師幼觀,把幼兒當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的人,尊重幼兒的觀念和選擇。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幼兒人格上的平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有創意。每一節課教師都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也都經過認真的考慮,什麼地方該說什麼?該提問那些問題,這些每一位老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

3、教具的準備恰到好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準備非常關鍵,如果你準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願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麼你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但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向周老師這樣的骨幹教師多多請教、不恥下問,課後及時反思總結經驗,更要刻苦鑽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