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

《望洞庭》說課設計

《望洞庭》說課設計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掛蘭峪中心小學的語文老師王小燕,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望洞庭》。我要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過程三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望洞庭》是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三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熱愛大自然。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透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獨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

2、教材簡析

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透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獨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

3、教材編排

本單元文化主題為“熱愛大自然、體會大自然”。透過本單元五篇課文,使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他們最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而《望洞庭》讓學生感受到了古代詩人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進而讓學生感悟到要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出示PPT

4、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技能目標)

2、理解詞義句意,並能寫出《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慧目標)

3、感悟詩歌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情感目標)

5、教學重、難點

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

6、課時安排:1課時

先讓學生們熟知生字詞;再朗讀古詩,整體感知;最後逐句理解詩人描繪洞庭湖的意境美。

7、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望洞庭》。

二、說學情

四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慾強、願意交流。他們的想法獨特,對生活開始有所體驗與感悟。目前他們的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很高,但是存在著不足,比如:字跡不工整、規範,在閱讀理解能力、朗讀、概括等方面能力不強。所以,他們需要老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序善誘,

關注每位學生的個性體驗。

三、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大家都去哪裡旅遊過呢?都是什麼樣的景象?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動聽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佳作。

在這裡做的預設是:引出題目——《望洞庭》並對洞庭湖做一下簡介。出示PPT (二)、初讀感知,熟悉生字。出示PPT

教師用激勵性的語言引入初讀感知環節。讓每位學生都能正確朗讀古詩,準確掌握字音。幫助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古詩意境。多媒體出示古詩朗讀,教師範讀。

(三)、再讀古詩,提出質疑。

讓學生自己默讀並畫出難以理解的古詩字詞。

(四)、整體回顧,理解詩意

1、 透過讀古詩,學生們對古詩大概的.瞭解是什麼?是如何理解詩人寫這首古詩的意境?

在這裡做的預設是:望的意思是:遙望。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

2、對古詩逐句理解。

四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這樣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採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在對古詩做全面分析瞭解的情況下,我做了如下預設:出示PPT

第一句“湖光秋月兩相和”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靜靜的月,靜靜的湖,兩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沉靜、和諧、秀美的景色。

第二句“潭面無風鏡未磨”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展現了海面風平浪靜的感覺。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第三句“遙望洞庭山水翠”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裡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複詞”的用法。遙望:遠望。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遙望”將我們的視野一下拉向廣闊的八百里洞庭。此時,不僅可以欣賞到洞庭湖之美,還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水之景。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裡一青螺”。

第四句“白銀盤裡一青螺”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裡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緻,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裡一青螺”。 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作者展開奇麗的想像,給整幅畫畫上了點睛之筆:如果把月光下

泛著銀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個巨大的白色銀盤的話,那麼湖中風景秀麗的君山就如同古時小婦人的青螺髻了。這是這兩句的詩意。

3、總結,回顧本詩。出示PPT

對本詩中的重點詞義做一個整理,便於學生理解詩意。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和:和諧,這裡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這裡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這裡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這麼美的意境,讓我們好多人都對洞庭湖充滿了嚮往,那麼這首充滿意境的詩是出自何人之手呢?大家對他得了解又有多少。我們應該要牢牢記住,這位詩人是如何描寫洞庭湖的靜態美的。出示PPT

預設:劉禹錫(772-842) 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著名詩人。

(五)、最後佈置作業,讓學生入境吟讀古詩,並嘗試背誦。

(六)、結束語

同學們,洞庭湖風光無限,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