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示兒的教學反思
《示兒》一課緊扣一個悲字,讓學生理解詩文,重點思考:詩人臨終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唯一的遺願又是什麼?哪句詩寫明瞭這一點?學生很快便找出了詩句?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我問學生從這兩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我追問:?這個‘悲’字包含了幾層意思?也就是說,作者都悲傷些什麼?學生的理解大都停留在詩句的表面。
講解中我介紹了一段金兵南侵,淮河以北百姓流離失所,朝廷被迫南遷但貪生怕死,一味求和的歷史,由此引導學生領會到作者有三悲:一悲,臨死前沒能看到祖國的統一;二悲,自己年邁體衰,無法再為國家效力;三悲朝廷墮落,不派兵迎敵平定戰亂。所以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朗讀時,可輕讀首字?但?,以突出?悲?字。?見?字後要停頓長一些,然後一字一頓地讀出?九州同?三字,把詩人難以平靜的悲愴心境表達出來。同時又能凸顯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又配以拓展《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讓學生從中明白當時的統治者昏庸,不思收復中原以至於詩人空有一腔報國之志卻什麼也做不了時的無奈,哀怨,傷痛,悲憤!讓學生透徹理解詩人陸游的臨終之?悲?,源自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適時的感情朗讀讓學生體會到詩人一生為多難的祖國奔走吶喊的愛國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激發他們的愛國志!找準詩眼,體會它貫穿全詩的情感是學詩的關鍵所在,適時的思想教育蘊含其中效果更佳!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遵循了古詩教學的'幾個步驟:明詩題;解詩句;悟詩情;入詩境。教學中我做到了這些,學生也入情入境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對詩文的理解又深了一個層次!另外,嘗試根據實際情況寫詩也是一不小的收穫。不過給學生自由體會的時間還不夠多,以後應放手讓孩子多做自主學習!
總之,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不管是古詩教學還是閱讀教學,我會按新課標要求努力探討,選擇最佳教學方案進行最最佳化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