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我們上路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能夠運用聯想、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準確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
3、體味詩人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自信心、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準確把握課文內涵。
教學難點:
體味詩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自信心,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憶,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滿著令人感動的豐富情感。成長中我們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們頻頻向童年揮手作別,走向我們自己的路。板書課題《我們上路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
2、學生初讀全詩(藉助工具書,掃除朗讀障礙、把句子讀準、讀通順)
3、指名讀課文。
4、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三、理清全詩結構
1、請學生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每一節各講了什麼?用筆標出來。
2、學生透過朗讀,全文分三部分(第一節:雖然我們很稚嫩,但我們還們還是上路了;第二節:路上可能遇到美麗也可能有挫折,但我們決不後退;第三節: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腳踏實地。)
3、分三部分指明朗讀課文,加深學生對全詩整體結構的認識。
四、深入理解詩句,體會全詩思想。
1、自由讀每一部分內容,邊讀邊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觸作上記錄。
2、在小組內交流。
3、在全班進行交流:
(1)教師重點點撥相思鳥、金孔雀、橄欖樹、曼陀鈴象徵的意義。
相思鳥:指美麗的愛情;金孔雀:象徵成功的事業;
橄欖樹:指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美好向往;曼陀鈴:預示著我們富有情趣的生活。
(2)理解風、雨、雷鳴電閃各比喻了什麼?(生活中的困難、學習中的挫折等艱難考驗。)
4、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
(1)自由用喜歡的方法朗讀。
(2)在班級表演讀。(師配樂)
五、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1、請同學們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己創作一首同一題材的小詩或者替作者補寫其他你覺得可以合理新增的章節。
2、給學生時間練筆,然後請學生在班上朗讀。
3、總結:
這節課,我們明白了我們要告別父母,告別呵護,告別童年獨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際遇順逆交錯但不能因此畏縮不前,要勇往直前,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作業:
完成《天天練》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我們上路了
相思鳥:指美麗的愛情;
金孔雀:象徵成功的事業;
橄欖樹:指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美好向往;
曼陀鈴:預示著我們富有情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