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下班沉默成職場“新病” ,工作壓力大或是誘因

關於下班沉默成職場“新病” ,工作壓力大或是誘因

“上班時侃侃而談,回到家卻疲憊懶言;聚會應酬時笑容滿面,面對親友時卻麻木冷淡。”在網路上,將這類上下班時間裡判若兩人的人群定義為患上了“下班沉默症”,對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絕親友的撫慰,進入了交際怪圈。

阜陽陽光心理諮詢中心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謝亞東認為,在心理學上,雖然並沒有“下班沉默症”一說,但在實際生活中,這種現象時有發生,“這種現象更接近於心理學所說的‘情感疲勞’。長此以往,不僅不利於家庭的和睦,工作的順利,更不利於個人的心理健康。”

下班沉默不在少數

小李在阜城一家事業單位工作,面對客戶時,她總能精神飽滿,思維敏捷。但每當下班後,她更願意一個人安靜地上上網,聽聽音樂,看看電視和小說,和家人的通話時間也越來越少,容易表現出對家人煩躁,“總覺得和他們沒什麼可說的,也不想多講話,有時候會覺得說話真累。”

“我每天下班回家,如果能不說話,沒人吵我煩我,就不用那麼多表情,就覺得很幸福了。”在阜城經營一家印刷廠、事業小有成就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工作比較忙,上班時間忙於會見客戶、吃飯應酬,總要陪著笑臉,好生招待著;回到家後,沉默是一種放鬆方式。但是,他也坦言,自己的沉默也的確冷落了家人。

謝亞東認為,小李和王先生的“下班沉默”現象比較明顯。事實上,這種現象在成功人士以及中年人身上比較普遍。一項調查顯示,在2700餘人的受訪者中,83.1%的人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存在“下班沉默”的現象。

工作壓力大或是誘因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在歸結自身下班沉默的原因時,小李和王先生都認為,工作壓力大是主要原因。“工作上的事比較多比較雜,花費了太多精力;有時候,就是下班累到不想說話了。”小李說。王先生則認為,工作的時候需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花費了太多心思去梳理,容易導致心累。

下班沉默真的是因為工作太忙嗎?謝亞東認為這或許只是誘因。因為,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壓力往往較大;下班後,人們的補償心理開始作祟,就想著回家後,能好好放鬆一下。

“對習慣於下班沉默的人群來說,沉默就是他們的一種休息放鬆的方式。”謝亞東告訴記者,此外,這種沉默往往也是當事人向家人和朋友傳遞的一種資訊:“我很累,需要關心和關注。”“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選擇下班沉默的人群都忽略了社會角色轉換的問題。”謝亞東說,現實生活中,人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角色轉換時,人們往往會忽略自己所扮演的家庭角色,自私地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休息方式。此外,每個人精力都有限,工作繁重或急切希望有所成就的人,會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工作上,而沒有充足精力關注家庭生活。對安靜環境的需要可能導致他們對親友表現出沉默、冷漠的狀態。

別讓沉默“顛覆”生活

下班習慣性沉默,對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絕親友的撫慰,走入交際怪圈。“長此以往,不僅不利於家庭和睦,以及自身的`工作狀態,還會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找不到一個宣洩口,積累成病。”謝亞東說。

王先生就是這樣的例子。“以前,我經常藉口工作忙,疏於對家人的關心,經常冷麵冷語的;現在,雖然事業小有成就,但明顯感到家人離我越來越遠,如今的我,並沒有以前幸福。”

“短暫的下班沉默算不上心理疾病,但當事人一旦發現自己的這種狀態,就應該學會疏導自己的心理,家人也應及時介入。”謝亞東說,易於“下班沉默”的人群,應該給自己一個心理建議,不要總認為,自己的事和家人說也幫不上什麼忙。事實上,多交流可以幫助宣洩心理情緒,清理內心垃圾,要懂得享受宣洩的過程。家人也應該多關心,不要責怪,而應從自己擔心這個角度去開解,好言相勸,用自己的情緒感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