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買入復甦型股票
研究分析師放棄跟蹤一家公司,極少有人對公司業務進行預測,這些往往是投資機會出現的顯著訊號。走出破產泥潭的公司則代表了另一種投資機會。我在投資上述型別公司方面取得了相當出眾的成績,比如有線電視公司、馬可尼(Marconi)和歐洲隧道(Eurotunnel)。這些公司往往被多數機構投資者排除在投資物件名單之外。同樣,資本結構錯綜複雜或別具一格的公司也往往讓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
根據我的經驗,當新的管理層上任時,他們會指出公司落後於同行的諸多薄弱之處並制定出清晰的發展計劃,通常實施許多細緻入微的改進措施以幫助公司趕上,甚至超過競爭對手。此類公司就屬於能夠取得最佳表現的復甦型股票。零售業有句話講得好,“零售就看細節”;大量復甦型股票就存在於該行業中。
許多情況下,你需要在獲得全部資訊之前就買入復甦型股票,這種買入行為雖然讓人感覺不踏實,但你不要就此止步不前。要是等到所有資訊都已出爐且復甦勢頭已經確立,那麼投資者就會錯失持有這些股票、賺取最豐厚回報的時機。有時,投資者必須迫使自己作出這種“不踏實”的行為。
不過,這麼做也存在一定風險。那就是,容易過早地買入復甦型股票。許多投資者都犯這種錯誤。對此,我的策略是,在這個階段先建立非常少量的`倉位(如10個百分點),以便讓自己關注這隻股票,然後隨著自己確信“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而逐漸增倉。
認識到第一波壞訊息(如首次盈利預警)一般並不是最後一波壞訊息,這一點很重要。管理層釋出的所謂“高調”業績報表可能就是更多壞訊息接踵而至的警示。這些報表通常非常籠統、平淡無奇,沒有對未來進行具體闡述。因此,復甦型股票買家必須耐心等待,特別是在選擇大舉入場建倉時。
有時會出現這種情況,即某公司股票因預期要發生眾所周知的不利事件(如嚴重的法律訴訟案件或市場上出現新的競爭對手)而持續下跌。當該事件真的發生時,股價通常已經充分反映了這一資訊,因此提前買入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