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語文課文《松樹金龜子》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
本文是一篇介紹動物生態的科學小品,它科學、詳盡地說明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學習本文,可以透過對文章具體內容的理解、把握,激發學生對昆蟲的探究興趣,進而激發他們熱愛昆蟲。
教學目的:
1.把握課文內容,概括松樹金龜子的特點。
2.學習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細緻觀察的習慣。
3.學會關注自然,細心觀察,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自然生物。
教學步驟:
1.檢查預習,掃除閱讀障礙。(可由學生自主提問,如讀不準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等,然後由全班交流,解決疑難。)
2.本文詳盡地介紹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初讀課文,我們可能會感覺到內容繁雜,有點摸不著頭緒。我們不妨根據課文內容的安排順序,給課文畫一個結構示意圖,藉此理清文章思路。自主完成,然後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整理結構示意圖如下:
?4.從文中選你最感興趣的一部分,讀一讀。你覺得作者在介紹金龜子時,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得好,說說你的理由。
5.作者為什麼能如此詳盡、科學地說明松樹金龜子?這都緣於什麼?
6.達爾文曾經讚揚法布林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透過閱讀本文,你能從作者身上學到些什麼?或者說,作者觀察、研究昆蟲的舉動給了你什麼啟示?
7.作業: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較喜歡的或者常見的一種小動物(也可以是一種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動準確地寫出它討人喜歡的體態或動作。(提示:描寫動物,除了應該捕捉其形態特徵和動作特徵之外,還可以描寫動物的靜態和動態所反映出的生活習性,以及對動物生活環境的描寫。)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
松樹金龜子其實是一種常見的昆蟲,而平時學生可能只是“玩玩而已”,卻從未對它們進行過研究。透過學習本文,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從身邊看似不起眼的小動物觀察入手,學會探究,培養他們從小就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步驟:
1.預習課文,查閱工具書。
2.自主地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獨立思考,勾畫概括松樹金龜子的特點。
3.提出自己對課文感興趣的問題,互相交流,有疑問的課後查詢資料。
4.查詢有關法布林的生平以及金龜子的資料,有條件的可去郊外捕捉金龜子。
5.小組交流資料:比如金龜子的種類、危害、生活習性、防治方法等。
6.補充自己收集的有關金龜子的材料,並整理成冊。
7.對於交流中遇到的新問題,鼓勵課後繼續探究,不妨和學科老師聯絡,組成專門的課題小組進行專題探究。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
這篇課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學觀察報告。作者介紹的情況和結論都來自觀察。對觀察的結果,作者以科學的態度進行介紹。而這恰好是我們在寫作、研究中值得學習的。
教學步驟:
1.作為一名法國昆蟲學家,當法布林遇到困難時,或者說遇到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他採取了一種怎樣的態度?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來?
2.從作者研究松樹金龜子這件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主要指研究問題方面)
3.摘錄並背誦自己比較喜歡的一段課文。
4.根據資料,仿照生物書體系,編寫一篇生物課文:介紹松樹金龜子的知識。
5.觀察自己比較喜歡的一種動物或植物並做記錄,也可適當查閱資料。
【資料整合平臺】
螢火蟲是怎樣出生的,據古書說它是野草所化成的。去年那號稱中國第一家的老牌雜誌,竟發表過羅廣庭的`生物化生說,所以腐草化螢,大概是可靠的。大羅博士經廣東方面幾位大學教授要求嚴密實驗以後,一直到現在還未曾有過下文,至少那家老牌雜誌,沒有再把他的實驗發表過,大抵羅博士已被他們戳穿西洋鏡了;那麼腐草為螢的傳說也就有重新估定價值的必要。
原來螢有許多種數,全世界所產能夠發光的螢有2000種,形態相像而不能發光的也有2000種。我們這裡最常見的一種是身體黃色,而翅膀的尖端有些黑色的。它們也有雌雄,結婚以後,雄的以為責任已盡,隨即死去;雌螢在水邊的雜草根際產生微細的球形黃白色卵三四百粒,也隨即死去。這卵也能發一些微光,經過二十七八天,就孵化為幼蟲,幼蟲的身體有13個環節,長紡錘形,略扁平;頭和尾是黑色的,體節的兩旁也有黑點。尾端有一個能夠吸附他物的附屬器,可代足用。尾端稍前方的身體兩側還有一個特殊的發光器官,也能放青色的光。日中隱伏在泥土下,夜間出來覓食。它能吃一種做人類肺蛭中間宿主的螺類,所以有相當的益處。下一年的春天,長大成熟,在地下掘一個小洞,脫了皮化蛹。蛹淡黃色,夜間也能發光。到夏天就化作能夠飛行的成蟲。看了這一個簡單的生活史,腐草為螢的傳說,可以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