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思維走向職場思維的方法
從校園邁向社會是一個質的轉變,而兩者之間心態的最佳過渡契機,當然是大多數大學生都要經歷的實習。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從學生思維走向職場思維的方法,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跳出你的思維“安全區”
“盒外思維“俗稱“考場思維”,職場新人常入的誤區是習慣性的用這種思維應對所有工作。
上級佈置的任務自己加班熬夜悶頭做完,還覺得感動天感動地,到最後會讓自己變成低效庸碌的低水平勤奮者。
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而非工作時間。(效率二字太重要)
養成資料整理的習慣,順手將檔案歸類,幫助自己明晰條理。當工作量增大時,資料分類將發揮隱形作用。
不要簡單的要求完成任務,而是要在有精力的情況下問問自己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能不能完成的更快。
做事講究優先順序和掌握核心! 擅用“便利貼”、筆記本、記事類app等方式提前做好規劃,自己為共進的任務安排先後順序,設定不同階段ddl。
摒棄“我只是一個實習生”的錯誤想法
我第一次實習之前,在北大讀書並已經在BAT有過多少實習經歷的表哥給予我的建議就是: “在公司的時候不要拿自己當實習生。”在我實習的時候終於得到這句話背後的'答案。
創新思維和大局觀適用於每一個人,而不只是管理層或正式員工。當你在盡心盡力的為公司創造價值的時候,其實已經是你有能力在掌握著自己的未來。
不要怕犯錯,不要犯重複的錯。執行層面實習生可能做的不夠熟練有所欠缺,但在主管負有幫你double check的責任時,沒有任何錯嚴重到是一個實習生的錯。但同時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努力成為一個嚴謹、靠譜的人。
還有不管公司環境以及其他人如何:
自己一切都要遵循正式的標準;
善用郵件“抄送”功能,付出後的成果需要為supervisor所知,尋求更多的反饋和指點;
專注於工作而非患得患失。
沒有人會有理由討厭一個有上進心和有潛力的小朋友。
公司付錢讓你“學習”,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解決問題而非“製造”問題
給出你的方案再提問,運用自己的邏輯判斷給出選擇題而非問答題。
“思考,做的更多”效果遠遠大於“停滯,問的更多”;如果事情自己無法獨立解決,找準“痛點”再開口,表達時少說判斷句,少用形容詞。
培養自己發現問題的敏銳嗅覺+解決問題的應對能力。
人脈有時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如果你無法時刻與外界保持聯絡,你就會很快與職場脫節。執行力的保證有時就在於你接觸的圈子更豐富,掌握資源更多,獲取資訊更快,與人溝通更加順利。不要忽視人脈的強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