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農業機械生產效率的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再加上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深入,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新形勢下,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農村經濟水平呈現逐年增長的勢頭,機械化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根本途徑[1]。因此,提升農業機械生產效率與質量已經成為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課題。
1提升農業機械生產效率的途徑
1.1科學選擇農業機械
農業作業本身所涉及的範疇較為廣泛,因此針對農業機械的選擇與使用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所以,農業機械的選擇就成為關係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針對牽引機械的選擇,首先必須要明確機械的發動機功率,保證機械擁有足夠的牽引力進行作業,由於機械牽引力與實際作業所需要的牽引力成反比,當機械牽引力高於實際作業牽引力時,會導致燃油的無故浪費,使生產效率降低,反之則會導致機械功率缺失,無法穩定作業。因此,一般狀況下,所選擇的機械牽引力通常需要比作業需求高出10%左右。
1.2提升純作業時間利用率
農業機械化對時間的要求相對較為苛刻,為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純作用時間的利用率,應當從下面兩個層面入手:一方面,依照實際作業的農作物與地長,針對機械作業速度進行合理的規劃;另一方面,對作業時間進行有序的控制,必須要將農業機械的空運轉時間轉變成純作業時間。這就需要操作人員在實施作業以前,積極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比如,針對機械的組織情況、工作情況進行細緻的檢查;對農業機械、作業人員以及作業土地進行再次確認;將作業土地當中的障礙物清理乾淨。
1.3有效利用農機具的幅寬
因為操作人員對農業機械的操作水平與操作經驗存在明顯的差異,倘若在操作的過程中存在軌道不直的情況,則會引發重做或者遺漏的現象,致使工作實際幅寬明顯大於或者小於構造幅寬。因此,在使用農業機械作業的程序中必須要儘可能保障作業幅寬與構造幅寬相同,以此來提高生產效率。
2提升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途徑
2.1建立健全質量標準與檢查體系
農業機械技工物件主要針對農藥、肥料、土壤、種子以及農作物等,因為機械作業過程中必然會面對農作物、土地以及時間等方面的差異性,要想保障作業質量就必須要嚴格根據農藝技術的相關要求,建立“農機作業質量標準”或者“農機作業規程”,使得農業機械作業能夠按照相應的規範進行操作,透過針對農業機械進行制約,保障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統一性。與此同時,還應當建立一套嚴密的檢查制度與獎懲體系。透過檢查制度與獎懲體系的共同作用,切實保障“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從制度層面保障農業機械的作業質量[2]。
2.2提升操作人員專業水平
正如上文所述,操作人員對農業機械的操作水平與操作經驗都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為進一步保障農業機械的作業質量,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操作人員的專業水平。首先,整合農業技術培訓與農業機械培訓。農業機械專業培訓並非只是針對農業機械技術,而應當將農業技術與農業機械進行有效的整合,才能夠有效提升操作人員綜合水平。其次,農機操作人員必須要進行專業的、標準的農機操作培訓與農機駕駛培訓,同時還需要透過相應的考核,取得操作、駕駛資格證。再者,始終堅持推陳出新,廢除一些不符合農業生產要求的操作技術,不斷更新推廣新技術。最後,操作人員需要熟練掌握農業機械的正確操作方法,並瞭解農業機械的效能,保障作業操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2.3保障農機具的技術狀態
保障農業機械的技術狀態是有效提升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只有在農業機械在技術狀態良好的狀態下投入到作業當中,才可以保障作業質量滿足農藝的相關要求。這就需要操作人員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進行作業以前必須要針對投入作業的農業機械與配套農機具實施細緻的檢修,及時排除隱患與保障,保障農業機械能夠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其次,根據農業機械的相關要求進行及時的保養維護,主要目的在於及時清除隱患與故障;最後,農業機械必須要嚴格按照操作的相關要求進行規範化操作,在有效保障農業機械技術狀態的同時,延長農業機械的使用壽命。
3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與質量直接關係到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這就需要我們透過科學選擇農業機械、提升純作業時間利用率、有效利用農機具的幅寬、建立健全質量標準與檢查體系、提升操作人員專業水平以及保障農機具的技術狀態,提升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與質量,推動農業機械化更為健康、有序地發展。
作者:汪新勃 單位:河北省農業機械鑑定站
參考文獻:
[1]李衛,薛彩霞,朱瑞祥,郭康權,黃玉祥,劉會霞.基於前沿面理論的中國農業機械生產配置效率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2,03:38-43.
[2]郭豔春.利用農業機械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效益[J].蔬菜,2012,0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