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古詩文背誦複習的技巧
古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枚璀璨的明珠,這一種文學形式從戰國時期初步形成,到唐宋時期達到頂峰,一直保留到今天。古詩作為一種文學體裁,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在字裡行間,流淌著中華文明的血液,古詩鑑證了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變化發展。它以幽美的意境,工整的韻腳,給人一種獨特的享受。如《詩經·邶風·擊鼓》中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表達與另一半廝守到老的願望。又如《莊子·內篇·大宗師》中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表達出了對於生活和愛情之間抉擇的徘徊和無奈。
古詩在古代文學史上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麼必然在當今的教育中佔有一席之地,古詩文背誦和賞析也是初中考試的重要方面。然而在當今的初中生中,古詩背誦卻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不少的學生反映古詩記不住,記不牢,總是背過幾天后就忘了。針對於古詩背誦這一方面,本人結合平時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以提升初中生古詩的背誦效率。
一、用科學的方法有計劃的按排背誦
背完一首古詩以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遺忘問題,有可能是剛背完就忘記,或者是一天以後才忘記,或者是永遠不會忘記。所以說,複習對於古詩背誦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
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提出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程序很快,並且先快後慢。在剛剛記憶完畢後的20分鐘,遺忘量就會達到42%,之後遺忘的'速度越來越慢,剩下大約25%會完全記住。
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生應該有策略,有方式的去記憶和背誦古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科學研究表明,人每天有四個高潮記憶點:第一點是清晨六至七點,第二點是上午八至十點,第三點是傍晚六至八點,第四點是臨睡前一兩個小時。這四個時間腦細胞活躍,更適合去記憶和背誦,要充分的去利用。
二、意識記憶
記憶是否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可以把記憶分為機械式記憶和意義方式記憶。意義式記憶是一種與思維活動緊密聯絡的、積極主動的記憶方式,相反的,機械式記憶是被動的一種記憶方式,即我們平時所講的死記硬背,這種記憶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記憶也不牢固,不過多久便忘得一乾二淨。
如今不少學生背誦古詩的方式便是機械式記憶法,死記硬背,只是單純的背誦,記住每個漢字的排列方式罷了,既費時又費力。假如在背誦一首古詩之前,學生能充分的理解詩中的含義,還有體會作者寫作當時的思想感情,理解詩中更深層次的含義,那麼只需進行很短時間的背誦和朗讀,古詩的內容便會脫口而出。
三、分類背誦
初中時代正處於學習知識的最佳時期,接受新事物快,學習能力也較強。但是在學校中的教學強度往往令學生吃不消,特別是在古詩這一方面,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數量龐雜,各種種類的詩都有,田園類,邊塞類,思鄉類的等等,從格式上分為五言絕句,七言律詩等。()另外還有其他學科的教學任務需要學生們去完成,繁重的學習壓力更使學生們背誦和記憶古詩力不從心。那麼對於如此龐雜的古詩該去如何處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古詩分類。
形式多樣的古詩型別,沒有系統的分類就去背誦必然十分困難。所以學生在背誦的時候要將不同種類的詩歸在一起,這樣一來相同的古詩意境相似,主題相近,背誦的方式也不一而同,一次便可以記憶多首古詩,大大提高背誦效率。
四、營造特定的意境背誦
古詩中有著許多幽美引入入勝的意境,華麗的辭藻。在誦讀這些作品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其中意境的影響,使自己和作者還有詩文中的意境產生感情共鳴。而產生的這種共鳴有著一定的暗示性,暗示自己存在於詩中所描繪的意境,讓自己快速的融入詩文之中,就彷彿是自身於作者所營造的意境之中。
如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描繪了一幅浩浩蕩蕩的出獵場景,旗幟隨風獵獵飄揚,飛奔的馬蹄卷漫天的塵土,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蘇軾儘管鬢角已經發白,卻依然滿腔熱血,效仿孫權射虎,來表示自己的報國決心。讀者置身於營造的這種氛圍之中,彷彿可以感覺到當時四周奔騰的駿馬,還有那種豪邁的報國情懷。
如此身臨其境的感覺,讀者會在大腦中模擬出一個場景,並且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古詩的內容更加容易記憶,減輕了平時背誦古詩的壓力,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綜上所表述的四個方面是本人根據平時的教學經驗,所總結出的古詩記憶背誦的方式。其實對於古詩文背誦的方式不僅僅只有以上的四個方面,還有很多。對於不同的古詩文,要用的不同的方式去記憶,也有可能是用多種方式綜合到一起去記憶。所以,古詩背誦沒有固定的方式,方法的選擇因人而異,選擇背誦方式時一定要靈活掌握,不要單純的只使用一種。
古詩文作為初中教學任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重點難點,我們作為當代的教育工作者,幫助學生們探究出一條學習的捷徑,既是我們的責任,又是我們的義務。所謂教學相長,對於學生的幫助,也是對我們教師團隊的一次提升,一次昇華,在探究的過程中,會產生新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對於日後的教學和工作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