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下面為大家分享了端午節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1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2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3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4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5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6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7

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圖片8

中國各地端午節的習俗

內蒙古

涼糕,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端午節習俗中重要且具有標誌性的食物。早前,因地理環境所限,是沒有粽葉的,人們用黃米做涼糕,泡製、煮熟(或蒸)、攤開、涼涼、切塊,撒上白糖,便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後來,生活改善,糯米(當地稱江米)也成了涼糕的重要食材,人們在做涼糕時,做法同黃米涼糕製作法,將黃米和糯米分兩層,中間加餡。吃時,撒上白糖或小糖(一種熬製的糖稀),口感清涼、香甜、綿粘,色香味佳。西安的名小吃蜂蜜涼糕,便是涼糕在地區特色上的重要一種。

對於在端午節時吃涼糕的人們來說,涼糕便成了記憶中特有的味道,特有的美食。於是節日中的飲食往往成了節日過渡的重要體現,以至於人們在端午節時,不吃涼糕,總不似過節一般。所以,對於一些人來說,端午節粽子可以不吃,涼糕不可不食。

端午節那天,早晨太陽還升起來的時候,人們習慣將艾草懸掛在門上,並且用艾草洗臉, 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此外,系五彩線、糊葫蘆、品奶酒、看賽馬 、篝火、還有些地方還有剪羊毛比賽的專案。

北京

北京的端午節從五月初一開始,持續到五月初五。除了吃粽子,插蒲艾,老北京人還講究吃五毒餅。五毒餅是人們為端午節特製的一種圓形糕點,上面印著五毒(蛇、蜈蚣、蠍子、蜘蛛、蟾蜍)圖案。據說吃了它可以增強抵抗力,滅蟲免災。端午節這一天,京城兒童喜歡玩一種叫鬥百草的遊戲。

山東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山西

山西民間傳有“端午到,戴香包”的說法。母親要在節前用碎布做成禽獸、花卉等各種形狀的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結成一串。傳說可以防止病毒人身。端午節前,晉南地區舊俗要逮回一隻蛤蟆儲存。端午節當日把墨錠塞進蛤蟆腹內,陰乾,稱為“蛤蟆墨錠”。傳說可以塗抹腫毒,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晉北地區端午節,講究尋覓“金雞頭”。

陝西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甘肅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在民勤、民樂、秦安、莊浪等地區,家家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的民俗。

江蘇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端午節習俗,特色鮮明

掛艾虎

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

畫 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虎為獸中之王)以鎮邪。

戴香包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桃子、蘋果、娃娃抱公雞等形狀的,象徵萬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青年人,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別緻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

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後來一般用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用艾、蒲、白玉蘭等花草。

飲蒲酒、雄黃酒

《荊楚歲時記》載:“以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此俗流傳較廣。

掛艾草、菖蒲、榕枝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又被稱為“三種武器”,古人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有地方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

划龍舟

劃龍船時,多有助興的龍船歌。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絃,有“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