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詩句集綿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詩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詩句(一)
1.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蘇軾《殢人嬌·或雲贈朝雲》
2.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3.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殷堯藩《端午日》
4.近重午。燎銀篝、暗薰溽暑。——姜夔《越女鏡心·別席毛瑩》
5.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6.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7.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邊貢《午日觀競渡》
8.重五休言升最緊。縱有碧油,到了輸堂印。——蘇軾《蘇幕遮·詠選仙圖》
9.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褚朝陽《五絲》
10.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11.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元稹《表夏十首》
12.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13.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巳酉端午》
14.浴蘭芳荊楚風流,艾掩門眉,符映釵頭。——張可久《折桂令·別懷人生最》
15.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陳與義《憶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16.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17.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8.長江午日酤春酒, 高高酒旗懸江口。——張籍《相和歌辭·江南曲》
19.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舒頔《小重山·端午》
20.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范成大《鷓鴣天·仗下儀容筆下文》
21.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22.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23.村靜午雞啼,綠暗新陰覆。一展輕簾出畫牆,道是端陽酒。——納蘭容若《卜算子·五日》
24.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文天祥《端午即事》
25.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26.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趙蕃《端午三首》
27.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
28.好將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蘇軾《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29.小雨溼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30.裁縫雲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31.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趙蕃《端午三首》
32.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李隆基《端午》
33.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34.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
35.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端午節的詩歌賞析(二)
乙卯重五詩
朝代:宋朝|作者: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譯文
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詩人吃了兩隻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蒿。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他便高興地喝起酒來。
註釋
①乙卯:指1195年,宋寧宗慶元元年,作者71歲,在家鄉紹興隱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節。因這天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又稱“浴蘭節”,又因這天少女須佩靈符,替榴花,還稱“女兒節”
②棕包分兩髻:粽子有兩個尖尖的角。古時又稱角黍。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南朝吳均《續齊諧記》載:“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淚羅而死,楚人哀之,每於此日,以竹筒貯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裡有餡,中間夾棗、豆、杏之類。
③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據說艾葉氣,熟芬芳,能通九竅,去疾病,故載於帽子上。危冠:高冠。這是屈原流放江南時所戴的一種帽子,屈原《涉江》一詩云:“帶長鐵之陸離分,冠切雲之崔鬼。”
④儲藥:古人把五月視為惡日。
賞析/鑑賞
1195年,宋寧宗慶元元年,作者71歲,在家鄉紹興隱居。“重五”,即是端午節。
這首詩開篇點題,將時間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將地點定格為“山村”;此時此地,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有的只是節日的氣氛,有的只是淳樸的民風;更何況,石榴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盛開了呢!此情此景,怎一個“好”字了得。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的詩人,今天終於暫時放下了滿腹的憂憤,融入了節日的歡快氣氛之中。瞧,他先吃了兩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著艾枝;然後又按照依舊俗,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到了晚上,他忙完這些事情,含著微笑喝起酒來了!
從作者對端午這一天的`生活的具體描寫中,我們還可以看出至少從南宋開始,端午就有了紀念屈原和衛生保健的雙重內涵;
念念不忘“王師北定中原日”的陸游,由於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實現,只能像辛棄疾那樣“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在歡樂中暗藏著多少傷感,在閒適中流露出多少無奈啊。
這首詩語言質樸,融寫景,敘事,抒情於一體,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風光,那江南端午的風俗習慣,那字裡行間的閒適愜意,浮現在我們眼前,感受在我們胸間。沒有裝飾,所以詩美。沒有做作,所以情真。這,就是詩人所說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寫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