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年級科學上冊《簡單電路》學案
五年級科學上冊《簡單電路》學案
一、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連線基本電路,並畫出電路圖。
2、能夠根據電路圖連線簡單電路。
3、能夠製作簡單的紅綠燈模型。
科學知識:
1、知道一個基本電路的組成要素。
2、認識一些常見的電路符號並能畫出簡單的電路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願意與同學一起去探討有關電路的問題。
2、體會製作的快樂,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重點:透過連線電路,認識電路的基本特徵。
三、教學難點:根據電路圖連線簡單電路。
四、教學準備:導線、電池、開關、小燈泡、各種電工工具。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
出示電池,談話: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它有什麼用途?
師:電池能夠提供什麼?
(二)、新授:
1、認識簡單電路元件:
(1) 除了同學們自備的'電池,老師還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盒子,裡面有:
電池盒——上面有 + 、- 符號,表示“正極、負極”,導線——用來傳輸電能,小燈泡——也稱為小電珠,出示簡圖,燈座——用於插放小燈泡 。
2、連線電路:
(1)利用盒子裡的工具及電池,使燈泡亮起來,你會怎樣做?
(2)在白紙上,畫出你的連線實物圖。
(3)指名展示學生的想法。
3、分析連線後的情況:
(1)根據學生的擺放,說明連線後的結果。
(2)說一說,電池是怎樣使燈泡會亮起來的?
(3)電流是按照怎樣的方向傳輸的?
(4)說明電流從正極出發最後回到負極。
(5)用手指沿著電流的方向“走幾趟”體會一下,這是一條怎樣的路?(板書:迴路 )
(6)改變電池的位置、樣子(盒式、條形等),請學生標出電流方向。
4、開關的認識:
(1)燈泡亮了,能讓它一直亮著嗎?我們怎樣控制家裡的燈。
(2)給這個燈加一個開關,使它能夠控制你的燈泡。
(3)領取開關,進行試驗。
(4)為什麼開關能夠控制燈泡的?
(5)電流被斷開了,是一條斷路。要使燈泡亮起來,必須是一條通路。(板書:通路。)
(6)我們把這樣一條流通的迴路,稱為閉合電路。只有形成了一條閉合電路,電流才能透過。
5、指導畫電路圖:
(1)當我們要把電路情況表示出來的時候,通常採用畫“電路圖”的方法。
(2)認識電路元件符號, 重點指導:電池的正、負極。
(3)把剛才設計時的實物圖變成用元件符號表示的電路圖。
6、設計“可控制的紅綠燈”的活動:
(1)現在老師給你們一些電路元件,你能當一個小小設計師來設計電路嗎?
(2)紅綠燈的研究:
材料:回形針,紅、綠燈,導線,圖釘,小木板,電池。
(3)設計電路並畫出來。
(4)用材料試著組裝。
(5)彙報總結活動。
(三)、拓展:今天我們瞭解了簡單的電路元件,並且學習了簡單的電路,可別小看這條簡單的電路,我們的一個個用電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四)、總結:透過對簡單電路的瞭解,我們就能明白許多構造複雜的電路的基本原理和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