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女孩子青春期教育

女孩子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對孩子和父母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重要和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對女孩的教育,那麼如何來教育青春期的女孩呢?要從多方面出發,不可知重視孩子的文化知識的學習,飲食、心態、身提健康的個一樣都不忽視。

女孩子青春期教育篇一

青春期對孩子和家長了來說是令人煩惱的過渡年齡。家長若稍不注意,會嚴重影響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女孩在12--15歲的年齡,正值心理與生理發育最快的時期,在心理方面,他們迫切希望獨立,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而在生理方面,正在向成人方面發展。如何對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進行思想、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想要將孩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材,避免受一些不良影響而走歪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育孩子。

一、教育德為先。當今社會,精彩紛呈。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人們的思想品質參差不齊,特別是一小部分人為追逐名利,不擇手段,對思想處於轉形時期的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作為父母,道德要從自己做起,自覺抵制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襲,作孩子的榜樣。當發現孩子的言行與法律及社會道德相偏離時,應苦口婆心的指出其後果及危害性,將孩子引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同時激勵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二、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教育孩子家長要一身作則。家長首先要為孩子釀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行教勝於言教,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學習型的家長一定能進行教育出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如果家長自己都不能管住自己,整天沉溺於上網、打牌等,要想處於多動期的孩子靜下來看書做作業,恐怕是不現實的。

三、走進孩子的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變化。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和接納自己的生理變化,珍惜自己的性特徵。另外,孩子的腦和神經逐漸發育,情緒易波動,感情十分脆弱,此時需要家長和老師配合,適時引導幫助。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也尤其重要,青春期的女孩,開始有了成人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顯著發展起來,但能力不強,仍帶有片面性和表面性。開始意識到兩性關係,萌發著性愛和戀愛的需求;人際關係逐漸頻繁,渴望找到與自己思想、感情、興趣愛好相一致的朋友,但不善於把感情與理智結合起來。這就需要家長指導幫助,家長要經常與孩子溝通思想,瞭解了孩子所思、所好、所行,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

四、不要對青春期的孩子抱有成見。總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們有獨立意識的跡象便極力壓制,擔心稍有讓步,就會導致孩子步入歧途。父母反應越激烈,孩子們就越會堅持己見;父母若強行壓制,不但沒有成效,還會適得其反。

五、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現在不少家長只注重孩子文化知識的學習,對孩子的身體鍛鍊關注甚少。要知道,沒有強健的體魄,沒有健康的心態。再大的理想與抱負也因心有餘而力不足而難以達到。

六、建立統一戰線。孩子有時會更喜歡兩位家長中的一位。一位父親也許會為女兒的親密行為而不忍心對孩子過於嚴厲的舉動。同樣,當父親要為某件事而斥責孩子時,母親也會因為心疼而為孩子辯護。對孩子的不同態度會導致父母之間的衝突。因此,在處理孩子的某個問題時,你應同你的愛人多商量,決定你們在哪些方面互相讓步。然後,一起向孩子透露你們的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雙方要達成共識。

總的來說,孩子進入青春期,不僅需要父母物質上給予某些幫助,更需要父母在精神方面給予鼓勵,在心理上得到父母的理解與支援。這就要求父母掌握一點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倘若能在孩子的青春期為孩子在世界觀與人生觀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礎,將會對孩子的終身產生極大的影響。讓孩子健康愉快的度過青春期。

女孩子青春期教育篇二

我們習慣於把青春期理解為是“叛逆期”的代名詞,且習慣於把“叛逆期”附著在男孩子身上,彷彿只有男孩子才有青春期,也只有男孩子才會在青春期裡產生叛逆。對於女孩子人們至多也只關注她們在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卻往往忽略了青春期也是她們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成長階段,忽略了她們心理與思想上雖微妙又複雜的劇變。

毋庸置疑,女孩子也有青春期,青春期裡也有叛逆。只是囿於天性,女孩子的青春期顯得安靜而內斂,她們的叛逆也不像男孩子那樣強烈而富有對抗性。

一、女孩子青春期的幾種典型心理

1、憂鬱自卑傾向

走進青春期,也就漸漸走進了社會成長期,周圍的人、事、環境、氛圍都會影響和決定著一個女孩子的成長與成熟。這時的少女,不再是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無憂無慮的自然成長期已經漸漸過去。尤其是當她們邁進了中學的大門,集體的生疏、環境的變化,學業的壓力,競爭的氛圍,都促使她們在未走入社會之前,就感受到了獨自面對人生的體驗,這些都會在他們心裡掀起巨大的波瀾,這些因素在促其成長、成熟的同時,也會使有些女孩子產生憂鬱、自卑的傾向。尤其是那些含蓄內斂的女孩子,更容易產生這種心理。她們因缺少友伴而自卑,因學習不出色而自卑,因自己長得不夠漂亮而自卑,……。這樣的女孩子,在老師面前是乖乖女,但在家裡可能最容易耍小脾氣,鬧小性子,讓人感到喜怒無常。這也是青春期的一種表現。

2、對夥伴的強烈依賴

校園裡,我們常會看到兩三個要好的女孩子如影隨形地在一起;判閱學生作文時,我們也常常會驚異於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子對夥伴、對友誼的強烈渴望與關注。女孩子之間也常常會因我們看起來本是芝麻綠豆的小事而鬧情緒、鬧矛盾。這都表現了她們對友誼的需求和對友伴的依賴。女孩子到了青春期,已有擺脫家庭的意識,她不再需要家長過多地呵護與陪伴,可她們又不足夠獨立與成熟天性決定她們總是有些怯懦、恐懼。我們必須承認,絕大多數女孩子要比男孩子脆弱,當她們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要融入一個新的集體時,她們身邊決不能沒有朋友的陪伴。

3、對異性的明顯關注

對異性的明顯關注是少男少女在青春期裡一個最顯而易見,也最正常不過的表現。正如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裡所說的“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這是普遍的,再合理不過的事情。可我們許多家長和老師卻將女孩子對男明星的思慕,對男孩子的好感視作是洪水猛獸、認為這種心理羞愧可恥,從而採取不當或過激的處理方式。

4、青春期裡的隱形叛逆

女孩子的青春期之所以容易讓我們忽略,是因為她們即使有叛逆,那叛逆也較為隱晦和內斂。男孩子會與批評指責他們的家長產生激烈的爭吵和情緒上的衝突,他們桀驁不馴、我行我素。而青春期裡的女孩子面對批評指責很多時候會一聲不吭,或會迅速表示服從,雖然她們的內心充滿了牴觸和不滿。所以,學校裡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女孩子表面很安靜,但她們卻悄悄地挑染頭髮,佩戴飾物,甚至暗地裡和男孩子一起抽菸、喝酒。這都表明她們從未真正認同和接受師長對她們的批評和教育。不反抗,並不意味著接受,這是一種“隱形叛逆”。

正如花蕾悄悄綻放,樹木伸展枝條,雛鳥振翅欲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是美麗的、蓬勃的、給人以無限的美好憧憬和希望的。可為什麼事與願違,她們的.成長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尷尬與煩惱呢?我們不能不反思我們的教育。

二、對青春期女孩子教育的幾點思考

1、母親要成為女孩子的行為榜樣

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且是孩子的終身教師。這就要求父母不但要承擔起撫養教育子女的責任,更要具備為師者的完美風範與品格。尤其是母親,母親是女孩子身心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示範者、最近的旁觀者。孩子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在很自然地尋找示範和參照。母親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氣質修養、情趣愛好,無不對女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所謂的有其母必有其女,就是這個道理。母親應以自己的身體力行,教育青春期的女孩子以潔淨為美、以得體為美、以好為美,從而讓女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性格心理。

2、學校教育要有針對性

女孩子,在青春發育期裡,有著特殊、微妙又複雜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而且她們比男孩子更關注和在意自己的這種變化。如果我們不能適時和及時地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她們會因此變得苦惱、自卑、扭捏,也會因此表現的更為浮躁、乖張。在學校裡,與面對同齡的異性相處時,這些會表現則會更為突出。

3、用正確的輿論引領女孩子成長

當前對影視明星的宣傳的炒作,讓青春期的女孩子更豔羨完美的身材,漂亮的容貌,光鮮的服飾。天真的女孩子並不知道,這只是一個女性最膚淺也最短暫的資本。充實的心靈、自信優雅的氣質風度、橫溢的才情、完美的人格與性格,這才是一個人終生最可貴的財富、最傲人的資本。所以,我們的媒體,我們的社會輿論有責任、有義務宣傳那些古今中外的傑出的女性和普通女性身上的閃光點。如蔡文姬、花木蘭、居里夫人、林徽因、冰心、李素麗、暴走媽媽等。她們有的才華橫溢,用自己唯美的文筆詩篇來感染和教化後世他人;有的淳樸堅強、勇於擔當;有的沉靜嚴謹、獻身科學;有的善良慈愛、無私奉獻。這些女性,這些女性的美德、美言、美行、美文,都應是我們的輿論大力宣傳、人們無比崇尚、孩子們學習效仿的東西。

青春期的少女,是一顆即將綻放的花蕾,讓每一朵花綻放得飽滿堅實、鮮豔而芬芳,讓她們不僅裝點人間,且能奉獻於人類和社會,這是我們為師者的至高追求;讓每一朵花不做曇花,只在人生最美的季節,有瞬間的綻放,而是總能靜靜地開放,且歷久而彌香,這是我們對青春期女孩子教育的初衷;她們能擁有優雅美麗的外表,充實豐富的內涵,高尚完美的人格,這是我們對每一個花季少女的美好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