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財務管理

高校財務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

高校財務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

管理會計以資訊系統為執行基礎,以企業管理當局為服務物件,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管理。從發展上看,其前身是成本會計,建立在“標準成本”與“預算控制”的理論上,同時,還引入了“差異分析”及“本量利分析”的方法;從內容上看,管理會計由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和成本會計等相關內容組成。西方管理會計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形成了三種重要趨勢:注重對長期本量利分析法的運用;作業成本管理體系得以確立;管理會計職業化和專業化步伐加快。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我國在管理會計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與完善的財務會計的研究和應用相比,管理會計的理論和實踐體系還不夠成熟,有待進一步發展。學術研究方面應該將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推向更深遠和更廣博的方向;實踐應用方面應將管理會計理論運用到企業中,結合財務會計知識,更好地為企業管理而服務。總之,將學術理論和實踐應用相結合,推動中國的管理會計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財務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做好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高校資金使用效率,緩解高校資金壓力,最佳化配置高校資源,促進高校良性發展,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我國高校財務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目前,高校財務制度中最大的缺陷是所有者缺位。國家是高等教育的投資者,高校資金的所有者是國家,國家為高校提供大量資金供其發展,但並沒有要求其償還,也沒有要求高校以營利為目的,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導下,這些國有資產交給高校進行自行管理和調控。國家為高校投資,但並沒有對高校資金的使用和投入實行嚴格的規劃控制,致使資金所有者缺位:高等學校行使法人權力,但其並不承擔相關的委託責任。因此,對高校資產的管理和監督有所缺失,高校不以盈利為目的,不核算盈利、虧損和相關成本支出,具有較大的財務彈性,沒有發揮高校的財務管理功能。

(二)高等學校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評價指標

我國高校的教育資源、辦學規模、師資力量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而不斷壯大。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主義體制不斷完善,加快了高校融入市場的程序。然而,高校經濟活動形式內容多種多樣,日益豐富,與此同時,也加大了高校財務風險,對高校財務體制提出了挑戰。因此,高校財務對管理會計和財務分析內容越來越重視。雖然高校財務設定了統一的指標,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財務分析,但這些指標尚未將高校發展的規模、效益、速度等方面的內容包括在內,還不能滿足高校的發展要求;就高校財務現狀來看,財務分析在高校財務工作中並未引起足夠重視,高校並未對財務資料的內在聯絡進行研究,也未對其進行分析,無法透過財務分析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高校的財務管理缺乏合理性和規範性,尚未形成統一的評價指標和標準,不健全的體系制度忽視了財務管理在高校的作用,缺少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影響了高校財務管理作用的發揮。

(三)高等學校財務執行機制不健全

高校財務管理體制遵循“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原則,即高校校長直接領導財務管理工作,財務部門直接對高層領導負責,而不是對高校的實際情況負責,這種方式必然會造成財權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財務統一領導的狀況有兩方面不足,一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追求個人利益和小團體利益。我國學校普遍是校長負責制,在這種制度下,高校財政分配權在校長和中層領導手中,這樣儘管加強了財政調配權力,但沒有形成相應的經濟責任制,或者雖然建立了相關責任制度,但並不具有實際意義,不發揮應有作用,在使用審批支出權力的同時,沒有將支出後果、學校收入等因素考慮在內,這就與高校的實際經濟活動相背離,沒有很好地保障高校良好發展,不利於高校財務執行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管理會計應用於高校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當今企業的財務部門,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用於財務業務的核算,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財務管理。高校過去採用的傳統會計核算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的需求,應以改革促進高校財務體制的發展。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運用還不夠成熟,處於初級階段,應將管理會計引入高校,從而對高校資源進行最佳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規範會計核算程式和財務管理。將管理會計引入高校,可以發揮以下作用:

(一)有利於完善高校的會計管理,增強核心競爭力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是不可分離、相輔相成的,將二者有效結合可以提高高校經營管理水平。財務會計是對外報告會計,主要向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資訊;管理會計是對內報告會計,主要為企業內部各管理層提供相關資訊,為其作出有效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對高校來說,管理會計對評價高校內部管理和提供外部資訊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在會計核算完成之後,可以運用管理會計提供的相關指標衡量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程度,可以為管理者作出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資訊,實現高校的財務管理和控制規劃。管理會計可以幫助高校合理引進各種教學裝置,更新、興建固定資產,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科研水平,保障學生的就業率,進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吸引優質生源,形成良性迴圈。

(二)有利於高校的管理和決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校亟需改革,走轉型發展道路。高校的財務人員不僅要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還應對未來發展提供準確的預算和有效的經濟規劃。管理會計結合之前的計劃成本資料和實際成本資料,運用科學的管理會計方法,分析教育成本和學生人數之間的關係,將成本細化,為編制預算提供科學的依據,以提高高校辦學質量,加速高校的發展。另外,管理會計在引進科研技術、利用外資、更新或購置教學和實驗裝置等方面也可以進行有效的經濟評價,推動高校健康快速發展。

(三)管理會計為高校財務保駕護航

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好財務會計可以節約企業財務成本,為企業開拓市場等提供很好的資金支援。高校是一種特殊的企業,同樣需要資金,需要適當擴大規模,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高校的辦學形式多樣化、籌資渠道多元化,學校與其他學校、與企業之間在研究專案、科研成本、管理費用等方面均有競爭。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推廣管理會計,幫助高校節約成本、避免財務風險,為高校的發展保駕護航。

(四)有利於學校領導對下屬的考核

管理會計可以對整個學校的經營環節進行監控,同時將高校管理的預算、成本進行比較、分析、評價,建立起完善的控制系統,監控財務核算和分析的全過程。因此,管理會計可以對整個教學過程和收入、支出、成本、利潤等各方面進行分析、考核、評價,為學校管理層決策提供有效資訊,加強學校管理層對各部門的監督和控制。

三、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管理會計在高校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已處於加速發展時期,很多高校正在努力擴大辦學規模,因此對投資有較大需求。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提高資金使用率,規避投資風險,降低投資成本。投資決策中包含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貨幣的時間價值,二是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具有時間價值,同樣的資金在不同的時點上具有不同的價值。因此,計算資金價值時,應將貨幣時間因素考慮在內,將不同時間的資金按照統一時間進行折算,這樣比較才更科學。高校可以將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運用到管理會計中,以便更好地進行決策分析,同時充分考慮風險和報酬,運用機率分析權衡二者關係。以淨現金流量、投資回收期、內含報酬率等為評價指標評價投資專案和經營業績,採用多元化投資策略,合理配置資金資源,最佳化投資組合,達到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的目的。

一般來說投資專案的風險大、週期長、環節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一旦決策失誤,就會嚴重影響高校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因此,專案投資應該在調查研究後,按照管理會計中的科學投資決策程式進行分析以確保決策的科學有效。具體來說:高校投資專案的提出是根據其長遠發展戰略和投資環境的變化,在把握良好的投資機會的情況下提出的,可以由高校的高層管理人員結合本校的長遠戰略提出,也可以由相關部門領導根據學校的現狀提出戰術性的投資;投資專案的評價主要由高校相關部門和財務部門協同完成;投資專案的決策則由學校高層領導或是相關部門領導制定;專案投資經商討同意實行後,財務部門應積極籌集資金開始實施,在專案實施過程中要嚴格考核控制工程進度、施工成本、工程質量等,使投資按預算保質保量完成;投資專案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要遵循既定的方針、程式,另一方面應對原來的投資決策和實施計劃進行評價,並且根據變化的情況作出合理、適當的更改,保證投資專案完整有序進行。

(二)管理會計在高校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高校預算管理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沒有樹立預算管理意識,國家財政撥款是我國高等學校資金的主要來源,學校獲得財政支援後無償使用這些資金。這樣導致部分高校使用資金時不能將資金合理有效地統籌安排,缺乏成本管理意識,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預算管理及監督機制還不健全,高校預算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發揮。第二,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編制的內容不全面,編制程式缺乏科學性、客觀性,對最佳化預算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第三,沒有強有力的預算執行約束力,很多高校缺乏預算激勵機制,使用過程中節約預算經費的沒有得到獎勵,預算經費不足的又給予其追加,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對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約束力。第四,沒有健全、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很多高校的預算將關注點放在資金的投入上,沒有重視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未對資金的使用結果進行後續評價,沒有建立對資金投入的投資狀況和使用績效的監督和考核機制。

高校財務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兩部分組成。收入預算是指年度內高校在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中透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的計劃,具體包括財政補助收入、教育事業收入、經營收入;支出預算是指年度內高校在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中支出資金的計劃,具體包括經營支出、基本建設支出、事業支出和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預算。這就要求我們加強高校的預算控制與管理,合理籌集、分配和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我們應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知識、指標和方法對高校預算進行管理,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市場經濟日益發展,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管理會計要求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實施更加科學規範。預算管理需要透過科學的編制方法來實現,編制預算時應以年度計劃、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為內容,結合相關的預算編制原則,採用零基預算和績效預算兩種預算編制方法。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建立在認真仔細分析上年度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的完成情況之上,透過分析預算和實際的資料資料,總結經驗,找出差距,為下一年度財務預算打下可靠的基礎。做預算時應及時將學校的收入和支出專案納入預算中,以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為依據,對各院系和部門的資金分配、資源配置、重點建設專案投資、成本費用支出的標準和相關規定等,要利用科學的方法對其加以論證,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客觀、透明,科學合理分配資金,避免資金浪費。建立清晰明瞭的預算機制,規範資金收入和支出,使預算更加準確。總之,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執行預算時要嚴格,而且應將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變化因素考慮到,留有使用資金的空間,避免資金週轉困難。預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和系統性,做好預算管理不是學校財務處一個部門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全校各個部門和院系相互協調、共同參與、通力配合,將資源最佳化配置。

(三)本量利的分析應用

運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是管理會計中很重要的基本分析方法,可以幫助高校確定年度利潤、確定招生保本點、預測各種相關費用,進而指導學校的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1.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資料資料

根據年度招生規模,分析年初制定的招生計劃資料,按照學生人數收集預算出的學生學費和住宿費水平、計劃投入教學和科研的成本等資料。另外,進行本量利分析,應以一個基本假定為前提,即成本性態為標準,將高校支出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其中:變動成本指直接費用中隨學生人數變動而變動的部分,例如各學院、系等部門所使用的電話費,雜誌報刊、材料費,低值易耗品等;固定成本指直接費用中不隨學生人數變動而變動的費用,例如各學院、系等部門支付的教職工的基本工資、保險費、教工福利費、獎金績效等費用;將間接費用列入固定成本,高校的間接費用主要包括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如計提的壞賬準備和無形資產攤銷、教育科研費、借款的利息支出、銀行手續費。另外,對於財政專項支出,我們對其進行專項反映,不進行成本性態模型分析。

2.確定高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數學模型

利潤 = 收入總額 - 成本總額 = 收入總額 -(變動成本總額 + 固定成本總額)= 業務量×單價 - 業務量×單位變動成本 - 固定成本總額,即:L=px-bx-a,其中:L 為利潤(事業結餘),b 為單位變動成本(人均教育事業支出),a 為固定成本總額,x 為業務量(招生人數),p 為單價(人均教育事業收入)。

資料 1:假設某高校經營辦學,2012 年人均教育事業收入為 p 元,人均教育事業支出(變動成本)為 b 元,應分攤的固定成本為 a 元,則:該校事業結餘 L=(單位教育事業收入 - 單位教育事業支出)×招生人數 - 固定成本 =(p-b)x-a3.確定高校招生保本點。

學生人數達到某一點時,可以使其業務收入正好等於業務成本,這時高校經營不盈不虧,這一點即保本點。若要盈利,必須擴大業務量,超過保本點。高校辦學業務保本點一般利用邊際貢獻法來確定。

假設某高校經營辦學,2012 年有關單位人均教育事業收入、單位人均教育事業支出應分攤的固定成本資料同資料 1。據此計算如下:

(1)單位邊際貢獻(y單)=單位教育事業收入-單位教育事業支出=p-b(2)單位邊際貢獻率(z)= 單位邊際貢獻/單位教育事業收入×100%=(p-b)/p×100%(3)保本業務量(x)=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貢獻=a(/p-b)(4)保本業務收入(w)=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貢獻率=a[/(p-b)/p×100%]透過以上計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該高校的保本業務量(在校生規模)為 x 名,業務收入保本額為 w 元,超過保本點才可獲得收益;在保本點上,只能獲得邊際貢獻總額 y總元,等於固定成本總額,盈虧平衡。

4.預測學校計劃年度的目標利潤(事業結餘)

資料 2:某高校 2013 年預計招生人數 X 名,業務收入(教育事業總收入)為 Y 元,其中,財政人均撥款、學費收入等人均教育事業收入為(Y/X)元,教學成本等變動成本(人均教育事業支出)為 Z 元,安全邊際為(X- 保本點 x)。經過計算得出:

(1)邊際貢獻=業務收入-變動成本=Y/X-Z(2)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 / 業務收入)×100%=(Y/X-Z)/Y×100%(3)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 / 業務收入)×100%=(X-x)/Y×100%(4)事業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5)目標利潤=預計招生數額×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5.已知目標利潤計算相關的指標。

(1)目標利潤下的招生人數 =(固定成本總額 + 目標利潤總額)/ 單位邊際貢獻(2)目標利潤下的人均教育支出 = 人均教育事業收入 -(固定成本總額 + 目標利潤總額)/ 招生人數(3)目標利潤下的固定成本總額 = 預計招生數×(人均教育事業收入 - 預計人均教育事業支出)- 目標利潤(四)戰略管理會計在高校的應用。

戰略管理會計是將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相結合應運而生的,它擴充套件了管理會計核算運用的範圍,注重市場競爭,用戰略性眼光看待市場、產品資訊、企業內部資訊,分析企業行業狀況,是為企業戰略管理服務的會計。如果將戰略管理會計應用於高校將會給現有的高校財務管理帶來很多新鮮血液:第一,能突破單一會計主體的限制,注重高校外部環境和競爭對手。戰略管理會計站在企業整體的高度審視企業外部環境,關注外部情況,為高校提供超越自身財務會計內容的資訊,這些資訊更為廣泛,對高校制定財務方針、最佳化資金配置具有重要意義。第二,能提高會計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和相關性,為高校提供更多有助於高校積極正確經營的非財務資訊,使管理會計真正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在如今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許多非財務資訊對高校的長遠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就業率、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的滿意度、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要求等,都會影響學校的生源質量,而生源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高校的未來發展是否順利。第三,更加註重人力資源的應用。傳統財務會計的主要研究物件是各種實物,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計價,對於管理事物的主體“人”卻很少涉及。而這一點在高校的教師管理中尤為重要,比如如何培養優秀教師、如何留住內部優秀教師、如何吸引外部優秀的教師以及管理人員加入學校的教職工隊伍,這些對高校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戰略管理會計在管理會計人員的職能範圍內增加了新的內容,在財務會計和戰略管理領域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接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四、在高校推廣應用管理會計的途徑

(一)在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設立管理會計資訊系統,為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應用奠定技術基礎

管理會計的產生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了有價值的決策資訊,滿足了企業內部經營者的需求,促進了企業發展。管理會計以相關的數學分析方法為基礎,藉助數學模型和相關公式,對財務資訊進行規劃、預測、決策、控制和評價,這是透過以前的手工計算難以實現的。因此,高校應加強會計資訊化業務知識學習,將資訊化引入管理會計,建立高校管理會計資訊系統,提高高校會計業務核算質量和管理水平。

(二)轉變高校領導觀念,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建立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

我國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現象,使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推廣應用受阻,如領導者理念觀念落後,管理會計人員業務水平較低、專業知識不紮實等。改變這種狀態,首先,高校領導學習先進理念,轉變財務管理模式,使用正確管理方法,加強會計專業學習,樹立創新意識,帶領財務人員積極投身於財務決策中。其次,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創新,塑造一支業務紮實、靈活性強、觀念新的高校財務管理隊伍,促進高校財務管理事業的發展。再次,財務人員的主要職責是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屬於“報賬型”會計,今後應站在整體的高度,重視對事前的預測決策進行分析,向“管理型”會計轉變,將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最佳化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時,管理會計人員在工作時,應堅持客觀公正、廉潔自律、提高技能、保守秘密四項基本職業道德標準。

(三)完善管理會計理論,使其適用於我國高校管理會計的實踐

我國管理會計現存理論體系形成於 20 世紀中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管理會計不斷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但其先進性和實踐性方面明顯不足。要使管理會計更好地應用於高校,應從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其理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現有的管理會計理論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訂,完善現有管理會計理論,並深入研究高校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形成一套具有高校特點的、適合高校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同時,提高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使其投身到管理會計的實踐之中,推進管理會計在高校的深入發展。

(四)協調好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係,及時總結應用經驗,使之與高校的會計實踐相適應

管理會計的許多資訊來自財務會計的有關報告,可以說是財務會計的再加工。因此,在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要將二者兼顧,逐步加強管理會計的運用,而不應只注重財務會計。同時,高校應將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在財務部門及相關部門的指導推動下,發揮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財務管理作用。我國管理會計理論最早來源於西方,借鑑西方先進思想的同時應結合我國國情和高校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套與高校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理論。因此,要透過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增加實踐經驗,使管理會計理論在高校的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推廣和應用高效、實用的方法,提高辦事效率。

五、結論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會計領域中兩個重要分支,它們既相對獨立相互區別,也相互聯絡。財務會計在高校的應用時間較長,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科學完整的適合高校會計核算的方法體系,而與其密切相關的是管理會計,目前高校財務業務中管理會計體系還不夠成熟,在很多方面還存在問題,例如,財務人員在管理會計方面理論薄弱,即缺少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理論與實踐聯絡脫節等。因此,努力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機結合,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和標準衡量和考核會計業務,對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推廣應用管理會計的過程中,我們廣泛運用全面預算管理、投資決策、本量利分析方法等傳統的管理會計理論,同時還要將戰略管理會計等前沿理論的實踐積極推進,使管理會計在高校廣泛應用並不斷髮展。

我國高校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工作者應共同努力,促進管理會計在高校不斷完善。建立滿足中國高等教育需要的會計核算方法體系,需要我們根據現狀和變化的環境研究管理會計並將其理論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目前,管理會計受到內部、外部多種因素制約,在高校尚未廣泛推廣和應用,社會各界人士應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並在實踐中廣泛應用,建立適合於高校發展的財務管理體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高校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謹.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建議[J].教育財會研究,2005(4):38-40.

[2]劉斤影.新形勢下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思考[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118-120.

[3]王明麗.淺議高校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財政監督,2007(6):27-28.

[4]熊飛.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應用[J].會計之友,2008(12):43-45.

[5]郭亞平,王文漢.管理會計在我國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研究,2006(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