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債發行與個人金融產品的問題
我國自1981年恢復國債發行以來,國債市場飛速發展,特別是1998年實行積極財政政策以來,更為國債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淺談國債發行與個人金融產品的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國債市場經過二十年不斷地探索與革新,維護了“金邊債券”的信譽,對國家籌集財政資金、促進宏觀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投資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個人投資渠道的增多,投資趨向的多元化,國債面臨著多種投資工具的衝擊。
一、個人金融產品概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國民經濟的穩步發展,個人客戶對金融服務和產品的需求不但在數量上增長較快,而且在品種和質量上呈多樣化和多層次發展趨勢。調查顯示: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以下簡稱“四大銀行”)面向個人的金融產品多達幾十種之多。
二、國債發行與個人金融產品發售情況比較分析
(一)銷售情況分析
對平頂山市四大銀行2009年個人金融產品銷售情況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國債發行金額佔個人金融產品銷售額的31%,銀行代理保險佔19%,開放式基金佔26%,其他個人金融產品佔24%。國債發行金額所佔比重相對較高,但從長期來看,由於受到其他金融產品快速發展的影響,其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減少。
(二)投資者結構分析
國債投資者主要表現為“三多三少”的特點:一是城鎮購買者多,農村購買者少;二是個人購買多,單位持有少;三是中老年人購買多,年輕人購買少。城市工薪階層和企業離退休人員看好國債收益的穩定性和償還可靠性,選擇國債作為穩妥的`投資方式。但因風險承受能力較強,一般選擇股票、基金等高風險、高收益金融產品,投資國債只是最後的選擇。分紅保險的投資主體比較廣泛,既有農村居民又有城鎮居民,既有年輕人又有中老年人,而且在農村市場很有發展前景。
(三)品種結構分析
在品種結構上,我國自1981年恢復發行國債以來,國債期限大多以3—5年期的中期國債為主,佔國債發行總量的90%以上,一年以下的短期國債和五年以上的長期國債還是空白。中期國債過於集中,既難以滿足廣大投資者對金融產品結構上的需求,又容易造成國債還本付息過於集中,增加財政償債壓力,同時也不利於中央銀行選擇不同期限的國債,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合理調節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了我國國債市場的發展。與此相反,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不斷推出新的品種,創新促銷方式,使市場銷量保持高速增長。調查顯示:平頂山四大銀行代銷分紅保險品種十幾種之多,其保險期限有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和十五年等,每個品種的保險責任各不相同,既能保險,又能分紅;代理發行各類開放式基金幾十種之多,四大銀行代理的品種各不相同,極大地豐富了基金市場,近年來業務呈幾何增長態勢。
基金購買者主要集中於城鎮,並以中青年為主,特別是資金較充裕的金融從業人員、公司白領階層、私營業主及部分高薪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