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在家庭教育問題的困惑

在家庭教育問題的困惑

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能夠健康成長!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庭教育問題的困惑與方法!

在家庭教育問題的困惑 篇1

看看以下的例子,認真思考,這些問題是否能反射出您的影子呢?當孩子把獲得的勞動積極分子獎狀帶回家,高興的告訴父親時,父親不耐煩的回應,認為家長是叫孩子去讀書,而非進行勞動改造。當孩子拾到餐票若干,第一時間交給老師,受到老師的稱讚和同學的誇獎,回家後,家長卻常數落孩子你真傻。當孩子因勸架而負傷,得到學校老師的表揚時,家長反而會嚴厲訓斥他多管閒事。當孩子輟學多日,老師登門後,家長還會邊打麻將便讓孩子湊合上學。生活中,錯誤的家庭教育比比皆是,而重要的是我們要能發現問題,讓您和孩子都走出困惑。

很多家長不用於負責任,認為教育孩子的事情都是老師承擔的。其實,能帶領孩子一生共同進步的人,就只有您。如果僅有老師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家長卻對子女言傳身教如何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孩子必然不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說,父母對子女的影響遠勝於老師的教育。於是感情的槓桿便偏向了父母。家長“略施手腳”,教師的苦口婆心頃刻間灰飛煙滅。

想帶給您的孩子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您首先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反省自身的問題,同老師,社會,共同將您的孩子撫養長大。如果孩子從小沒有接收到正確的家庭教育,註定今後的發展只能是遺憾。家長從現在開始就要多閱讀家庭教育的知識,及時糾正自身的不良行為,才能徹底走出家庭教育的困惑。

家庭教育原則

平等原則

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與父母平等的爭辯,不僅是互愛的一促體現,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辨是非,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要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尊重原則

家長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家長

交流原則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物質,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長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長就沒話說。長期下去,兒女和家長相處會變得越來越尷尬。

自由原則

很多家長把孩子管得很嚴,卻往往吃力不討好,甚至引起悲劇。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統一原則

家庭教育要和學校統一,否則孩子無所適從。

榜樣原則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物件,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做好表率。

信任原則

謊言是從不信任中來的。如果你從孩子小時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沒有說謊的必要。

寬容原則

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是正常的。家長應該寬容地對待,做好引導工作鼓勵原則

許多家長有個壞習慣,不懂得鼓勵,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可能是隨意的一兩句話帶過了。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多鼓勵孩子。

在家庭教育問題的困惑 篇2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經對中國4萬名父母和孩子做過一項調查,這個調查在中國的4個省進行,最後釋出了結果,在《中國教育報》上連載,大概有十個主要結論:

1、中國父母親最關心孩子什麼?

中國的父母親大部分關注的是成才而不是成人,他們關注的是當下比較多。但是真正決定孩子未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關注不夠,比如興趣愛好。其實人的興趣愛好,是他認識這個社會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利於孩子好奇心、興趣的養成的。孩子的情緒、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人格特徵,事實上比家長最關注的這些問題要重要得多。

2、學前班對孩子來說是不是很重要?

這次調查結果發現,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裡面,上過學前班比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多10.89%,這個結果顛覆了很多人過去的觀念。我們很多父母希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贏在起跑線上,所以要比別人早一點學,比別人多學一點。事實上,兒童是需要童年的,兒童是需要遊戲、快樂的,需要自主去發現的,你逼著他學習的東西他不會感興趣。過早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對立的情緒,讓他還沒有進學校就恐懼學習了。

3、擇校的意義和效果如何?

大家都需要擇校,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大資料分析發現最優秀的學生裡面擇校生和非擇校生沒有什麼區別,比例分別是29.95%和28.48%。當然並不是說選擇好學校對學生髮展沒有意義,坦率地說因為學校是有文化的,學校之間孩子是相互影響的。孩子之間彼此的影響,比學校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關鍵是為什麼有的擇校效果不好,對於那些基礎相對薄弱的孩子,在別的學校他可能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到最好的學校反而讓他覺得在那麼多學霸面前自己沒有希望了,學習成績會下降。

4、學生上課外班能不能有效提高成績?

中國孩子大概90%都是上課外班的,上課外班以後,孩子的時間、空間就被填滿了,自主學習的可能性就不夠了。這樣學習能力就會萎縮,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課外班相對來說依然是學校生活的延續,依然是課本的延續,課堂的延續,學生沒有一個開拓視野的機會。一個孩子沒有大量課外閱讀的時間,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5、物質刺激是不是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很多家庭用獎金,用各種各樣的誘惑鼓勵孩子學習。這個調查發現其結果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大,作用更大的是什麼?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協調性,更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比如,在父母親之間教育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他們能夠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而是私下裡交流、分享、協商。物質刺激遠遠不如父母對孩子正面的影響。

6、調查父母閒暇時間在幹什麼?

發現最多的是父母在讀書看報,父母自己在學習的、讀書看報的,他們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是最高的,佔了31.31%,其次是父母也會看電視、玩電腦以及看手機,他們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就少得多,為27.43%,還有特別喜歡朋友聚會的家長的孩子成績優秀的只有24.90%。我相信這些資料在現實生活中差距還大一點,個人感覺差距不像想象那麼大。

7、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對學習影響有多大?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所有的事情都給他準備好了,所有活都不讓他去幹。結果,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可以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只有3.17%。而認為應該做家務的,應該自己管理自己事情的優秀的孩子佔了86.92%。讓孩子管理自己事情的能力,最後會幫助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學習是一個自我管理的過程,這個結論對很多父母是有很重要的啟示的。

8、父親對孩子成長有什麼作用?

在中國很多家庭,父親是看不見的,所謂“影子父親”。父親在家庭教育當中真正的作用遠遠沒有發揮出來,這次的調查發現,在中國90%的家庭,父親沒有承擔起教育的職責。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事情是媽媽在承擔,而我們知道缺失父親的教育,對孩子尤其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是有一個明顯的侷限。性別認同會弱化,容易被母親過分地呵護,過度地保護,缺少獨立鍛鍊的機會,缺少男子漢的氣概。所以家庭教育中缺少父親的角色會導致各種各樣不良的行為。

9、中國的父母瞭解孩子嗎?

透過對父母做的調查發現,父母首先知道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其次是孩子喜歡哪位老師,孩子喜歡什麼課。父母親沒有走進孩子內心去,不瞭解孩子到底有什麼願望,不瞭解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說的事,孩子到底崇拜誰?說明我們父母親沒有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沒有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狀況。

10、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是不是有關?

凡是父母採取積極的養育方式,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是比較高的。父母養育方式是比較消極的,孩子學習成績相對來說是比較差的。說明孩子的學習成績跟父母的養育方式還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的。

相關閱讀:家庭教育中的三個關鍵詞

1、陪伴

孩子來到家庭和你成為一個共同體,這就是人生的緣分,怎麼樣能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事實上我們知道,當孩子真正離開你的時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難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這一點我覺得是很關鍵的',為什麼呢?

因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說話,在一起交流,無時無刻不是在進行著交流和學習,西方心理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們發現孩子的詞彙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彙量有著直接的正相關。

你在談論政治,這個孩子可能今後對政治感興趣;你在抱怨,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充滿抱怨的情緒。你在家庭發生的一切,都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為什麼我們說要有親子共讀,要有親子之間充分的交流?我們很多父母親都以為不要跟孩子多說話,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你說的所有東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會成為構成他大腦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我們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基調就是陪伴,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2、閱讀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裡面播種下來的。《朗讀手冊》裡面引入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興趣的培養、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

對兒童來說,兒童時期的閱讀和教育相關,一個沒有閱讀的家庭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教育。

兒童透過這些書的閱讀之後,開始喜歡閱讀。兒童早期的閱讀為什麼很重要?我一直認為,那些童書,的確和成年人讀的書有差別,童書會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悄悄透過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藏在其中,構建的是你的價值觀。

3、習慣

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想想也對,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他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他怎麼對人,怎麼處事?體育不是看跳多高,跑步多快,打球多好,實際上體育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如果體育成績優秀,大吃大喝不鍛鍊,身體也很糟糕,這不叫體育成功。

心理學研究指出,一個好習慣養成需要連續21天不斷的訓練,我們針對一個習慣無論是運動還是閱讀,怎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覺得這是在家庭裡面非常需要的。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個習慣。對一個孩子來說,一個好習慣可以影響一生。在家庭教育當中,把這三件事情好好抓好就很好了。

在家庭教育問題的困惑 篇3

隨著社會對早期家庭教育的不斷宣傳和提倡,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教育從幼兒做起”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也較以往越發凸現其在幼兒成長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家庭環境對幼兒發展影響最大,它是塑造幼兒健康人格的第一環境,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幼兒真正的啟蒙老師,對幼兒的成長起著特殊的作用。可以說,幼兒從胎兒期直至生命結束,始終受家庭的影響和教誨。可見,家庭對幼兒的影響是終生的,無可替代的!給幼兒創設一個寬鬆愉快的環境是每個父母責任。下面幾個案例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例項,雖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所有問題,但是也能折射出現代幼兒家庭教育中比較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本文就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望父母從中得到一點啟示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

一、問題的存在

案例一:剛開學我就發現有個叫西西的孩子每天吃飯都坐在那兒發呆,而且即使吃也是很慢很慢,每次無論是走路還是上下樓梯都是不敢邁步子、動作發展顯然比同齡孩子要遲緩很多。從他的父母處瞭解到孩子每天都是奶奶餵飯,上幼兒園都是奶奶用學步車推來的、從小就是家裡的小皇帝,一切事情都是長輩包辦代替。

案例二:一次吃午點孩子們到餐車這兒領蘋果,其他的孩子們順著拿一個就走了,只有文文在那兒左看看又看看,最後選了個最大的走了;還有一次文文手上拿了幾個果凍過來了,我開玩笑的說:“文文,把你的果凍分給佳佳他們吃好嗎?”誰知文文把果凍藏在身後就是不願意拿出來。

案例三:一天,林林捂著鼻子哭著跑到我面前告狀,說陽陽用拳頭打他的鼻子。我找到陽陽問他為什麼打林林,陽陽一本正經地說:“我媽媽說要是有人欺負我就用拳頭打他的鼻子”。

案例四:早晨詩詩很晚才上幼兒園,神情很疲憊。問情況,說媽媽每天放學後都會帶她去學舞蹈、鋼琴、英語等多種興趣班,雙休日也沒有休息、詩詩幽怨地跟我說:“我討厭去學鋼琴、”

現在我們還是先從這四個案例中來看看現代幼兒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吧:

1、幼兒家庭教育存在問題之一:過度溺愛讓孩子失去了許多基本能力的鍛鍊機會

分析:第一個案例是現代家庭中普片存在的現象。爺爺奶奶們為了表現對孫輩們的愛,那就是什麼都不讓孩子動,全部都包辦代替了,造成孩子動作發展遲緩甚至影響到智商的發展。白天在幼兒園裡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們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一出幼兒園大門,家長心疼的連路都不讓孩子走一步。更別談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了;孩子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們更是把孩子含在嘴裡怕化了,拿在手裡怕丟了。過度的溺愛使得孩子們失去了許多基本能力的鍛鍊機會。

2、幼兒家庭教育存在問題之二:怕孩子吃虧而教育孩子用錯誤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分析:第二個案例中出現的問題也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孩子脫離家庭的呵護來到幼兒園,與許多的小夥伴有了正常的交往、同時也有了衝突。經常帶點小傷那也是調皮孩子身上正常的現象。而這些現象讓部分溺愛孩子的家長出現了不滿:不能讓我的孩子受別人欺負;於是就出現了案例二中的:媽媽說別人要是欺負我就用拳頭打他的鼻子;類似這種教育孩子的例子我還見過許多,首先要肯定的是這種教育方式是錯誤的,這些家長在這樣教育孩子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過會產生什麼樣的嚴重的後果,而著嚴重的後果的承擔者正是自己的孩子;一個錯誤的教育理念也許會影響自己的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啊。

3、幼兒家庭教育存在問題之三:孩子溺愛中漸漸失去了愛的能力了

分析:第三個案例中我們可以想到現在的孩子集幾代人的寵愛於一身,之所以會挑最大的蘋果是因為在家中最大的蘋果一定會是他的,最好的東西也一定會是他的。在孩子的意識裡就沒有分享、謙讓和合作這些詞語,有的只是得到和享受,孩子們在大人的呵護中變得自私、任性,霸道。在溺愛中孩子們已經漸漸失去了愛身邊的人的功能了。因而以後的孩子智商也許會越來越高,情商卻會越來越低了

4、幼兒家庭教育存在問題之四:家長教育期望過高,造成孩子身心疲憊

如今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一個幼兒凝聚了幾代人的希望於一身。家長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顯得異常突出。不少家長是把幼兒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從幼兒一出生就開始為他們設計將來,希望幼兒按照自己所設計的發展道路成長,很少考慮到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興趣、原有基礎、天富等實際情況。一些家長由於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知識,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現出叫大的盲目性。如盲目投資、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盲目放棄,等等。這種家庭教育的盲目往往導致事與願違的結果,不僅僅使許多家庭白白花費了精力與財力,更極大地挫傷幼兒的興趣。那如何才算是成龍、成鳳,本來就沒有確切的標準。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非要硬性地規定幼兒必須學到什麼知識,完成什麼指標,這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就像套在幼兒頭上的緊箍咒一樣,給幼兒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壓力,在這重壓之下,有些幼兒甚至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這些都是幼兒在對家長“高期望”做出的反抗。這種結局,恐怕是和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的美好願望恰恰相反的。如果這些家長能夠對幼兒持有正確,合理的期望,相信幼兒都能成為父母的龍鳳。

孩子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集體(幼兒園、學校)教育。這三者既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位教育學家心中佔據相當的地位。

二、改善幼兒家庭教育的建議

從以上幾個案例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知識技能的提高問題、品質的教育問題和情商的培養問題。那麼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

1、與家長溝通,共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基本能力得到充分的鍛鍊和提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既然給了他生命就應該對他多一些責任。我建議父母應抽時間多帶帶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多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並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教給孩子一些技能。在生活中多關心他、多和他接觸,並從中教給他一些照顧自己的方法。如:穿脫衣服、穿脫鞋子、握勺子的方法等等,透過日常小事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讓他感到自己能行。讓孩子基本能力得到充分的鍛鍊和提高。

2、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教育孩子正確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環境,孩子的社會生活起步於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學習的第一個場所。家庭的結構和氣氛,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及言行,決定著孩子今後生活中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家長會在幼兒的飲食起居關懷備至,而在道德品質培養方面則不盡人意,這就要求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出發點,使孩子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長。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完善自己的個性心理品質,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給孩子正確的自我保護的方法,才是促成孩子品質健康成長的正確選擇

3、家園共育,讓溫馨的家庭生活成為孩子情商培育的搖籃

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情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要把改進家教方式放在首位。透過各種形式想家長宣傳在孩子面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庭成員之間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有了好東西不僅要與孩子分享,更要與老人分享。如:設立家長園地,貼上相關內容的教養心得,向家長宣傳“幼兒合作與分享品質養成”的重要性及“怎樣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如何學會合作、學會分享”等;組織家長觀摩幼兒園的半日活動,從中分享教師先進的教育觀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經驗;引導家庭之間自由結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組,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與孩子、孩子與家長之間在或者與分享方面的互動作用。家園雙方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高情商的溫馨搖籃。

4、樹立正確的親子觀和家庭教育觀

家長要學會尊重幼兒。家長不能把幼兒當作自己的附屬物或私有財產,期望透過幼兒去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和理想,去補償自己生活中的缺憾。幼兒是獨立的、有意識的、有思想的個體,應該得到家長的尊重與平等對待。尊重幼兒才是父母最深刻的愛。

家長要注重幼兒的今天。幼兒的發展是自然、有階段、有規律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遵循這一規律,在從尊重幼兒的興趣、個性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幼兒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然而許多家長考慮最多的是幼兒的明天將會怎樣。許多過於擔憂和心急的家長不惜花費大量的經理與財力,用興趣班把幼兒的時間填得滿滿的,以犧牲幼兒的今天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美好的明天”。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幼兒的成長首先在今天,如果我們以犧牲幼兒的今天為代價來換取明天,那後果只能像法國教育家盧梭所說的那樣:“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因此關愛幼兒,並不是給幼兒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滿意”,也不是用各種所謂的知識、能力訓練來壓迫幼兒,而應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予以科學的引導,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與自由,讓幼兒在自然成長中享受快樂,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獨立的意志品質與健全的人格

5、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幼兒教育主要是幼兒園的任務,家長其實,家長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幼兒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應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養,能力學習幼兒教育的專門知識,加強與幼兒園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形成家庭與幼兒園強大的教育結合,使幼兒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薰陶與培養。相關研究證明,幼兒家庭教育質量的高低,與父母素質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關。當今的幼兒求知慾強,興趣廣泛,這些都要求父母透過各種方式,結合家庭教育實踐的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家庭教育從知識上適應時代的要求。

6、改進教育方法,妥善解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家長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必然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家長就必須運用科學、合理的教育孩子。

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差,有的甚至大字不識幾個,就放棄了家庭教育的權利。把自己家長的職責等同於保姆,只是負責幼兒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足夠了,幼兒教育主要是幼兒園的任務,其實,家長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幼兒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應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養,能力學習幼兒教育的專門知識,加強與幼兒園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形成家庭與幼兒園強大的教育結合,使幼兒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薰陶與培養。相關研究證明,幼兒家庭教育質量的高低,與父母素質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關。當今的幼兒求知慾強,興趣廣泛,這些都要求父母透過各種方式,結合家庭教育實踐的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家庭教育從知識上適應時代的要求。

幼兒期是人一生中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教育任務的主要承擔者就是家庭,其次才是幼兒園和社群乃至社會。家庭對於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情感的薰陶、知識的引導以及社會規範的指導為孩子以後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為此,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明確自身所承擔的責任,並努力提高自身做父母的素質,完善自己的角色行為,承擔起做家長的職責,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幾乎所有的文明國家都在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如何教育和培養少年兒童,提高他們生存和發展的素質,是每個家庭和社會至關重要的事情。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希望能用自己多年的實踐體會為浩瀚的幼教事業提供一份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