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成語”》教學的心得與體會

《“成語”》教學的心得與體會

低年級兒童邏輯思維能力差,閱歷淺,識字少,各方面都處於啟蒙階段,又沒辦法去查各種字典,用什麼方法來幫助孩子理解這些內涵豐富的成語呢?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等特點,以具體直觀的事物來幫助兒童理解成語,也許是可行的。筆者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 聯絡所學課文教成語

蘇教版國標本教材中的很多課文都存在著內在的聯絡,比如練習7當中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備無患/防患未然”這是一首讀來琅琅上口又寓意深刻的成語歌,孩子們讀時興致勃勃,但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於是筆者就聯絡這一單元所學的《螞蟻和蟈蟈》這一課,課文裡的蟈蟈就是這樣的,夏天只顧在大樹下乘涼、唱歌、睡覺,根本不去想冬天應該怎樣度過,結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像這種樣子我們就可以說蟈蟈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螞蟻在炎熱的夏天就考慮到了為冬天作好預先的準備了,它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不至於到了冬天挨餓受凍,無處藏身,這就是“有備無患/防患未然”;又如:練習8中的四個成語“臨危不懼/多謀善斷/從容不迫/方寸不亂”並配有《司馬光》一課的.插圖,筆者就幫助孩子們聯絡這一課的故事內容來理解。“別的孩子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司馬光沒有慌,這就是”臨危不懼/從容不迫/方寸不亂”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使勁砸那口缸,這就是“多謀善斷”。簡單的聯絡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形象地理解了成語的大體意思,老師在教學時也不必費力傷神,真所謂是“事半功倍”。

二、聯絡生活經驗教成語

生活是學習語文的最好課堂,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聯絡生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生活中處處可學習語文。引導學生聯絡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成語是個很好的辦法。如:練習1中的成語:歡聲雷動/欣喜若狂/載歌載舞/燈火輝煌,教者透過多媒體錄影播放“六一”節全國兒童歡慶的場景, “大家高興得又唱又跳”,這就是載歌載舞;從而理解這些成語。以及“審奧”成功時的場景來喚起學生的回憶,讓孩子來說說當時的情景。“人們奔跳著、歡呼著:成功啦!成功啦!”這就是“歡聲雷動/欣喜若狂”;天安門廣場上亮起了彩燈,放起了煙花,這就是(生答:燈火輝煌)

三、聯絡具體事物教成語

還可以將成語的理解與真實可感的具體事物聯絡起來。比如:教“春暖花開/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色滿園”這些成語時,筆者就將孩子帶到就近的公園,邊觀察春天給世界帶來的變化邊比較講解,並讓孩子就自己的觀察說說看到了什麼?生答:天氣暖活了,花兒都開了,冰業化了,師:這就可以說是“春暖花開”,總之,要將成語和其代表的具體事物在孩子的頭腦裡頭掛起鉤來,形成一定的“知識塊”。

成語像是一首歌,更像一首詩,她不是孤零零的存在的,需要藉助生活所學課文、生活經驗、具體事物幫助學生展開想象,力求進入成語所描繪的情境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為運用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