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我的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母教育我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父母教育我的作文 篇1
回首過去,父親教育了我許許多多。13年了,我和父親都變了,但是,父親的教育之心和我的接受之心從沒變過。
還小些時,爸爸就給我講故事,講好就讓我說心得。一開始都不知道,每次都是爸爸講解,故事多了,有許多的故事雖不同但中心思想差不多,後來就慢慢借鑑過來,度過了13年中一半的時間;後來,爸爸便從實事中教育我,讓我學習,深深記住。每次講道理或批評我的時候就不再那麼委婉了,自然很直接。要怎麼樣,不要怎麼樣,下次要怎麼樣。那個時期,我也看較為文學性的書了,從中學習,得到教育,但發現絕大部分,爸爸已教我。
記得八歲時一個夏天的晚上,爸爸躺在椅子上,扇著扇子,讓我和他交流。爸爸問:“最近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嗎?”我若有所思,想著,突然大神喊:“有——”著實嚇了爸爸一條,“今天中午的時候,一個同學的作業本不見了,同學翻來覆去找不到,向老師求救,老是讓大家幫忙找找。原來在同桌的書包裡,老師一查,是她同桌在惡作劇。爸爸說:”兒子,你可別惡作劇,否則會帶來麻煩的,不要應一時的興起而失去朋友。“
就這樣,一天一個道理,幾年下來可受益匪淺。我用行動來付諸也,同時在回報爸爸。
父母教育我的作文 篇2
小時候父親常在週末帶我去山上,在漫步叢林的時候給我講好多關於樹林裡動植物的新鮮事兒。其他孩子的父親也帶著他們的小孩去山裡玩。當孩子們又聚在一起是時,一個小朋友問我:“你瞧見那隻鳥兒了嗎?你知道它是什麼鳥嗎?”
我說:“我不知道它叫什麼。”
他說:“那是隻黑頸鶇呀!你爸爸怎麼什麼都沒教你呢?”
其實情況正相反。我爸是這樣教我的——“看見那鳥兒了麼?”他說,“那是隻斯氏鳴禽。”(我猜想他並不知道這鳥的學名。)他接著說:“義大利人把它叫做‘查圖拉波替達’,葡萄牙人叫它‘彭達皮達’,中國人叫它‘春蘭鵜’,日本人叫它‘卡塔諾*特克達’。現在你僅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區的人怎麼稱呼這隻鳥,可還是一點不懂得它。我們還是來仔細瞧瞧它在做什麼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我於是很早就學會了“知道一個東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個東西“的.區別。)
他說:“瞧,那鳥兒在啄它的羽毛。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大概是飛翔的時候弄亂了羽毛,要把羽毛輸理整齊。”我說。
可結果發現,鳥兒們在剛飛完和飛完一會兒之後啄的次數差不多。
“因為有蝨子。”他說,“蝨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質。蝨子的腿上又分泌蠟,又有蟎來吃蠟,滿吃了不消化,就拉出來黏黏的像糖一樣的東西,細菌於是又在這上頭生長。”
“只要哪兒有食物,哪兒就會有某種生物以之為生。”
現在,我知道鳥腿上未必有蝨子,蝨子腿上也未必有蟎,父親的故事在細節上未必對,但是在原則上是正確的。
又有一次,他摘了一片樹葉,我們注意到樹葉上有一個C形的壞死的地方。“這是一隻蠅在這兒下了卵,卵變成了蛆,蛆以吃樹葉為生。它每吃一點就在後邊留下了壞死的組織。它邊吃邊長大,吃的也就越多。直到蛆變成了蛹,又變成了蠅,從樹葉上飛走了,它又會到另一片樹葉上去產卵。”
同上例一樣,他說的細節未必對——沒準兒那不是蠅而是甲蟲,但是他指出的那個概念卻是生命現象中極有趣的一面:生殖繁衍是最終的目的。
一天,我在玩馬車玩具,車斗裡有一個小球。我說:“爸,我觀察到一個現象。當我拉動馬車的時候,小球往前滾。這是為什麼?”
“因為運動的物質總是趨於保持運動,靜止的東西總是趨於保持靜止,除非你去推它。這種趨勢就是慣性。但是,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是這樣。”這是很深入的理解,他並不止是給我一個名詞。父親用許多這樣的事例來進行令人興趣盎然的討論,沒有任何壓力,這使我對所有的科學領域著迷。
父母教育我的作文 篇3
我的爸爸是一個工作崗位上的幹部,他那勤勞、樸實、嚴厲的性格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對我的教育從沒放鬆過。
一個星期天,我躺在床上,不想動了。爸爸就嘮叨起來:什麼活也不幹。快起來!起來洗衣服!我極不情願地挪了挪身子,但仍躺了下去。快起來,自己的衣服都不洗,難道爸爸還有時間給你洗?洗就洗!我爬起來三下二除地洗完了,又躺在了床上,不動了。
爸爸看了看,搖了搖頭,神情變得嚴肅起來:都上五年級了,做事還這麼馬虎,重新洗乾淨點!我只得重洗,儘管心裡不願意。可是沒辦法!我只得言聽計從!這次我洗得一個汙點也沒有了。爸爸又仔細地看了看:這還差不多!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長大才會有出息。我以前只圖快,做什麼事都馬馬乎乎,結果還得重做,倒不如一次把它做成功。
爸爸見我要上學時,就又嘮叨起來:在學校認真學習,不懂的要問老師,嚴格要求自己,要我戀戀不捨地走出家門。回頭看了看,爸爸正衝著我笑呢!
爸爸教我做一個熱愛勞動、勤奮學習,做事認真、嚴格要求自己的人。這是爸爸教給我的寶貴財富。
父母教育我的作文 篇4
父母是我們一生的避風港;是我們堅強的後盾。他們為我們傾注了無數的心血。
我的爸爸經常教育我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在生活中爸爸告訴我要做一個勤奮的人,無論你是多麼的差,只要勤勤懇懇就一定能成功。正因為勤奮使我在學習中收穫了許許多多的喜悅。當考試試卷發下來時,爸爸會心平氣和地跟我一起討論我為何會錯,這道題目要怎樣做……當我在遇到難題時爸爸要我莫急躁,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實在不會再來問他。當與爸爸討論難題時,我倆彷彿成了兄弟一樣,長輩與晚輩的尊卑全消除了。爸爸平時十分注意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形式。今年六一兒童節的時候,爸爸帶我到岳陽去玩。我們去了岳陽樓君山島和洞庭湖,在整個遊玩的過程中爸爸就像一個專業的導遊一樣,跟我耐心的講敘岳陽樓的歷史,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柳毅龍宮傳書的神話故事等等。在每一個景點的詩人碑刻前,爸爸都陪我一起去讀那些古詩教我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句子。在整個旅遊過程中,我們彷彿不是父子而是兩個親密無間的夥伴一樣。這使我即感受到了旅行的快樂,又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他是我的爸爸,但同時更是我的良師和益友。
我的媽媽教育我要獨立,學習家務和做飯。媽媽認為雖然21世紀的青少年生活條件好了,但是要全方面發展,家務活還是得會的。媽媽從不讓我上補習班,媽媽說不能剝奪我們的自由,只要我在學習上盡力了就可以了,盡人力而後聽天命。媽媽叫我每天都練一版字、跳10分鐘繩,教育我除了學習以外,強健體魄、陶冶情操都是十分重要的。每當週末,媽媽都會帶我去鍛鍊體魄。或是騎腳踏車、或是去滑冰、或是去爬山。由於我喜愛樂器,媽媽還讓我去上吉他課,培養我的興趣愛好。這些頗為豐富的課外活動使我的生活十分充實。
教育孩子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方法就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