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作文的教學研究

小學作文的教學研究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從總體上看,目前小學作文教學質量仍不盡人意,特別是高年級,高耗低效的現象仍很突出。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學語文學科諸項任務中,既重要又困難的任務。著名的小學語文專家朱作仁先生曾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那麼,如何善待和正確評價這些"綜合體現",從而達到如新《語文課程標準》所述的"不僅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透過學生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瞭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我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了一條快捷、高效地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作文訓練的重點

高年級的作文教學,要以篇的訓練為重點。對篇的訓練應該怎樣認識呢?

一篇完整的文章,總是有它的中心意思的。作者對事物作了細緻的觀察,在心裡慢慢形成若干印象,把種種印象加以歸納分析,就形成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覺得值得說給人聽聽,就引起寫作的念頭。這種想說給人聽的想法常常就是中心意思,也就是為什麼要寫文章的目的。

"有中心"的訓練,是篇的訓練的主要標誌,因而也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所在。

中心思想的訓練是一項比較複雜艱鉅的任務。對於中心思想的訓練不能作簡單化的理解,不能指望透過一兩次訓練就能達到要求。要把它作為整個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訓練重點,有計劃地、紮紮實實地加以訓練。認真剖析一下,中心思想的訓練應該包括這樣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訓練對事物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中心思想來自對事物的認識。平時在觀察生活和大量閱讀中,勤于思考,就會常常有些新的感受,把這些感受加以歸納分析,就會形成一些想法。把這些想法寫在文章裡,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訓練學生對事物有獨立見解,是中心思想訓練的關鍵所在,在高年級的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中都要加以重視。

二是訓練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訓練學生無論是自己擬題寫文章,還是完成老師的命題作文,在動筆之前都要認真想一想,自己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寫這篇文章想要告訴別人一個什麼意思,努力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出自己的獨到見解,使別人讀了感到有新意。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立意"的訓練。

三是訓練根據中心思想選擇材料。文章的所有材料都是為表達中心而存在的。要訓練學生能夠根據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從大量生活積累中提取有用的材料,並能夠對這些提取出來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裁,確定哪些該取,哪些該舍,哪些該詳,哪些該略。在作文教學中,選擇有代表性的作文讓學生自己回顧總結,現身說法,是訓練根據中心選擇材料的好辦法。

四是訓練根據中心思想對材料進行組織和排列。中心思想的表達是透過文章中的具體材料逐步透露出來的,通常把中心思想的逐步透露稱之為文章的“思路”。要訓練學生根據表達中心思想的這條思路來安排材料的次序,哪個先說,哪個其次,哪個最後,使每個材料都在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中找到最適當的位置,這就是根據中心思想進行安排材料的能力。

(二)命題和指導要注意開啟學生的思路

命題作文是高年級作文訓練常用的一種方式。採用命題作文這種方式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激起學生表達的願望,把學生的思緒集中到某個方面來。學生在生活中和閱讀中會有許多感受,但如果沒有人提示,可能一時想不起來,就覺得沒什麼可寫;也可能頭緒很多,不知寫什麼好。教師的命題,就能夠幫助學生勾起對已有感受的回憶,幫助學生抓住表達的重點。二是便於統一地加以指導和講評。這在採用班級授課的情況下是必要的'。但命題作文也存在著矛盾,這就是,題目由教師出而文章卻要由學生做,命題者出的題目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有時不容易完全取得一致;再加上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興趣愛好、見聞感受各不相同,一個題目要符合每個學生的表達願望就更不容易。弄得不好,教師的命題可能會束縛學生的思想,限制學生的表達。所以,我們對於命題作文這種訓練方式要有比較辯證的認識,要看到它的利和弊,揚長避短,發揮命題作文的作用。

進行命題作文,教師可以出一個題目,但如果有的學生覺得教師出的題目不大好寫,應該允許他們另換題目;也可以同時出幾個題目供學生選擇。無論是出一個題目,還是同時出幾個題目,都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啟發性,便於學生展開思路,有內容可寫。

例如我出了這樣一個作文題:《××,我想對你說》。下面加時了兩點說明:(1)對誰說,由自己定:(2)要寫真實的事,要說心裡話。學生從各自的實際出發,文章的內容和自擬的題目各式各樣,許多孩子寫的是《老師,我想對你說》,《媽媽,我想對你說》,《爸爸,我想對你說》,《爺爺,我想對你說》,《奶奶,我想對你說》,這類寫給自己比較親近的人佔了較大的比例。還有的孩子寫《營業員阿姨,我想對你說》,《親愛的母校,我想對你說》,《周總理,我想對你說》,《祖國,我想對你說》,涉及到的面更加寬廣,但誰也沒走題。而且這個題目強調說心裡話。所以孩子們寫出了真情實感。有個孩子的作文是這樣開頭的:"媽媽,如果您看到我這篇文章,您一定會生氣。但是不管怎麼樣,我還是要把心裡話對您說一說。"可見作文題目出得寬一些,出到學生心坎上,能促使學生更好地表達。

命題之後,學生動筆之前,老師要加以指導。這個指導,要能起到開啟學生思路的作用。學生思路一開啟,他們自己會去選擇作文內容,用不著教師去替他們想得週週到到,以免束縛學生的手腳,阻遏學生的思路。

開拓學生的思路,要善於引路起學生的回憶和聯想。由於兒童對事物不善於細緻具體地觀察分析,本來比較生動具體的內容,他們往往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的回憶,使他們頭腦中再現曾經經歷過的情景和場面。

由此可見,印象最深、觀察最細、感受最真切的,才能夠成為作文的材料。這樣的材料,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回憶來開拓思路呢?要靠聯想和想象。把自己進醫院看病的經歷跟送布娃娃看病的"過家家"聯絡起來,這是聯想。把布娃娃設想為跟自己小時候一樣的兒童,這是想象。不管聯想和想象,都必須有事實為憑藉。這些事實,要靠日常

的認真觀察,仔細思考,真切體會。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這點想到那點,從這方面想到那方面,從現象分析到本質,從現在想到將來。這樣的指導,多半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它既可以充實作文的內容,又可以發展兒童的思維,開啟思路,提高表達能力。

(三)要讓學生重視作文完成後的修改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文不厭改"之說。何其芳同志曾說:"修改是寫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對作文教學也有"要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確要求。那麼,如何進行作文修改呢?

葉聖陶先生說過:"修改文章的權力首先應屬於作文者本人,老師只給些引導和指導,該怎麼改,讓學生自己考慮決定......養成自己改的能力。"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透過以下三種途徑來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學生自改。即學生作文稿擬好以後,安排專門時間讓學生自己讀自己的文章,邊讀邊感受,邊查邊改。一是感受情感強弱、停頓長短,查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二是感受語句是否含混彆扭,查語句是否明白通順;三是感受語言的表達是否與內容貼切,查用詞是否恰當;四是感受內容是否雜亂,前後意思是否重複,查段落層次是否清楚。

(2)相互換讀,商議修改。教師一要根據教材訓練重點的要求,明確修改要點;二要明確修改程式,可以自己選擇夥伴,你讀我聽,對照作文要求相互討論,交流協商,然後動筆修改。如果二人意見一時不能統一,可透過查閱資料、請教別人等途徑解決。

(3)選準範例,集體修改。教師可選出帶有普遍性問題的學生作品作具體分析,引導學生集體修改,旨在教給學生修改方法,進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範例修改中,學生往往眾說紛法,要引導其各抒己見,要在意見基本統一時決定怎麼改,不要走過場,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